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
世界等着我去改变,
想做的梦从不怕别人看见,
在这里我都能实现……”
伴随着熟悉的旋律,大巴车缓缓驶入了江东大学。
这里是梦开始的地方。
图书馆,体育馆,食堂,足球场……
一切似乎都没改变。
重回校园,梁辰百感交集。
封存的记忆像潮水一般涌出,将脑海中的点点滴滴全部勾勒出来。
“学弟,我帮你拿……”
刚下车,一群人围了上来。
在许多学长志愿者的帮助下,梁辰的入学手续办得很顺利。
他很享受这种没有利益输送的校园情。
虽然这种情感的保质期很短暂,但却是他步入社会后最怀念的情分。
要知道,进入社会后即便是办个许可证,也得求爷爷告奶奶塞钱找门路。
让别人帮你拎东西,一对一办理手续?
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梁辰来的很早,距离正式开学还有几天,宿舍目前只有他一人。
宿舍是标准的四人间,上床下桌,外跨阳台,配套水房和独立的卫生间。
他选了一个熟悉的床铺。
靠窗,冬暖夏凉。
最主要是睡得习惯。
相比于别人的生疏,梁辰显得熟门熟路。
毕竟这里是他生活过四年的地方。
梁辰整理完行李物品,坐在椅子上思考人生。
对赌协议已生效。
15天内赚1万,对于一个手上没有一点资源人脉的人来说真的很难。
虽然他有前世的记忆。
可他并没有一夜暴富的法子,更何况他只有1万的启动资金。
若是这结算周期长一些还好,15天着实是太短了。
一时间,梁辰的思绪有些乱。
他前世是个搞软件开发的码农,随着创业大潮,下海创业。
创业七次,全部以失败收场,可以说除了裤衩之外,全都赔光了。
可如今让梁辰尴尬的是,身为码农的他,此刻却连一台“种地”的工具都没有。
他记得自己人生的第一台电脑还是大二下学期才买的。
总不能去网吧写程序吧。
虽说,以他如今的能力半个月内写出一个小程序不算难,可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将其变现,就着实有些棘手了。
即便有金主埋单,最后的测试、验收、交接也要数十天。
而且这一切还要建立在金主爸爸好说话的前提下。
2010年是移动互联网最好的时代。
说它好是因为,此刻的移动互联网正处在成长阶段,资本市场已经嗅到了互联网变革的硝烟。
他们意识到互联网正在从PC端向移动端转移,并且市场上具有前瞻性的投资公司已经有了投资移动互联网项目的想法。
2010年却也是移动互联网最坏的时代。
说它坏是因为,此时国产智能机刚刚进入普及阶段,许多手机软件还都处于萌芽状态,并且没有一个好的盈利模式。
资本注入是讲究回报的,新领域意味着高风险,所以即便他们知道市场在变化,却没人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思来想去,梁辰觉得重生后的第一桶金,可能并不在网上。
他把目光放到了线下。
开学季是一个很特殊的时段,江东市的各个高校都会注入一批,像自己一样,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鲜血液。
这其实也是一个商机。
“吱呀”一声的开门声,打断了梁辰的思绪。
一个戴着眼镜的微胖男生,探头探脑的走了进来。
“陈斌,好久不见……”
梁辰刚说完,就知道自己说错话了。
小胖子显然也傻了。
他刚进门,还没来得及做自我介绍,他不知道对方是如何知道自己名字的。
“你认识我?”
陈斌指着自己,有些迷糊。
梁辰一怔,旋即笑了起来,“你真是陈斌啊,我就是按照墙上那张表里的名字,随便猜的。”
宿舍墙角,贴着一张名单,标注着宿舍四人的名字。
陈斌看了一眼身侧的名单,脸色缓和了不少。
“哥们,你可以呀,三分之一的概率都被你蒙对了。”他笑了笑,然后递过来一根烟,“整一根?”
梁辰见到这个场景不由得笑了起来。
没变,还是原来那个套路。
对方突然发笑,搞得陈斌有些措手不及。
他收回手,又看了看手中的香烟,一脸懵圈。
“这可是正经的炫赫门?”
