建威十年十月。
天气转冷,气温骤降。
不过得益于现在是小冰河时期,所以南洋哪怕在夏季也不算特别炎热。
虽然有时候气温还是很高,湿度也大,比较闷,但已经算凉爽天了。
实际上中华历史上一共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冰河时期。
一次是西周中期到东周中期,一次是西汉末年一直到隋朝初年,一次是唐末到元初,最后一次便是从明朝中期到清朝后期。
其中最严重的,影响最大的便是最后贯穿了整个明清时期的这次小冰河期。
很遗憾,汉海王国刚好在这个时期开始的时候。
虽然如今小冰河影响并不是很大,然而就从前几年广州城下起了鹅毛大雪来看,小冰河的影响已经开始了。
这次冰河时期会在明末万历,天启时期达到巅峰,之后到清康熙时期开始下降,直到道光咸丰之时才结束,跨度达四百年之久。
虽然处在冰河时期,但是如今并不算太严重,而且汉海王国处在南洋,影响自然就小了很多。
再加上有棉衣,棉服,棉被等御寒之物,汉海王国的百姓自然可以安然过冬。
可惜大明的百姓便没这么幸运了。
经过两个多月的赶制,陆海军的新冬装正式发给了各军士兵,兵役营和安**各军的新式军服以及春秋装和夏装也在抓紧赶制中,不久便会分发各部官兵的手中。
新军装下发各部后,迅速在各军引起强烈反响,全军上下对于新军装爱不释手,有些人甚至不愿穿上,怕弄脏,弄坏。
不过在各军长官和长使的劝说下,各军还是完成了换装,各军身着新式军服,走在大街上,迅速成为了汉海王国国内百姓新的谈资,也吸引了无数少女的目光。
新军装刘守义也有一套,毕竟名义上刘守义是这支军队的最高统帅,全军都换装了,刘守义自然也得换。
不过新式军装很快又被另外一个爆炸性消息所取代。
“阅兵”
一茶社之中,一位文士打扮的文人说道。
“正是,王上已经下旨,陆海军各部抽调部队组成方阵,身着新式军服在国庆之时走过南宫外的兴安街,另外禁军也会出一个方阵参加阅兵,而且王上还下旨请天下百姓前来观礼,这可是史无前例的大事啊”
另一个文士说道。
“还不止呢,听说王上从陆海军及禁军中专门抽调了五百士卒,组成了仪仗队,身着新式军服,举着新式国旗,军旗走在队伍的最前方,而且在南宫兴安门外的广场上,还命人建旗杆,以后还有升旗仪式,极为隆重”
又一个文士说道。
“国旗,军旗,这是何物,样式如何”
旁边的文士问道。
“国旗自然是代表我汉海王国的旗帜喽,军旗自然是军队的旗帜喽,样式还不知道,不过我听说军旗一共有三面,一面是仪仗队手中的全军军旗,另外两面是陆军旗和海军旗,将有陆军方阵和海军方阵举旗而走”
文士说完,整个茶社都炸了锅。
“好,哈哈,到时我一定要去看看如此盛况”
……
……
……
很快国庆阅兵之事便在整个汉海王国国内传扬着,很多百姓开始北上,期待看着这场史无前例的大阅兵。
而刘守义则开始对国旗,军旗的样式做最后设计。
有了新式军服,要是在等燧发枪量产,汉海王国便是一支纯火器部队。
不过刘守义觉得还是有缺失,那就是如今汉海王国还缺少国旗,军旗。
所以既然要阅兵,既然要打制新式军服,这新的国旗军旗便必不可少。
再三思考后,刘守义决定国旗采用龙旗,左右两个三角形图案,左红,右蓝,中间一条金色飞龙,如此红蓝龙旗便是汉海王国的正式国旗。
红色代表的是炎汉的颜色,蓝色则是大海的颜色,龙则代表我华夏万民乃龙的传人。
国旗样式确定后,接下来便是军旗了。
首先是主军旗,同样以红蓝为底,中间一条金色猛虎张牙舞爪的嘶吼着,这便是红蓝虎旗,也是汉海王国的军旗。
接下来便是陆军旗,陆军旗采用全红为底,中间一把战刀和一把火绳枪交错,在这之上是一只金雕飞跃其上,双目炯炯有神,直视前方,这便是红雕旗。
而海军军旗,以全蓝为底,中画一大型福船,海船旗便是汉海王国海军军旗。
四面旗帜设计完毕后,刘守义便开始命人制做。
如今旗帜有了,军服有了,各军新增人数也已到位,至于装备也已在各地兵工厂打造。
如今刘守义有三家火铳厂,一个火铳厂平均一月可生产一千五百杆枪管,之后再装上枪机,枪托,一把火绳枪便制作完成,而火绳枪机简单,所以火铳厂一月可打制一千把火绳枪,三个火铳厂便是三千吧,一年便是三万六千把。
一个师有六个营的,六千火绳枪手,三个师便是一万八千,所以也就半年的时间,新编三个师便已全部换装完毕。
另外海军新编三支舰队,每个舰队也需要五千火绳枪手,三支舰队便是一万五千,同样也只用大半年的时间,便打制完毕。
而火炮如今也是三个火炮厂,大同火炮厂以舰炮为主,拓南炮厂以野战炮为主,兴南炮厂以岸防重炮为主,大同炮厂一月可生产各型舰炮二百门,拓南炮厂可生产各型野战炮四百门,兴南炮厂可生产各型防御炮三百门,野战炮,舰炮就地装备新建陆海军,防御炮则装船运往各地装备。
所以在新式军服,新军旗配发各军后,新编各部也已武装完毕,待明年开春,便可调往各地驻扎。
当然阅兵等事,在东宫习武学文的刘海兴自然知道,不过这对于上午习武,下午学文的刘海兴来说,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学习为主。
通过一年的学习,刘海兴基本功也算入门了,不过还得加强。
而学文方面,刘海兴也进入了算学和常学的学习。
虽然刘海兴早就知道这些,但是刘海兴还是打算认真学习,以便过后自己大点了跟刘守义说起前事,也不算太突兀。
不过刘海兴不知道的是,刘守义虽然和自己接触的时间不长,然确已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不过如今刘守义最重要的是将南洋各地消化,并妥善治理,故而刘守义如今大多都在南宫中,而很少回北宫,自然也不会来东宫看自己了。
刘守义低头书写着,郭本钰也坐在前方讲台上看着刘海兴和赵德江等人。
而这时忽然一仆役走了进来。
“王上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