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六章,灾祸,颗粒无收。(1 / 1)无波的流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速移动的黑云遮天蔽日,所过之处立即有大片大片的绿意消失。

忽然,暗无天日的昏暗里隐有火光闪现。

从星星点点到越来越多,离近了才发现正有许多人举着火把汇聚而来。

他们一个个把自己从头到脚都裹了起来,只眼睛和口鼻处有缝隙。

众人一手举着火把挥动,一手拿着大扫把使劲拍打。

想要将朝着田地聚拢而来的蝗虫全部驱散。

可这点火光对于铺天盖地的昏暗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

根本无法驱除周围黑压压的蝗虫,也无法驱散这如黑夜般的昏暗。

众人举着火把朝着成群的蝗虫挥舞,却也没多大用处,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周围一切被啃食殆尽。

即将要收割入仓的庄稼全都被铺天盖地的蝗虫遮住了。

粮食,是每一个以种地为生的百姓安身立命的根本。

现在看着辛苦了一季的成果,眼睁睁的消失在眼前却无能为力。

众人红着眼拼命的驱赶蝗虫,却发觉,怎么努力都无济于事。

蝗虫实在是太多了,多到他们杀也杀不完,赶又赶不走。

密密麻麻的将这一片天地完全覆盖了,放眼望去,周围除了蝗虫还是蝗虫。

“啊——”

“我要烧死你们。”

有人憎恨的看着糟蹋的庄稼蝗虫,一怒之下将麦田点燃了。

“噼噼啪啪——”干燥的麦芒与半干的麦穗麦秸遇火即燃。

麦田里的蝗虫也被烧的唰唰往下落,撩起的火苗将低空飞着的蝗虫也烧的落了下来。

不多时,地面上便落了厚厚的一层,一时间麦田里的蝗虫被烧死了许多。

这里的火光与别处的火把相比太过显眼,其他人发现皆下意识的看了过来。

见蝗虫成片成片的被烧死了,有不少人含泪点燃了自家麦田。

心里一边痛快一边痛恨,却都怀着一个心思,就算全烧了,也比喂了蝗虫好,至少还能多烧死些蝗虫。

有些地里的麦子还青翠着呢,不是那么容易点燃。

他们便心痛的找来干柴枯草堆在麦田里,也要将火燃烧起来。

众人拾柴火焰高,就这样,被烧死的蝗虫越来越多。

其余村民见状纷纷效仿,许多人心如刀割般亲手点燃了自家麦田。

起初,只田间地头燃起了火堆,后来连道路和空地上也堆起干草堆燃火焚烧。

不久后只见到处都有火光亮起,蝗虫遇火像下雨般落了下来,地面上很快就堆积了厚厚的一层。

比人拿着火把四处挥舞拿着扫把到处拍打灭杀起来要快上许多。

越来越多的人看见这种快速灭杀蝗虫的法子。

紧接着,各处皆有熊熊烈火燃烧,滚滚浓烟飘散。

红色的火光将黑暗撕开了大缺口,火光逐渐相连,扩散的越来越广阔,直至燃起的火光烧红了半边天,如同火海驱散了一方黑暗。

火光中有嘶哑悲愤的喊声在各处响起。“烧吧!烧吧!全都烧了,把这些祸害全都烧死。”以后就再也别来了。

也有理智些的人见火势越来越大,立即焦急的大喊。“别烧了,別再烧了,再烧下去会引起火灾的!”

火光中有人奔走惊呼,就怕被怒火冲昏了头脑的人,不管不顾的到处点火,恐会造成火势无法控制,到处蔓延的后果。

有人闻声抬头四下张望,被到处燃起的火光惊的心头狂跳,怒火中烧的头脑也清醒了。

也赶紧加入了四处奔走提醒的行列。“大家都冷静些!呸呸呸、点火需谨慎,不要烧着了山林。”到时可就想灭也灭不了了。

这人喊着喊着,忽然感觉嘴里飞进了一只蝗虫。

他赶紧吐了出来,却发觉嘴里有疼意蔓延,像是被蝗虫腿上的锯齿状尖刺扎破了。

再开口他不敢张大嘴巴了,只能以手拢在嘴前喊话,就怕又有蝗虫飞进口中。

“靠近村子的地方千万别点火啊,万一现在来阵儿风,可就要连村里的房屋一起烧了。”

