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的难怪那天赵启能做出如此惊人之举,面对拥有如此先进人文理念的纣王,对奴隶社会适应良好至今自以为没露出什么马脚的我不由得发出了内心的声音:
到底谁特么的是穿过来的?
关于“封姜萦为妃”与“改革奴隶制”的逻辑关系,请允许我再详细点儿叙述纣王的宏伟蓝图:
先封姜萦为妃,再封姜萦那些奴隶亲戚为官,以此为中心点,逐步提高奴隶地位,同时打压贵族势力,打破阶级固化。
识字又有野心,而且颇具手段的姜萦自然是最优解,但纣王又不是多么在乎这个奴隶妃子的本身如何,他更多是想借着我这个有实权有血脉有外戚的公主的名头,也是让奴隶妃子多一座靠山。
我垂下眼睑,若有所思。
现代时我的确听闻有这么一种说法,认为殷受是因为改革奴隶制得罪了贵族势力导致在周王进军时背腹受击成为了亡国之君。
只是有关商朝的文献历史着实少得可怜,这种说法听听也罢,亲耳听到殷受说出来,我倒是没这么惊讶了。
此事不知纣王计划实施了多久,但应该已经数年,我虽说不是没有偶尔察觉端倪,但纣王野心之大也是我始料未及。
他应该很孤独,也难怪王室里的氛围如此尴尬,与我同视角见过现代陆离的小公主瞧不起纣王的异想天开以身饲虎也实属正常。
就目前社会情况及文化普及率来讲,的确有点儿……异想天开。
我对此唏嘘不已,也明白此事不过是历史长河里鱼吐出的气泡,根本翻不起波澜,殷受的此番言论反而再次激起了我对另一事的警觉。
我一直试图忽略那我一想起就头疼的事情,但纣王偏偏要刷新存在感,让我不得不重新考量。
于是,我光明正大地忽略了我“求认同求夸奖”的爹,敷衍地表示没关系,没问题,都可以。
而我爹显然对我稳如老狗的反应非常不满,认为我不捧他的场,眼看就要发作。
但我也很无奈。
难道要我跟他解释,这个世界的尿性,在他之前,我已经在他正宫老婆和未来敌人的师傅以及我家成年孩子身上感受若干次导致现在已经完全麻木了嘛?
可能纣王非要觉得一动不动是王八,为了我不成王八,他偏偏要戳着我动一动。
“阿皎以为如何?”
我的注意力转回来,想了想,问了一个问题:“父皇之雄图壮志,儿臣顿感震撼,只是儿臣有一事不明,还望父皇解疑。”
“待父皇之政顺利推行,以何祭祀?”
纣王不假思索道:“自然是下贱奴隶。”
听了纣王的回答,我沉默片刻,随后语气真诚地赞美了几句纣王本人和他的壮志凌云,并表示眼下政事繁忙,希望纣王给些时间,我可将一切安排妥当。
恰巧此时姜萦回来,我便要带着她告退,纣王达到目的,也不着急,挥了挥手允了我。
路上,姜萦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几次欲言又止的目光落在我身上,我坐在步辇上,撑着下颌,权当看不见。
直到晚膳结束,我难得没有立刻摊席上而是站在窗边眺望漆黑空无一物的夜空时,姜萦也终于憋不住了,拐着弯问起纣王支开她的原因。
我听了不言语,手扶在窗户的雕花窗棂上,随意地倚着窗沿,怏怏地看着她,看得她从一开始笔直地站着到噗通一声跪下,到细微发抖地俯伏在地上,才一字一顿地开了口:“奴隶打听主子的事,姜萦,你是第一个,但这不是你的第一次。”
“光听我说哪儿够,你怎么不来自己猜猜?”