陈斌还以为对方瞧不上自己的烟,紧忙解释道。
梁辰微笑着摆了摆手,“谢了,我不会抽烟,你应该也不会抽烟吧,哦对了,我叫梁辰。”
陈斌一愣,目光中多了一丝敬佩,“可以呀,辰哥,这你都看出来了。”
其实陈斌这个人挺搞笑的,也不知道他在哪听的一个歪理,说“香烟是人们情感交流的纽带。”
在梁辰的记忆中,陈斌每天都随身带着一包烟,遇到新朋友递上一根,但他自己从来都不抽。
直到大二,宿舍内的人才知道,他不是不抽,而是压根就不会抽烟。
如今见到这熟悉的画面,梁辰自是想起了往事。
相处四年,梁辰对陈斌很是了解。
仅是一会,陈斌就觉得对方和自己很投缘,有种相见恨晚的赶脚。
很明显,梁辰有意加快了彼此了解的速度。
甚至连午饭二人都是一起出去吃的。
江大周边有不少院校,本地人管这一片叫江东大学城。
校园林立使得附近商业化加剧,虽然物价没有市中心那么高,却依旧是许多学生消费不起的地方。
可这里再便宜,也要比食堂贵了好几倍。
对于陈斌来说,头一次见面对方就请自己吃饭,着实让他有些受宠若惊。
可对于梁辰来说,这顿饭更像是庆祝久别重逢。
大学期间的友谊,都是在吃吃喝喝,玩玩闹闹中积攒起来的,这种最纯粹的情感保质期最久,也牵扯不到什么利益。
梁辰了解对方的脾气秉性,投其所好很容易建立信任。
用最短的时间重塑友谊,也是梁辰计划的一部分。
酒足饭饱二人一起来到地下步行街闲逛消食。
地下步行街相比商场内的物价低了不少,但这里却是整个大学城人最多,最火爆的地方。
这里不仅是吃货们的深夜食堂,更是青年男女的恋爱圣地。
整条街都弥漫着荷尔蒙的味道。
当然,也可能是烧烤的油烟味。
这里充满了商机。
“黑白格。”
望着前方醒目的招牌,梁辰突然停下了脚步。
“黑白格”是这条步行街内的一家格子铺。
这种以出租“寄卖柜”模式的店铺,在06年从香港传入内地后,很快便流行开来。
创业者只需每个月几百元的租金,就可以在租下的格子中,寄卖任何物品,同时还不必自己经营,格子铺的员工会代理经营和管理。
在梁辰看来,这种模式非常适合自己。
他平时还要上课,若是一心投入创业而长期逃课,很有可能挂科,甚至被劝退。
这种在新零售时代接近消失的店铺,在2010年可谓是如日中天。
二人走进店铺,黑白相间的格子,宛若棋盘,至简的装修风格,非常吸睛。
“辰哥,你买啥,我请客。”
陈斌嘿嘿一笑。
梁辰并没有急着拒绝,若是一味的自己花钱,恐怕会让对方有负担。
真正的友谊是相互的,不是一个人一味的付出或索取。
梁辰溜了一圈,他发现黑白格的生意很火,并且绝大部分格子都已租出,只有极少数空着。
他随手拿起一只笔,递给对方,“就它了。”
陈斌微笑着去银台结账。
在对方结账之余,梁辰来到一个穿着十分凉爽的女人身旁。
女人的长相出众,身材也是没得挑。
藕荷色深V包臀裙,将她火辣的身材完美展现,身前的两个车灯也是极其晃眼。
梁辰目光一扫而过,将满园春色尽收眼底,他清了清嗓子,颇为淡定的问了一句,“陈姐,我想租几个格子,能优惠不?”
正在“农场偷菜”的陈蕊愣了一下,然后瞥了梁辰一眼,下意识地向上扯了扯领口。
“每个格子500每月,你想租几个?”
梁辰笑了笑,用手指了指,“中间那三个。”
“最低1400。”
“成。”
女人一愣,她没想到对方这么痛快,虽然格子铺生意红火,每天都有许多人想要租格子,可像梁辰这么果断的人,还是头一个。
二人签了一份简易合同,这创业的第一步,便成了。
格子租好了,卖什么却成了新的难题。
于是梁辰在QQ空间发布了一条说说。
“格子铺卖什么赚钱,谁知道,在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