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章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1 / 1)郑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云文并不打算如何追究王恩。

锦衣卫这次失手,在朱云文看来虽然不应该,但也值得一点理解的。

这个朝廷早就成为一个到处漏水的筛子了!

建文新政,短短四年间,除了一个文官群体,已经得罪了太多太多的利益群体。

武将、太监、宗室……甚至连佛家都得算上,要不然朱棣麾下不会有那么多武僧自愿为其征战——那道衍和尚姚广孝就是这类人的标榜。

朱云文穿越过来实打实还没有十二个时辰,得到今天中午才算,这样子很多本来已经走歪的路他根本没来得及纠正。

再一个,朝廷现在的主要重心是南下,以官员及将士的家属和各种工匠为主的首批队伍已经出发了,第二批以富商为主的队伍也即将集结完毕,朱云文已经急召齐泰回来负责这件事……

所以朱云文已经无暇他顾,目前来说他只能紧抓军队这一块,锦衣卫的王恩能干多少就干多少,实在强求不得。

“盛老将军,这几年来辛苦你了!”

朱云文对李景隆被劫一事闭口不谈,将王恩晾在一旁,却一脸感慨地对一个老将说道。

此人就是盛庸,近几年来多次处于灭燕的第一线,立下了非常亮眼的功绩,比如济南之战和东昌之战,其中东昌之战更是阵斩朱棣倚为左臂右膀的大将张玉,甚至连朱棣都差点被杀!

然而,盛庸的辉煌到此为止,自东昌之战后盛庸再无胜迹,只能被动防守,在战争的转折点灵壁之战中也毫无作为。

但盛庸并无畏惧,独自率军向南于淮水南岸排列战舰阻击燕军,被燕将丘福绕后攻击,不得不退守长江,先后在六合及浦子口率军抵御,又都失利了。

盛庸的抵抗还没完,都督陈暄率领的水师投降朱棣使燕军得以渡江,盛庸仓促聚集海船出高资港迎战,又败,他的军队至此完全溃散。

在这个时候,也就是昨天六月初八的深夜,朱云文一道密旨将盛庸召回了京师。

盛庸老泪纵横,拜倒在地:

“陛下!老臣实在是……愧对陛下啊!若不是老臣昏庸,燕逆早已烟消云散矣!”

盛庸身上有一个挥之不去的绝大污点,那就是东昌之战中他有多次机会将朱棣生擒斩杀,可由于历史上有名的那道圣旨“毋使朕有杀叔父名”,盛庸等大小将领硬是看着朱棣在战场上来去自由……

在平常人看来这是盛庸有难处而不得为,但朝廷百官可不这么想,合该你办的事儿你没办到就是你的错,于是朝廷百官便拿这一点来攻击盛庸,说他是故意放水的……

盛庸被这一点搞得简直惶惶不可终日,所以他在最后失败了都不敢回京师,就怕皇帝问罪下来。

可昨夜皇帝一道情深意切的密旨,让盛庸看到了希望,便巴巴地潜了回来。

这时,朱云文心里其实也有点不喜,这老东西是真的有点昏庸了。

在朱云文看来,朕可以不要脸,下面的人就得机灵一点,你把那朱老四一枪崩了,回来说一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然后我假意批评你几句,把杀贼的功绩先放一下,往后再补偿你不就皆大欢喜了!

可盛庸呢,明明已经得了自己那道密旨,在这么多人面前还要拿这点说事,这小心思不言而喻。

朱云文虽然心里不喜,但也知道把这个老头拉拢住的重要性,于是道:

“老将军多虑了,朕之前念及天家亲亲之情不忍痛下杀手,不想那燕贼竟目无君父,忘恩负义……哎!诸位臣工,朕有言在此,若谁能将燕贼首级斩下,朕必许其世袭国公之位!”

“陛下圣明!”

在场的文武们闻言,纷纷拜倒,心里多少也松了一口气,尤其是那些武将。

这才对嘛,打仗就是打仗,必须敌我分明你死我活!

盛庸徒然升起一股勇气,再拜在地,大声道:

“陛下!老臣请战,固守京师,待各路勤王兵马一到,燕逆死期矣!”

对于盛庸来说,在这场战争中他是一个失败者,他几乎一无所有了,只有这条老命,他必须为自己正名!

所以哪怕盛庸知道皇帝已经铁了心要跑去南方,也不惜请求最后一战。

在场的文武百官甚至那些侍卫,都看傻子一样看着盛庸,皇帝不可能会答应他的请求的——连他本人的老婆孩子都送走了,又怎么可能守京师!

“准奏!”

朱云文一声沉喝,惊得众人下巴都掉了!

“这这这……”

“陛下三思啊!”

“陛下,这是取死之道啊……”

一众文武急了,纷纷出言想劝朱云文收回成命。

朱云文摇摇头,大义凛然地说道:

“你们以为朕将老弱妇孺迁往南方,是准备弃国而逃,那就大错特错了!”

“兵凶战危,老弱妇孺本来就不应该牵涉到战争之中,燕逆破城之后必然反攻倒算大开杀戒,朕又于心何忍!”

“太祖皇帝驱除鞑虏,推翻暴元,使中华儿女再起,这就是大明得国之正之来由!朕顺应天命,继承大统,虽无太祖皇帝之雄才伟略,但祖宗传下来的江山社稷绝不敢言弃,让朱棣那个乱臣贼子玷污了大明!”

“朕意已决,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朕要与城共存亡!至于诸位臣工,尔等食的是君之禄,便应忠君之事!”

这一刻,朱云文浑身散发出一种舍我其谁的气势,简直不要太霸道了——朕要赴死,你们这些人吃了朕的饭,也要陪着朕一起死!

“壮哉吾皇!天佑大明!”

顷刻间,一大群文官激动得一边打摆子一边喊口号,像卓敬、暴昭、练子宁、王艮、景清、黄观、侯泰、茅大芳、陈迪等人,都恨不得立即跳下城去找那朱棣拼命了!

本来嘛,这些人听说皇帝要逃跑了,都是痛心疾首,直叹国之不国矣,可皇帝没有给他们反对的时间和机会,这半天功夫徐辉祖那混蛋已经拉起队伍启程南下了。

然而,朱云文到底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给了他们一个巨大的惊喜,在这些人看来,只要皇帝的意志足够坚定,那就没什么好怕的,他们坚信邪永远不能胜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