姜萦不动,借着不知什么宝珠发出的光,我看见她脸旁的兽毛毯洇湿了一片,她声音坚定,也传入我耳:“姜萦誓死效忠主子。”
姜萦之聪慧之识时务,出乎我意料,也在我预想之中,不然她也成不了我眼高于顶的爹心里的最优解。
有野心的奴隶,赶上了要解放奴隶的君主。
我暗自感叹姜萦的生逢其时,却不打算告诉她太多,毕竟此事我自己心里也没有太多把握,叫人空欢喜一场总是不好。
“姜萦,”我慢慢道:“我不是你唯一的靠山。”
姜萦抬起头诧异地看着我,月光照在她姣好的面容上,又被上面的泪水折射出美丽的光彩。
好一个梨花带雨,美人垂泪。
“你的才华,不应该被长乐宫大宫娥的身份盖住。”
“多跟被罚到寿仙宫的那群姑娘联系联系,也别太把她们当回事儿,我宫里留下的人大部分都是姜家的亲信,以后也都是你的了,”我捏了捏鼻梁,疲惫道:“去给费仲一个台阶下吧,以后他便是你最坚定的盟友了。”
“主子!”姜萦失声痛哭,她姿势难看地扑腾了几下,膝行过来抱住了我的腿:“您要做什么?!”
姜萦这一番大动作下来,彻底把我的瞌睡虫赶走了。
我顿了顿,恍然发现自己的这几句神似遗言,也难怪姜萦反应如此之大,只是按我的计划走下去,我跟商朝公主这个身份也要暂时说拜拜了,倒是无异于死亡。
“我脑子没事,”我挣扎了一下,绝望地发现自己连仙侠世界中女主力大无穷的基本人设都没有,“你撒开……撒开!”
姜萦不动,力大无穷。
力大无穷……
我与她对视,上下打量了她几眼,又回想了一下姜萦的故事线,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也不动了。
这个狗世界任性地不断刷新我的认知,我碰到的几个封神演义里的角色人设完全飞出天际,压根儿就不注意用户体验。
而在如此混乱的剧情线与人设崩塌中,姜萦依然还能如此不忘初心,眼里的光芒如同她第一天成为我大宫娥般闪着野心,最后从奴隶跳跃到奴隶主,也是她应得的胜利果实。
反观我。
一开始是公主,现在依然是公主,而且即将放弃这个高贵身份成为一名单纯不做作的小村姑;别人穿过来十几章就有对象了,我现在碰到的三个男性角色平均两章就被我打发干净了。
如此鲜明的成败对比,让我默默地拍了拍姜萦的肩膀:“你先起来,我没事儿。”
——“嗯,我没事儿。”
——“……”
——“不行,我受不了这委屈。”
最后姜萦站起来了。
是不得已站起来去吩咐门口的宫娥给我拿冰块敷眼。
我眯着有些肿胀的眼睛去看,发现拿冰块来的宫娥相当眼熟,仔细想想正是拽掉我一缕头发的那个,她托着冰块,看着我欲言又止。
“赶紧的,”我不耐烦道:“非逼着我砍了你的手是不是?”
姜萦连忙屏退了她,轻轻地把冰块敷到了我的眼,说着一些俏皮话试图要逗我开心,我听着也笑,但慢慢地开始笑不出来。
冰块融化在布料上,看起来像是我又哭了一场。
姜萦在服侍我上床后立在了一边,看样子是要守夜,我挥手叫她回去,她反而跪下来膝行到我床头。
“主子提拔之恩,姜萦永世不忘。”
她如此认真严肃,倒是让我笑起来了。
“我知你聪慧,猜得也是不差。”我撑起身子靠在软垫上,笑道。
气氛如此融洽,一向懂眼色的姜萦这时候却偏偏要挑起不愉快的话题。
“主子究竟要往哪里去?可同奴婢一说?”姜萦心思通透,跟了我这些时日,干脆挑明了自己的猜测:“主子定不是那种寻短见之人,可是有什么要是要事需离开些许日子?”
