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章 宿命的轮回(1 / 1)郑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千百年来,儒家子弟一直有一个非常牛逼的做法,那就是主动辞官。

简单来说,老子不爱侍候你这个皇帝了,老子要回归家乡田园逍遥自在去!

当然,这种例子在历史上不算多,大多数都是被现实逼着走到这一步的。

不过士人自然有其傲气,自古以来便是“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哪朝哪代能逃过这个上天注定的宿命,包括那些野蛮无比的游牧政权,比如元朝就有许许多多士大夫。

而今时今日呢,士大夫们很不幸地摊上了朱元璋这样的泥腿子出身的皇帝,这位主儿杀起人来那叫一个狠呐,是一群一群地杀,甭管你是士大夫还是猛将,一言不合杀就完事了!

所以洪武朝时的士大夫们,自然是不敢昂起头来作威作福的,但新皇帝终于登基了。

于是地府一下子成了天庭,士大夫开始牛逼轰轰了,上可以站在皇帝面前人五人六,下可以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

短短四年的光景,足够这些士大夫们把小尾巴翘起来了,平时偷个懒拿点小福利都是应该的,至于团结起来向皇帝作出无声的反抗,就更没有什么心理负担了。

你凭什么说“国家养士数十载,尔等就是如此回报朕的”这样的话!没有我们这些人,这个国家早就彻底停摆了!这不摆明了不把我们当人看啊!

而且刚才还向那群该死的丘八示好,现在又不尊重我们,你当我们是没脾气的老实人好欺负吗?!

这一刻,朱云文是真的被气得想要杀人泄愤,这群王八蛋,简直是被惯坏了的混蛋!

朱云文深知,这不仅仅是前任的锅,也有历史的原因,所谓“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在封建时代绝对不是一句空话,因为儒家早已深入人心,根植于这个民族的灵魂了!

朱云文脸色深沉如墨,却突然说道:

“既然没人说话,那朕就明说了,加征赋税势在必行,朕决定在原有基础上,暂时加收一半赋税,并且只征粮食!”

朱云文心里默默对自己说,暂时放过这群王八蛋,等以后情况好转了再安排你们!

皇帝一说话,底下百官纷纷抬头,神情各异,但总算松了一口气,诚如其所说,加征赋税势在必行,而且只有这个办法,要不然还能向谁伸手要粮?

不好意思,绝对不可能搞到自己身上!为今之计,只能委屈可怜的老百姓了。

既然朱云文主动背锅,文官们就觉得自己打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胜仗,便也给了朱云文一点面子,纷纷表示吾皇圣明。

朱云文面目表情地看着文官们的表演,心里对此不屑一顾,这群道貌岸然的所谓士人,平时一个个口号喊得震天响,什么为民请命了,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了。

朱云文见文官们得意忘形的样子,忍不住抛出了一剂新的猛药:

“朕知道,南方沿海地区土地贫瘠,就算精耕细作风调雨顺,也没有多大收成,朝廷又要加征赋税,百姓该怎么活?”

“所以,为了给百姓一条活路,朕决定了,除了军户之外,全面解开户籍限制!也就是说,从此以后,农民可以选择种田,也可以入城务工!其他户口也可以来去自如!”

朱云文这话一说,就仿佛一道晴天霹雳砸在百官的脑袋上,那心情叫一个酸爽!

所有人都懵逼了,一时之间甚至说不出话来。

皇帝这完完全全是瞎搞啊!

如今的户籍制度,是继承自前元的“诸色户计”,到朱元璋建立明朝,又将其发扬光大,其特点就是户口一经划定,世代相承,不得随意变动。

比如说你是民户,那么你的子子孙孙都注定是民户,只能种地谋生,不能去干其他户口的事情;军户呢,也一样,你和你的子孙也只能当兵为国效力。

职业上如此,生活上更严格,你是一个民户,那么你就该老老实实的种地,不能随意离开户籍所在地,除非官府征用你服徭役等特殊情况……

可这皇帝不知道怎么回事,嘴皮子上下一动,随随便便就要把现有的户籍制度砸个稀巴烂!

这这这……不是铁定要乱套了么,而且还明目张胆地违法祖制!

户部尚书王钝耐不住了,第一个跳了出来,大声叫道:

“陛下!此言不妥!大大的不妥啊!”

王钝这个老头子今年六十有八了,是建文二年时升任户部尚书的,其人老实持重,善恤民事,又素有爱民之风,颇得朝野称赞。

王钝人老心未老,相反活力十足精神不错,他是朝廷第二批南下的主要官员。

朱云文仍然在龙椅前站得笔直,脸上没有任何表情,问:

“如何不妥了?”

王钝丝毫没有被面无表情的朱云文唬住,仗着自己资格老威望重,大声嚷嚷道:

“陛下!户籍之制度,乃是太祖皇帝亲自更定的,至今已经数十载了,一旦全盘更改,臣敢断言,国家必乱!天下万民也无所适从!”

朱云文沉声说道:

“时也势也!百姓本来就活得艰难,加征赋税却势在必行,负担必然沉重几分,朕要给百姓一条活路!”

王钝大摇其头,道:

“非也!农民耕田,匠人务工,士人读书,武人卫国,这才是正道!若农民不耕田,国家哪来的粮食!没有粮食,则国家不攻自破也!”

朱云文闻言,突然微微一笑,非常的诡异。

在他看来,王钝这个老头子说的话当然是有道理的,农民不种田当然就没有粮食产出,但如果从制度上硬性规定农民只能种田,则是人为地给农民戴上一道沉重的枷锁了!

朱元璋想得挺美,人人各司其职,则社会人心自然稳定,朱家的江山就可以千秋万代!

但历史早已证明,没有哪个封建朝代能永远传承下去,这是农耕经济发展下去的必然法则,因为各种各样的封建特权阶层,只会向下侵占、兼并!

而朱云文不一样,他来自后世,深知只从地里刨食永远满足不了一个封建社会的发展,于是人们只能向下兼并,然后广大农民活不下去忍无可忍了,起义、造反、被利用,然后新的封建主出现了,上演一幕幕宿命的轮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