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3章 大战前夕(六更了,求票票,求关注,求收藏)(1 / 1)风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威十九年九月二十六日。

离原定最后的进攻南洲诸国的时间还有十日的时间。

各军,各工作队,各官员也已集结完毕,随时可以出兵北上。

为了方便指挥,刘守义则命人在南宫勤政殿两旁的宫室内,专门拿出了一处宫房,里面摆了十台电报机,用于和前线各部联络,收发电报信息。

而这处宫房也被刘守义改名叫了电报室。

当然不仅是电报室,刘守义还命人在南宫西侧找了一块空地,建了一处大型的宫殿,刘守义计划在这座宫殿里面将装满电报机。

未来这座宫殿将是整个汉海王国的指挥中心。

不仅是南宫,在东宫刘海兴也有一处属于自己的电报室,这是经过了刘守义同意的。

刘海兴也亲自教授赵德江等人学习收发电报。

有了这个电报室,刘海兴便会实时了解前线的一举一动。

如今汉海王国已经加大了电报机的生产。

刘守义计划未来一两年,整个陆海军都将用上电报机,两三年后,所有据点和主要城市都用上电报机,五年之后,实现乡乡通,镇镇通。

当然这是针对如今汉海王国所占有之地,并不包括新占领之地。

不仅是各地,刘海兴还命绣衣卫专门运了四台电报机送去大明的顺天府和应天府绣衣卫据点。

把电报机,蓄电池和手摇式发电机拆解,分装,在命人化妆成商队运入,到地方后进行组装使用便可。

为了保证顺利组装,绣衣卫出发前专门被刘海兴拉去强化训练了一个月,刘海兴又将图纸交给了绣衣卫后,并且还专门教授了绣衣卫门如何寻找替代品,替换电报机部件等后,这些绣衣卫方才离开。

有了四台电报机,未来大明两座京师有任何风吹草动,汉海王国都会第一时间知道。

而不必如原先一般,需要辗转将情报送回。

耗时耗力,还有被发现的风险。

不仅是两京,未来大明十三省刘守义都计划设立绣衣卫据点,每个据点配发两台电报机,用于通信。

如此利用电报机传递消息,又隐秘,又不容易被发现。

不应该是完全没法发现。

因为只要汉海王国不说,全世界也不可能知道电报机的存在。

大明也觉想不到自己会被汉海王国这么刺探消息。

这个时代如今只有汉海王国能够用上电报机。

所以没人会注意到自己在不经意间,就被汉海王国实时的掌握了各项情报。

当然如今电报机还只是处于初级产品。

进一步的改进,特别是电容器的改进,刘海兴也没有放松下来。

要是能弄出后世那种晶体二极管,集成电路板,那么电报机就可以直接背在背上,而不用弄一个大车拉。

甚至到时候话报机,电话,收音机都可以研制出来。

何况有了晶体二极管,什么雷达,电视,手机,电脑都不再是问题,都可以一一研制。

那样,汉海王国就真正开启现代工业文明。

当然这对于目前的刘海兴来说,还太早。

继续改进提高现有技术,发挥现有设备的最大效用,才是当务之急。

大战即将来临,刘守义几乎每日都会坐在电报室内,对各部下发各种指令。

而各部也会通过电报机实时和刘守义传信。

不过受限于密码本,所以双方传递消息还不能做到即时通讯。

刘海兴编写的密码本是按照数字来排列的,从0到9,十个数字对应不同的点,长和间隔。

之后按照0000到9999进行编组,以此对应差不多一万个汉字。

比如你好,便是025加036,通过发送数字的信息,再根据数字信息找到对应汉字,便可组织成句,传递消息了。

除了汉字外,标点符号也有专门的点,长和间隔,如此便可在句子中插入相应的标点符号了。

虽然这本密码本非常方便实用,但是唯一问题便是一切都要人工一一找寻比对。

而这就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弄了。

所以一条消息传来,报务员往往要花半个时辰,甚至一个时辰才能破译消息。

有的复杂消息,甚至需要几个时辰之多。

不过虽然如此,确比原来的传信快太多了。

就如如今的大明。

汉海王国要是进攻安南,刘守义可以随时给前线各军各部下达指令,也可随时随地了解前线动态,做出及时的调整。

但是大明确做不到。

汉海王国进攻安南,广西要知道消息怎么也得几日后,之后确认又需要几日的时间。

再之后把消息传回北京顺天府需要一个多月,顺天府扯皮,布置又需要几日,又把消息传回广西又需要一个多月。

如此三个月便过去了。

要是大明决定插手安南,那么时间就不止了。

一边可以实时了解前线动态,随时下发指令,更改指令。

一边要几个月后才能采取行动。

消息的不对称,就凸显了出来。

十月一日。

离最后的进攻时间已不足五日。

刘守义再次对前线各军下达指令。

各师都督和各工作队参事也开始为进攻做最后的准备。

负责运送各部队用的船只也已到达前线。

进攻随时都可以进行。

刘守义紧张的布置着各项任务。

刘海兴则悠闲的坐在东宫电报室内,听着各地电报消息。

虽然电报机的使用给汉海王国带来前所未有的好处。

但是这毕竟是第一次用于实战。

究竟如何,无论是刘守义还是刘海兴,心中都没底。

但至少前线各部不必再派人,非常麻烦的前往宁安市汇报了。

刘守义忙碌着对前线下发各种指令。

刘海兴则监听着各地电报消息。

虽然如今汉海王国没有保密需求。

但是各地电报究竟会发送些什么消息,各部利用电报机究竟会干什么用,这些刘海兴自然需要亲自监听一下。

而且在电报室内,刘海兴也可以随时随地的了解前线的动态。

比听人汇报舒服多了。

如此大战之前,刘守义和刘海兴都在自己的电报室内忙碌着。

陈萍也忙碌着。

明年翻年刘海兴便十五岁了。

该是束发的年纪了。

再过几年就该行冠礼了。

那就意味着,刘海兴该娶妻了。

所以这太子妃的人选,就必须马上定下来。

等刘海兴束发后,最多冠礼后,便要行大婚,迎娶太子妃。

如何选择,刘守义将此事全权交给了陈萍做主。

而刘海兴并没有什么好反对的。

刘守义虽然对很多事情都定立了律法去规范。

但是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刘守义虽然没有写进法律,但还是尊重了华夏的习惯。

所以虽然这件事刘海兴可以自己做主。

但是也得尊重刘守义和陈萍的意见。

刘守义既然将自己的婚事交给了母后负责。

那刘海兴就只能遵从。

十月九日。

离最后的进攻时间只有一日。

刘守义也对各部下发了出发前最后一通指令。

号召各部全力进攻,为汉海王国新纪元而奋斗。

大战越来越近,前线的气氛也越来越紧张。

不过因为电报机的使用,到是没有了原来的传令兵。

使得后方宁安市变得异常安静。

似乎并未受到前线影响。

要不是报纸的宣传,百姓门根本不知道前线又要打仗了。

就这样,时间一点一点的逝去。

夜幕降临,离最后的进攻,越来越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