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再见黑长直(1 / 1)北十条和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许凯在汇总考勤记录时,向来网开一面。大多数同事顶多迟到一两次,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至于美良,许凯要两眼紧闭,才好高抬贵手不扣她工资的。美良迟到的次数确实有点多,但奇怪的是,时间都非常一致,如果迟到,一定是迟到7分钟。

直到某一天开始,美良不再迟到。但她的头发,发生了巨变。从黑长直变成银白色短发。

剃度明志?许凯不禁想,这其中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

莫非是头发变短,省去了打理的时间?那迟到的7分钟又是怎么回事?

同事对美良的头发啧啧称奇。美良只是笑着应和,却始终不提原因。

美良认为,不必提,因为事情已经解决。更何况,提一次,就恶心自己一次。

从美良住的地方到公司,要转两次车。算上走路的时间,全程两小时,糟心又累人。因此许凯每天看到美良时,都觉得她阴沉沉的,并不是错觉。

困倦疲惫,和杭州夏天桑拿房一样的温度,与变态跟踪狂相比,都算不上灾难。

注意到那个人,是因为他太丑。而且脏兮兮的。

在美良要坐的第一辆公交车站点,美良感觉到总有个人盯着自己。那个人又矮又胖,头发出油,稀疏的几根小胡子,长得像只海象。

是海象。可不是海豹和海狗,不要误会了海豹和海狗。

不知从哪一天起美良就注意到,这个海象一直盯着自己。早高峰的公交车人挤人,美良担心有一天自己会和海象挤在一起,因此每天都高风亮节的垫后,成为紧贴在公交车门上的人。

有时连这个机会也没有,直接被挤在了车外。下一辆车来是在6分钟之后。

但这并没有给美良造成很大的困扰,直到有一天,公交车上人不多,有几个空的座位,美良与海象隔着几个人的距离上了车。美良看到海象坐在公交车后面双人座中的一个位置上,直直看着美良,似乎是在等待她坐到自己旁边。美良感到一阵恶心,选择了前方的位置坐下。

却仍感到不自在,好像有人在看着自己。美良掏出手机,打开自拍模式,假装在整理发型,把后方的海象一起框进了镜头,按动音量键,隐秘的拍下了照片。

美良把海象的脸,放大再放大。她看到照片里,海象的眼睛就盯着自己的镜头。

这让美良起鸡皮疙瘩,但是又不能拿他怎么办。

可惜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美良下班之后,在中转站点等那辆公交车时,竟然又看到了他。

美良大约猜到了。这个海象早上下车比自己晚,他一定知道自己是在哪一站下车的。因此他出现在这里,想刻意遇见美良的嫌疑非常大。

美良不是娇柔的小女孩。无论是她的性格,还是她的家乡文化,都鼓励她去和这个海象碰一碰。

美良趾高气扬地走到海象面前,她注意到面前这个矮小猥琐的男人脸上露出了惊喜。他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一天,那个女孩子居然主动来和自己说话了。

美良开门见山地问:“我怎么总能看见你?”

不知是地域文化差异,还是美良的表达不够凶恶,美良在说这句话时所包含的厌恶似乎被海象忽视掉了,他脸上带着一种拼命掩饰后泄露的喜悦。

俗话说,听话听音。有时除了语言之外,更重要的是根据不同的语气和语境,来领会真正的意思。

在美良的家乡,这样的表达方式很常见。除了在网络上非常有名的那三个字之外,还有另外三个字,是所有经历过学生时代的人都明白的:你出来。

或者也有另一种表达方式,叫“咱俩唠唠”。言有尽而意无穷。

而眼前的海象显然不懂美良的语言内涵。只一味地认为自己的追踪终于有了回报,他兴奋地回答说:“之前我都是在前两站上车的,今天特地在这里。”

他没有继续把话说得太明白,但足够恶心到美良了。

美良继续跟他盘道,语气中已经带了杀气:“你有事吗?”

