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已经统计出来了。”
刘基吹干绢布的墨迹,呈给刘昊:“太医共记六人,其中从医达到十年以的一人,五年以的三人,其余全都是三年以的。
考工令中有二十八人,他们全都擅长锻造兵器,其中锻造达五年以的十一人,其余皆是有三年锻造经验的。
......
再者,还有会铸钱的钟官令一人;擅长建造的宫廷匠人三十二人;擅长耕作的稻田使者两人;擅长织布的织室令一人。”
“这么多?”
连刘昊自己都不敢相信。
他这一趟雒阳之行,竟然找到了这么多人才。
“是啊!”
刘基感慨一声,淡然道:“在下还清点了藏书,蔡中郎家里的藏书相对较多,有一万两千三百二十八卷;
从东观抢救出来的书,也有两万三千八百余卷,还有从太学、鸿都门学、兰台等地抢救出来的书,加起来共记有十一万八千余卷。
这其中有很多是重复的书,如果将其剔除,保守估计,会有六万卷左右,我在太学做了五年博士,也仅仅读了三千余卷书而已。”
尼玛!
三千余卷书......而已?
刘昊真的很想吐槽吐槽刘基这个用词。
可真恁娘的准确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昊虽然震惊,但面还算冷静:“人生不能光读书,唯有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实际升华理论,才能真正领悟书中奥妙。”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刘基沉吟良久,反复咀嚼着刘昊的话,紧跟着拱了拱手,向刘昊致敬:“没错!诚如主公所言,必须要知行合一,才能不负平生所学。”
“行!孺子可教也!”
刘昊也默默装个逼,饶有兴致地盯着刘基:“那么我现在便考考你,咱们接下来面临什么样的局面,又该如何发展壮大自己?”
“这个......”
刘基着实被杀了个措手不及。
昨天方才归顺,今天又登记造册了一天,还没来得及喘口气,老板竟然直接出了个考题。
他沉吟良久,试着开口言道:“在下虽归附不过一日,但对于此战中主公的表现,也有过简单的了解。
主公斩华雄,败吕布,十大锤将,赫赫威风,令人深感敬佩,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主公风头正盛,名声正劲,万不可放松警惕。”
刘昊缓缓点头,深表赞同。
想要赚取名声,就必须要承受名声鹊起带来的风险。
而问题的关键是!
该如何最大限度的减小风险。
刘昊虽然已经有了办法,但仍想听一听刘基的想法:“你且继续。”
刘基拱了拱手,轻声道:“其实,想要破解此局一点儿都不难,主公只需要制造一件事,将众诸侯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便是!
如此一来,自然可以减少众诸侯对主公的忌惮,从而保证主公有个良好的发展环境,然后步步为营,徐图霸业。”
刘昊哦的一声,好奇问道:“伯温既有此言,想必心中已有妙计。”
刘基唇角略微扬起个弧度,淡然道:“仓促之间,何来妙计,不过是一拙计而已。”
“敢问伯温,计将安出?”刘昊顺势询问。
“其实,关东盟军虽然诸侯众多,但仔细想想,他们全都是一类人。”刘基淡然道。
“袁氏的门生故吏?”刘昊轻声道。
“没错!”刘基深吸口气,继续往下说,“主公想要破局,就必须要从袁家着手,因为这一切的一切,全都是袁隗的布局罢了。”
“哦?怎么讲?”
关于汉末的这段历史。
刘昊虽然有过了解,但具体的推进过程,却只是猜测罢了。
刘基深吸口气:“主公,其实在下只需数个问题,其中缘由,便会浮出水面。”
“哦?”刘昊好奇。
“我还记得,当初何进要求何太后同意他诛杀全体中常侍的日子,是光熹元年的八月二十五日,而少帝回宫,大赦天下,改元为昭宁时,也不过是八月二十八日。
八月二十九日,董卓率领西凉骁骑入京,开始吞并何进、何苗、丁原的兵马,九月一日,他便敢废掉皇帝!
从政变开始,到废掉皇帝,也不过仅仅七天而已,试问董卓一个外臣而已,如何敢行如此悖逆人伦的大事?”
嘶~~~
刘昊不禁倒抽一口凉气。
这段历史他虽然了解,但却没有关注过时间。
没错,这段时间实在是太短暂了,短暂到仅仅只有七天而已。
董卓为什么一入京就能号令群臣百官,废立皇帝呢?仅仅一个外臣为什么像空降大宰相似的,难道他兵特别多?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你的意思是......”
刘昊试探性地道。
“没错!”
刘基缓缓点了点头:“董卓没有政变的功劳,却被提拔为了司空,除掉远在幽州的太尉刘虞,司徒空置,朝廷就一个公太傅袁隗和董卓两人站在了权力的顶端。”
说到这里,他长长呼出一口浊气:“主公,董卓一步步成为人们口中的豺狼之辈,全都是袁家暗中操控导致。
而所谓的诸侯伐董,也不过是他们篡夺政权的最后一步,一旦斩杀董卓,那么袁家便可以彻底掌控朝堂,而当今圣,也就成了袁家的傀儡。”
刘昊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没错!是这样的!”
刘基见刘昊没有反对,继续言道:“虽然袁隗、袁基已经死了,但袁家的势力尚在,袁家想要称霸朝堂的野心仍没有结束。
咱们想要转移袁绍、袁术的注意力,必须要针对他们集合义兵,讨伐董卓的初心下手,这样才能让他们无暇旁顾。”
刘昊顺着刘基的思路:“你的意思是......称霸朝堂?”
刘基点点头:“如果所料不差,如今天子被董卓挟持,那么袁绍肯定会另立新君,与董卓分庭抗礼,虽然未必能成,但主公可以拿它做点文章。”
尼玛!
刘基这家伙,果然多智近妖。
他的猜测,基本跟历史走向一模一样。
袁绍是准备立刘虞为帝,只是刘虞没有同意而已。
说到这里,刘昊也不准备再隐瞒,他从旁边取出个锦盒,推到刘基跟前:“伯温,你觉得把这个礼物,送给袁术,如何?”
“这是什么?”刘基好奇。
“传国玉玺!”刘昊唇角微扬。
-----
求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