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水是被老妈叫醒的,他从早上一觉睡到了下午,被老妈叫醒的时候头还是晕晕的。
“你到底干啥了?看看你的手机。”张素芬把他的电话递过来。
关水一看,竟然密密麻麻几十个未接来电,他打过去一个,
“喂”
“您好,请问是关水先生吗?”
“我是,你是?”
“我们是江南文艺出版社的,想跟您谈谈《活着的出版事宜。我们觉得您这本书写得非常好……”
对面的人滔滔不绝说了一大堆,把关水吹得有点找不着北,最后对方提出首印20万册,给关水的版税为9%。
还给关水热心的介绍一般市场规律的版税都是6%—10%之间,他一个新人就能拿到这么高已经很了不起巴拉巴拉……
关水说自己需要再考虑一下,对方才依依不舍地挂了电话,又说具体细节可以再商量。
关水又拨了另外几个号码,竟然全部都是出版社的电话,都想出版这本书,这个说%那个说10%。
这才一天吧,已经这么火了?
他上网一看,发现除了江放,竟然还有一大堆名家也在点评他这本书,怪不得这么火。
看到有人说他一改文坛着力描写人性之黑暗、压抑的风气,他不由得一乐。
因为《活着算是余华的转型之作,他作为先锋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之前的作品对暴力、压抑和黑暗的描写,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十岁出门远行讲一个少年出门在外,发现路上的汽车抛锚了,一些人抢走了车上的苹果,他前去阻止,却被人群打伤,而苹果的主人——司机却在一旁漠不关心。最后司机还抢走少年的行李。
《现实一种讲一家人互相仇杀,你杀我我杀你,最后杀光光。
《一九六年讲一个历史老师受迫害离家,回来之后疯了,把古代的那些残酷刑罚一个个在自己身上招呼,比如劓刑,自己把自己鼻子割下来,后面还有割自己的腿,自宫……那残酷的场面描写跟莫言的《檀香刑有一拼,简直是在折磨读者。
因为余华父母都是医生,他从小在医院长大,小时候因为怕热,还在太平间里睡觉。长大后自己开始也是医生,所以他对那些血腥暴力残酷的场面描写熟稔于心。
这些小说随便来一本,怕是评论家们都会惊讶,连群众们都会傻眼。因为前世就有读者说,为什么余华中期的作品能看懂,前期的作品反而很难看懂。
而关水也不再客气,直接拨通刚才给他还留下很大空间的江南文艺出版社的电话。
“您好!关水先生是吧,我们”
“好了,我这个人不会砍价,这样吧,我们做一个约定。如果这本书一年之内销量在100万以下,那么我就按你们说的版税,如果在100万——200万,那么我需要12%的版税,如果在200万以上,那么我需要15%的版税。”关水直接了当地说道。
“这……”对方迟疑了,12%已经是很高的标准了,15%……
“那个,请您稍微等我一会儿,我要请示一下领导。”
关水表示同意,他一点也不着急,不是他对自己有信心,而是他对这本书有信心。
因为《活着虽然是纯文学小说,但它几乎没有阅读门槛。
余华当时因为是让福贵以第一人称说话,所以他连成语都不敢让福贵用——福贵是个只念了几年私塾的农民,用了就会露馅,这就使全书为数不多的几个成语也都是最耳熟能详的。
而且这部小说很短,十二万字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读完,但它带给人的精神震撼力却是其他其他几百万几千万字的作品不能带来的。
书中的事件虽然颇有时代感,但它所表达的却是一种人类共同的问题——如果人生就是要面对无数的苦难,该如何活着?
这就使得它比那些具有时代特色,地方特色的作品更让人能够读懂。所以它才能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在世界各个国家出版。
而且它也不批判这个批判那个,书里人物的死亡大都是基于偶然或者自身的错误,更使得这本书具有了一层哲学上的意义。
前世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活着1992年就发表了,过了将近三十年之后,它在国内依然能达到每年两百多万册的单本销售数据。
要知道,这可是纯文学作品!一共数千万的销售数据还都是正版可查的。至于盗版,那就更不用说了。
这种数据的恐怖之处在于,连余华自己都曾感叹道,他可能这辈子都再也写不出这么畅销的书了。他的好友莫言也说,余华写书的数量只有他的一半,但影响力却比他大一半。
果然,过了一会儿他就接到了对方打过来了的电话,领导已经同意了。
其实这不难理解,因为在他们的眼里,这书再好也是纯文学,是小众。一年100万册的纯文学文学作品太少了,200万以上?根本没听说过。
关水将合同签好,同时发了一条微博:《活着将由江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希望大家到时候能够支持。
发完评论区立马热闹起来,
“支持!必须支持!这样的小说怎么可能不支持,我预定十本,给朋友每人送一本。”
“我也觉得这本小说不错,我要给孩子也买一本。”
“一本能让普通大众也读懂的纯文学小说真的是太难得了,我决定给学校图书馆买上二十本,方便学生借阅。”
“我是《知北游的书迷,没看《活着之前,我以为作者太虐了,看了这个以后我才知道,我实在是太年轻了……不多说了,支持一本。”
“楼上麻烦不要拿垃圾网络小说来和纯文学作品做比较好吗?网络小说算什么东西?也配和《活着相提并论?”
“去尼玛的,网络小说怎么啦?网络小说刨你家祖坟啦?搁这儿装什么逼呢?看个纯文学把你能的,想上天啊?”
“呵呵,这就是看网络小说人的素质,一个个文化程度多高?初中毕业了没有?也就配看点文化垃圾了,一群傻逼玩意儿。”
“哈哈哈哈哈哈……看个书还看出优越感了?孙子,给爷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