海象的脾气倒是很好,他还想继续和美良聊天:“我每天早上都能看到你,其实我们家住的很近。”

他不提还好,提了这件事让美良更加反感。因为在同一个站点上车,势必也在同一个站点下车,每天美良下班回家的路上,都能感到这个海象和自己同路。

他就在夜色当中,静静的走在自己身后。有时美良故意放慢脚步,他也会放慢。有一次美良往回走,经过他身边时,他又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美良没有再说什么,对话结束了。美良在盘算着。

这只海象让她恶心,但又无可奈何。每天被他这样盯着,被他堵在公交站点,被他尾随着回家。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癞蛤蟆不咬人膈应人。与他正面冲突的话,谁知道他会干出什么来呢?可是如果报警,他又确实没有犯罪,警察不会管的。

常规道路走不通。美良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她从小到大耳濡目染的解决办法。

只好找人“跟他唠唠”。

可问题又来了,去哪儿找人呢?美良和住在一起的朋友苍恩商量这件事,被劝住了。

“首先,我们现在没人。其次就算找到人,揍了海象,我们现在也没钱赔医药费。”

苍恩一向很理智,美良穷酸的点点头。

可是怎么办呢?对这只海象又不能打,又不能骂,难道就让他一直跟着自己吗?

好在,美良有一个宝藏发小。

关于这个人,美良不知该用什么身份来定义她。

说朋友显得单薄,说闺蜜显得矫情,说兄弟显得胡闹,说发小又太过于普通。如果不用考虑用词是否简练,那么美良可以说:她是世界上另一个我。

美良和路羽是小学同学,两个人关系很好。但又没有形影不离,因为她们都对世界怀有饱满的热情,对新鲜事物充满了探索的兴趣,所以小学毕业之后,都忙着各自玩耍。只在一年中见几次面,将自己的有趣经历讲给对方听。

路羽初中就跟随父母到了英国,之后的数年间,美良只见过她几次。

美良和路羽都知道,她们是彼此非常重要的人。但当美良在机场送走了路羽之后,年幼的她也意识到,也许这个人会成为自己无法割舍,但终究会远去的记忆。

有时朋友之间的关系也像恋人一样。路羽离开中国不知什么时候能再回来,那么美良最好的朋友又该是谁呢?

又好在朋友不像恋人一样有排他性。

所以即使认识了新朋友,即使隔着大西洋和很多国家,美良依旧可以把路羽安排到自己最好朋友的位置上。

后来她们等来了发达的通讯。可美良和路羽都是不怎么需要聊天的人,即使有了QQ和微信,也没能使她们两个的聊天量增加。

直到去年路羽放暑假回国。她俩与另外一个发小拉了三人的微信群。又直到某一天,路羽迷上了一个韩国男团组合。再到某一天,路羽在群里安利这些成员。

韩国明星的造型总让美良难以辨别,何况这个组合人数很多,因此认全他们的脸对美良来说是很困难的事情。

路羽不厌其烦地对美良进行培训,练习和考核。争取让美良达到看脸就能叫出人名的熟练程度。

因为拥有了共同的目标,微信群变得热闹起来。美良开始习惯每天都有关于这个男团的案例和小考,习惯了每天和路羽聊天。图文并茂的微信群成了美良生活中的一部分,那个回忆中斑驳的最好的朋友,又变得鲜明了起来。

使美良获得启示的是,路羽某一天在群里发了一张自己的照片,她剪短了头发,漂成了浅浅的金色。

美良觉得很好看。路羽总喜欢诱惑美良去跟她做一样的事,美良再理智,也没有抵挡住潜移默化的影响。于是,在某天,一个平常的早上,美良睡醒后扯开缠在脖子上的长发,到洗手间把它们剪成了齐耳短发。

又去理发店漂成了金色,染上了银色。

之后出现在公交车站的美良,顶着一头被戏称为非主流的短发,气定神闲地左顾右盼。她注意到,那只海象也在左顾右盼,似乎在寻找着什么人。

当他们四目相对时,美良感觉到海象认出了她。也可能没有认出来。总之海象低下了头,不再寻找。之后再也没有盯着美良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