“你们想想家中的父母妻儿啊!可千万别再胡乱点火了。”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人在田地在,以后总会好起来的,都想开点,别冲动。”

越来越多的人高声劝说,让群情激愤的民众总算冷静了些。

大多都不再点火,而是帮忙控制火势,以防引发森林火灾,也防止大火蔓延到村里。

这一忙碌便是一日一夜,祸及甘泉村的蝗灾被清理殆尽。

有些被烧成了黑灰,大多都被捉来煮熟晒干,准备磨成粉。

因繁楼传来了消息,被这样加工过的蝗虫粉,繁楼愿五文一斤购买。

百姓们闻讯心里好受了许多,全家大小齐上阵,全力捕捉蝗虫。

准备加工成粉卖与繁楼,多少能挣些银子,就算田里颗粒无收,心里也能受些安慰。

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终会有回报。

飞至清河县,肆虐植被和庄稼的蝗灾,大多有来无回,也只有少部分朝北而去。

剩下的,有些里朝山林而去的则被各种鸟类啄食了。

有些被鸡鸭鹅吃了,有些被火烧了,大部分还是被捉了个干净。

其他地方情况如何尚不明,只甘泉村附近临村的村民,家家户户都捉了上万斤蝗虫。

一些家里人口多的,捉个三两万斤也是有的,所得回报虽说不如一季收成,倒也不算损失惨重。

灾后,沈曦也终于能从严防紧守的沈家大宅走出来了。

却惊讶的发现,各处虽一片狼藉,大家脸上却没有多少哀叹悲愤,反倒都忙得十分起劲。

沈曦心想,这些都是繁楼的功劳啊!不然现今都不知会凄惨成什么样?

“红枣,庄子里你去看了吗?如何了,有没有人受伤?受灾严重吗?”

只要人还好好的,田地里的出产损失些倒没什么。

就是可惜了,大姐给的那些新移栽过来已经挂果了的果树,也知是不是都被啃得光秃秃的了?

早已探明消息,一直等着被询问的红枣,闻声立即条理分明地回道。“姑娘请放心,庄子里一切安好,除了少数几人受了些轻伤,其他人都安然无恙。

幸好,您安排的非常及时,庄里人准备充足,应对得当。

提前将散养在庄外的鸡鸭鹅都赶了回来,守在果树旁。

一万多只的鸡鸭鹅,再加上庄里各处空地上燃起的火堆,和几十人无论大小都举着的长火把。”

“还真就将偌大个农庄,给守得严丝合缝,滴水不漏。

听说他们为了万无一失,不但在果树前支起了渔网,还将今年买给他们做衣裳的夏布,都拿出来蒙在了果树上。

因此,庄里的果树都完好无损,其它作物也没怎么受损。”

经此一事,红枣还真挺佩服他们的机智。

特别是那几位十分睿智的老人,关键时刻不慌不乱,还能稳定人心,有条不紊的引导指挥,可真应了那句,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沈曦心里虽有些猜测,可当听见确切的还是超过期望的消息时。

心中满是欢欣喜悦和感动,当初真没白帮忙,他们为自己当真是尽心尽力。

“这就好,这回他们辛苦了,你得空去县里买些东西送去。

你也问问他们都需要些什么?若是寻常之物你尽量为他们买来。

若有人想要什么难寻之物你也来告知我一声,我来想办法。

总要让他们知道我赏罚分明,为我尽心尽力的我绝不会亏待。”

有这样一群人为自己做工,可是打着灯笼也难寻的。

遇见了自当好好对待,都说人心换人心,诚信交诚意。

沈曦相信,自己诚心对他们好,他们肯定能感觉到。

红枣满脸笑容的点头应道。“是,奴婢一定将这事儿办的妥妥当当。”

她这段时间和庄里人相处的不错,自然愿意见他们与七姑娘相处得越来越好。

沈曦朝她挥了挥手。“那你去忙吧,我去村里走走。”

看完了这些她还在犹豫要不要将现在发生的事写信告诉大姐?

说了怕大姐担忧家里,不说,又怕这么重要的消息姐姐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所以她现在需要好好静一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