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
李承乾:“……”
李泰:“……”
我特么又没再招惹你了,至于吗?至于动不动就怼我两句吗!
“如果秦始皇的品德不行,王翦、蒙恬、李斯他们,会誓死追随吗?
历史长河中,为君者不仁不义,被臣民背叛的事,发生的少吗?
如果秦始皇是那样的人,谁愿意为他卖命、助他平定天下?早就反他了。”
李承询对李泰进行灵魂拷问。
问的李泰一愣一愣,根本无言反驳。
李承询看了眼李世民,又道:“陛下身边有谋臣勇将誓死追随,这只是因为陛下的品德,招揽来人才吗?
人以利聚,无名利,难以鼓舞俊杰。
无论是秦始皇、还是陛下,身边能够聚集一群能人异士,起初确实和秦始皇、和陛下的品德有关。
但说到底,最为关键的还有一点,就是利。
那些人,追随秦始皇、追随陛下,或是为了名、为了权力,或是为了钱、美人。
或是为了保全己身,或是想为天下百姓谋福。
那些人有私利,也有公利。
总之,天下之事,很难避开一个利字。”
话音一落。
原本正半弯着身躯坐着的房玄龄,猛然挺直腰杆,眼中闪过一丝惊叹。
李世民更是心中震动,目光灼灼的盯着李承询。
朕的长子,竟然对人性,琢磨得如此深刻!
竟然对世事,看得如此明白!
聊天群内,其他皇帝不由出声赞叹。
王莽:“承询,你小子才二十出头啊,真没看出来,你如此年纪轻轻,就如此通人心。”
秦始皇:“承询不愧是最棒的崽,说的好,这话朕认可,人以利聚,天下之事,难逃一个利字,说的太好了。”
曹操:“好,承询啊,孤忽然有些期待,和你共创一个新时代了。”
御书房内。
“所以说,这人,要有脑子,别只看片面。”
李承询又看向李泰、和李承乾,训斥了一句。
李承乾:“……”
哥,我就吹捧了下父亲而已,你至于吗!
“那又如何?秦始皇下令修长城,劳民伤财,他终究还是一个残暴不仁的暴君,无法和父皇相提并论。”
李泰不服气地看向李承询。
李世民微微皱眉,开始对李泰有些不满了。
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这个平时很聪慧的儿子,今天竟然连续犯浑。
“说你没脑子,你还真是没脑子。”
李承询冷笑一声,又道:“当时北边,匈奴叩边不断,又是游牧民族,掌握着主动权,可以随时进攻、随时退走。
不修长城,就只能让大量的军队,长期镇守在北方与匈奴周旋。
长期以此,养军的花费要多少?
运送后勤劳民伤财又几何?
秦始皇是做完了这个比较,才决定修长城的。
修完长城依据工事,可以极大的减少驻军人数、减少后勤压力。
同时还能有效保证国内子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建筑和耕种能力,才是我们汉民族的优势所在,而不是跟游牧民族打野战。
你们也不想想,秦皇是何等骄傲的一个人,他可以亲自下令处死任何人,但是他不会允许匈奴人屠杀他的子民。
如果不是匈奴游牧民族太狡猾,秦始皇还会忍气吞声修长城?
那些骂秦始皇劳民伤财的人,只是愚民,受着始皇帝的恩惠,还骂骂咧咧。
秦始皇如此骄傲的人,却可以为了他的子民,忍受唾骂、憋屈地活着,他这样的皇帝,是暴君?
在我看来,秦始皇,就是千古一帝,无可替代。
秦始皇修长城,虽千万人吾往矣,被骂又如何?”
“……”
李泰听得脑袋炸响,愣愣地看着自己的长兄。
杜如晦、房玄龄和魏征,都暗暗点头,被眼前这大皇子,再次惊艳到了。
通过聊天群,看着直播的皇帝们,不由感慨出声。
刘邦:“政哥啊,没想到啊,真是没想到啊,原来你是这样的暖男。暖男这个词,你懂的吧?我刚从聊天群的词汇库里学到的。”
朱元璋:“承询的眼光,太过毒辣了,一针见血,拨开层层云雾,看到了真实的大秦啊,慧眼,你小子就是有一双慧眼。”
秦始皇:“哈哈哈,哈哈哈,朕没想到,没想到最懂朕的人,是承询,整个大秦啊,当时整个大秦都不理解朕的苦心……”
杨广:“政哥,我懂你的。”
曹操:“始皇,你真了不起。”
秦始皇:“朕复活一次,得承询这一知己,值了!”
御书房内。
李世民也是暗暗点头,有些欣慰,带着欣赏的眼光,看着李承询。
对于李承询的观点,他还是非常认可的。
他也相信秦始皇是一位英明的君主。
甚至,多次想过,如果自己能够跨越时空,与秦始皇当面聊聊就好了。
但,一想到自己的长子,对秦始皇如此敬服。
对自己却那般不冷不热,李世民心中就有些不爽,有些吃味了。
于是,冷不丁地说了句:“朕觉得,秦始皇,他不是暴君,他是一个昏君。”
李承询:“……”
好吧,李二的拉仇恨能力,简直强横的一匹。
真是什么话都乱说,简直太会作死了!
他李二就不怕被始皇帝一棒槌捶死吗?
--------------
(继续加更,发书首日已经9章了,各位读者大大,继续投鲜花、评价票月票,收藏支持啊,我会继续加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