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西落,夜幕拉开。
大雄金顶的佛光忽然溃散,徐徐落下。
仿若一场染了金色的大雪,纷纷扬扬,烘染黑夜。
道济背对着殿门,心中一颤,不禁满脸苍凉。
看来师父他老人家已经与世长辞,去往西方极乐了。
“师尊千古。”
道怀走到他身前,缓施一礼:“师父圆寂前将住持之位传给了我,我觉得……师弟你修为比我高,比我更合适。”
道济闻声一愣,而后微微摇头:“师兄,住持不是谁修为高谁就能做的,我相信师父的决定。”
“那你……”
“我已经收拾好了行囊,要去天下行走。”
闻声,道怀微微一愣:“你才出关半天,这么着急就走?”
“我还差一步圆满,若是不尽早出发,怕是会耽误修行。”
“差……差一步圆满?!”
道怀骇然大惊。
没想到短短十年光阴,师弟竟然已经接近了圆满。
古往今来,又有哪位大德高僧能够做到?
怪不得那四大妖将连还手之力都没有,直接就被镇压在他的掌下。
看来师父当初将大日如来咒交给他的时候早已经预料到了今天吧。
灵隐寺天下行走,佛宗差一步圆满。
这天下虽然广阔,佛魔妖仙遍布群山。
但以佛宗差一步圆满的境界来说,能够与道济师弟比肩的人怕是已经很少了。
“师兄?”
道怀回过神,忽然露出一抹微笑:“有你这样的师弟在,师兄我若是真的做了住持的话,压力还真是很大啊。”
“师兄,你太过谦了,道济也只不过是在师父的教诲下偶得佛法而已。”
“师弟,你才是真的过谦了,走吧,师兄送你下山。”
道济点点头,并拢二指,向天际射出一道金光。
顿时间,一声虎吟咆哮山林。
十年前的穷奇所幻化的虎崽,如今已成了一头斑斓猛虎。
它隐去了背的双翼,狂奔而来,臣服在了道济的脚下。
看那亲昵的样子,仿佛自己本来就是道济坐下的一只佛门神兽一样。
道怀微微一惊:“这是……穷奇?”
道济点点头,伸手抚摸了下它的额头:“这些年它随我参佛,也算有了些佛性,我给他取名归一,取皈依我佛的意思。”
“原来如此,甚好甚好,不然你若是把他留在灵隐寺里,怕是无人能降服得了了。”
两人说着话,徒步出了寺门,去往山脚。
“师兄,此去路途遥远,就不必再送了,道济若是能够度过劫难会立刻返回。”
道怀双手合十:“师弟,保重。”
“保重。”
说罢,道济翻身盘坐于虎背之,随风奔向凡俗间。
夜色下,山林静谧。
河流潺潺处偶有树叶微微颤抖的声音传出。
一人一虎不断在山林间腾挪,寺门迅速退隐于黑夜中消失不见。
这一程距离不近,足有百里。
但斑斓猛虎速度奇快,如同乘虚御风。
直至黎明时分到来,这一僧一虎已经远去飞来峰百十里。
中州,城高郡。
山林寂静,草叶沾染晨露,青翠欲滴。
道济轻轻拍了拍虎背:“归一,先停步。”
斑斓猛虎立刻止住了脚,微微俯身。
道济摘下水壶,饮一口清水,擦擦嘴角。
自己是个穿越而来的访客,十年光阴,还从未真的看遍这个世界。
如今下山,顿时大感新鲜。
他决定要先游历四方,看尽世间善恶。
然后诛邪伏魔,普度众生,渡劫成佛。
而所谓普度众生,必要先得见众生。
若连众生都未见过,又如何普度?
想到这儿,道济拍拍虎背,准备继续赶路。
谁知未等归一迈步,茂密的树林忽然有些异响传来。
草叶中一阵清风扫地,悠然南去。
道济面色一变,立刻跳下虎背,向不远处看去。
“有妖气。”
话音刚落,草叶飞舞。
远处,一个白须白发的老和尚腾空飞过。
他右手持一杆锡金禅杖,左手捻一串紫玉佛珠。
面露红光,脚步轻快。
于树丛间飞舞,然片叶不敢沾身。
“归一,回来。”
归一低吼一声,化为一道金光没入了道济的手中。
此时,老僧于眼前飞过,一跃而起,爽朗笑声响彻山林。
“浪里个浪,浪里个浪,艳阳天,风光好,红的花,绿的草,我乐乐呵呵向前跑,踏遍青山人未老。”
见状,道济飞身追了过去,逐渐跟了老僧。
这老僧看去佛气凛然,像是已经得道,气势如同一尊古佛。
但他身若隐若现的血煞之气却难逃道济的法眼。
这和尚有问题!
两人一前一后,一左一右,此去几十里地。
此时,老僧察觉到有人跟在身后,但并未回头。
道济随即开口:“老方丈,风清气爽啊!”
老僧一脸慈悲:“年轻人,晨运对修炼内丹是很有益的。”
“前辈童颜鹤发,健步如飞,但吐纳依旧气定神闲,修行已是登峰造极,请问您修了多少年?”
老僧一捋长须,十分骄傲:“哈哈,岁月不留人,转眼已经两百年了,你呢年轻人?”
“我?实在惭愧啊。”道济眯眼一笑,“我修龄只有十年,不如方丈你,可以偷天换日,鱼目混珠!”
道济的最后一句话从轻松的闲谈,瞬间变成了怒喝。
“我一眼就看出你不是人,你还在这里跟我浪里个浪?!”
“什么?!”
老僧脸色猛然一变,似乎没想到这人会看穿自己的真身。
道济大喝一声,捏出莲花指印:“大胆妖孽,我要你原形毕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