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0 凉风起玉米馍馍甜 乡里乡外瓜多瓜大(1 / 1)红茶总统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林荒一切准备就绪,如今只差一个黄道节日。这里大人小孩都懂黄道吉日,但凡识字,翻开黄历就知道了。

余晖觉得花了好长好长的时间准备,又觉得像昨日才把小院租下来。父母送的绿植,朋友送的摆件,小静子和张林申买来的大吊床,慢慢到位。这一切,怎么会和这里搭配得如此协调,像生在这里,长在这里,与生俱来。恰如其分,十分得体。

甜品展示柜因为订做的原因,周期比较长,如今还没发货,等它一到,便万事俱备。

凭心而论,余晖也不知道自己哪里来的勇气竟然敢和林一飞整这么大个堂子,两人都是生手,都是新手,凭借的估计就是热爱和青春无敌吧,盲目的自信。初生牛犊不怕虎。当然父母的理解,才是最为重要。这比金钱比物质来得更有力量。

展示柜比想象的大多了。快递只到镇上,一早林一飞和林爸就在指定地点等。订做的店家,手法太过粗糙,强化玻璃的边角都没导圆,划伤手指,只在分秒间。司机只有一个人,林一飞和林爸根本无法搬下来,寻求师傅一起帮忙,师傅直接拒绝,推说自己只是开车的,没有下货的责任。余晖来得迟些,到时,他们已经僵持不下。看着这粗糙的展示柜,气不打一处来。这东西即使签收了,也没法使用啊。索性不签收,直接退货。

余晖对林一飞说:“不签收了,我直接退货了。”

林一飞想想,目前确实只有这个办法行得通。但林爸有些犹豫,他们这一辈人很少网购,对于这种新型的消费方式,本来就有诸多不理解。加上,一向与人为善的处事原则。

把两人拉到一边小声说:“我们收下来吧,这天远地远运输过来,多麻烦呀,我们收下自己来处理吧。”

余晖有些生气,林一飞倒是气得脸红了。

“爸,这不是与人为善的事情,这是他们没有做好呀。我们不能麻烦自己,让对方逃脱责任吧。”

说了好久,长辈这个脑袋也不好打整。他们从来都是,自己吃点亏,不算什么。

林一飞在一旁安抚自己的父亲。在长辈心里,年轻人确实比较较真。这是必然的小分歧。

余晖直接对司机师傅说,我们不签收,决定不要了。

司机也不说什么,打开油门,开走了。一溜烟儿。

林爸还在懊恼中,司机或许已经开到城里。

退货店家很不配合,矢口否认自己的商品有问题,即使拍了照片,依然否认。余晖难得浪费时间和他扯,给客户打电话,让平台介入处理这个事情,反而迅疾些。

林爸回家下车时,一不下心,扭到了脚踝。真是波折的一天。

看来马林荒开业时间又得推后。不过也没什么,就这样吧。

林一飞见余晖有些低落,他知道这不是事,依然想做点什么,让她快乐点。

林一飞说:“爹家今天推玉米馍馍,问我们要去吃不?她说我很少这个时节还待在家里,就推得多,想让去尝尝。”

余晖说:“我倒是觉得没有那么简单哟,你爹应该是想见见我。”

林一飞只是笑。

“不过,她也是看着我长大的呀,也是认识我的呀。”

“她是认识你,但她不认识作为我女朋友的你呀。”

被这样一说,余晖无力反驳。

走进大门,见门口堆满玉米叶,一个个小山丘。

这里其实不盛产玉米,家家户户也会种一些。孩子大人都喜欢吃。记忆里余晖家里从来没有种植玉米,丝毫不影响她吃了很多。玉米一旦成熟,就会掰一背回来,煮一大锅。玉米香,浓郁着,甜甜的,是盛夏收获的味道。余晖爱吃玉米,更爱喝煮玉米的水。微黄,清甜。玉米掰下后,玉米杆任其在地里继续长一段时间,一是让上面的豇豆藤藤继续长一段时间,可以摘不少,二是留着杆杆还有它用。那时吃甘蔗,只有下半年过年时才有。而这个季节的玉米杆,便成了最佳替代,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自然的,多汁。小孩子可稀罕了。一人两根,不在话下。

玉米馍馍嘛,那也算是时令食物的。并不是每家每户都有,那得玉米够多才行呀。

玉米粒剥下来,架起石墨,一勺勺推,一勺勺的磨。玉米叶洗净,一勺玉米浆,一个馍,轻轻包好,上锅蒸。蒸好,甜甜糯糯的。放凉了,尤其好吃。余晖一次可以吃几个。然而,玉米最好吃的吃法,其实是放凉后,切片,下锅煎,煎至两面金黄。外皮酥脆,里面糯糯的,一口满足。

迈进门,首先就被玉米甜甜的滋味拉住。

林一飞爹意见他俩,乐得眼睛成了一条线,“快进来坐,余晖这里来坐。”

余晖见一大家子正忙着蒸玉米馍馍,想去帮忙,被拒绝了,“你就坐着看看哈,我们快完了。灶上的还有两分钟就出锅了,等着吃就行。

林一飞自然很坦然,自己爹家,横竖都是大爷样,拉个椅子就坐下。

“余晖啊,我很多年没怎么见到你了,真是越来越漂亮了。我家一飞,就是一个傻大头,你别和他置气,他神经大条的很。”

爹这样一番话,说得余晖心里爽歪歪的。

一会功夫,表哥端出一大蒸笼玉米馍馍,黄橙橙的,冒着热气,热气一跃而上,直抵房梁。渺渺热气,暖暖食物香。

余晖轻轻咬下一口,不停赞美,真是好吃。

“烫,你们慢慢吃,我给你装了一大袋,回去热着慢慢吃。”

“好!”

这时,爹家邻居走进来。余晖一看她脸,便知是张八卦的脸,她说话也是不择场合,开门见山对爹说:“你晓得不,张二妹跑了?”

爹眼睛瞪得大大的,这谁给跟谁呀,“她怎么可能跑呀,一双儿女,那么乖。老公又听话顾家。”

邻居说:“这才是关键点。种种都表明,她不会跑,可是她真的跑了呀。你知道和谁跑不?”

这瓜看来有点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