我愣了愣,含糊道:“说不定罢。”
姜萦懵了。
小姑娘可怜巴巴,扒着我的床边问我是不是这样为了她。
我既没想明白这两者的逻辑关系,也没想到自己在她心中树立的形象竟然如此平易近人还甚是舍己为人。
惊讶片刻,我问她怎么会这么想。
姜萦道奴婢愚钝,只觉得这世间所有的东西都是明码标价的,她从不相信有飞来横财。
我心中感叹。
皇宫中从不乏聪明人,但站在顶峰的终究就这么几个。
姜萦虽是聪慧,但也并非绝顶的天才,她能走到如今这种地位却是她自以为愚蠢。
她清楚自己的野心,也甘愿为自己的野心付出代价。
我笑了,手指碰了碰她的脸颊,轻轻道:傻丫头。
我已经摆出了拒接的态度,姜萦却偏偏要问出个所以然。
“若是伤了主子,”她咬咬牙,“奴婢不要也罢。”
我不置可否,我自己是个极为自我的人,也不是很相信这种话,但为了保持住在姜萦心中不知如何建立起来的美好形象,我慢吞吞道:“也不用这么急。”
小姑娘一下子听出了言外之意,平静道:“这代价是会伴随奴婢的一生吗?”
“说不准,”我不自在地摸了摸脖子,又听姜萦锲而不舍问道:“那主子究竟……”
“我?”我挑高了眉打断她的话,故意曲解她的意思:“这一跃龙门的荣华富贵万人求而不得,我自然是为你高兴。”
姜萦是我在朝歌最重要的棋子之一,但并不代表我要同她无所不言,有些事情她不该知道,有些她不该现在知道。
我把她留在终将漫天火光的朝歌,却也送给了她【她最渴望的】地位和权势,我自认为不亏欠与她。
很久之后,当我再次踏入朝歌时,一切物是人非,姜萦与妲己平起平坐,费仲加在中间两面为难,姜萦再见我时,她的鬓角已经有了白发。
她满身华贵,不悲不喜,不怒不哀,我又问她:你还愿意待在这里吗?
她跪得端正,回答道奴婢属于这里。
——哪怕同他一起毁灭?
——是的。
人各有其志,有中途改变志向的,有一条路走到黑的,说不上谁更好,但为了志向甘愿付出的终是叫人敬佩的。
除了费仲。
费仲也是典型代表。
费仲此人志向颇大,同姜萦一样誓要一条路走到黑,只是此人不仅贪权,而且贪钱,更重要的是他缺席了这么多章,我至今还没有找到他对我形象实施严重诋毁以及姜萦隐瞒重要线索的原因,让我颇为介意。
当然不止这一件事,我的介意在天下诸侯俱进朝歌时到达了顶峰。
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要问我怎知,库房又满矣。
我看着费仲偷偷摸摸地装满了我本来好不容易空了一点儿的库房和偏殿,还通过姜萦表达了对我怼商容除赵启的赞美与要和我站统一战线的决心,一时间沉默了。
商容还活着,纣王也不傻,梅伯活蹦乱跳,姜皇后把持后宫,我身处后宫与朝堂的交界点,也真不知道各诸侯从哪听得这两人有能耐把持朝政擅权作威。
顶多就是吹吹耳边风。
我瞅了几眼费仲为了表明决心送上的这次礼物账单,果然在里面没有看到苏候爷的名字。
话说此次早朝时殿外多了人,若不是商容多次提醒让纣王向四位诸侯”采问民风土俗,淳庞浇竞,国治邦安“,并强调”其余诸侯俱在午门外朝贺”,纣王险些就要当作普通早朝蒙混过关成功。
纣王不情不愿地看我一眼,我微微摇头示意他这种外交大事上,我可不凑上去挨商大人的嘴炮,纣王只好随命黄门官传旨:“宣四镇诸侯见驾,其余午门朝贺。”
我透过帘子远远望见四镇诸侯整齐朝服,轻摇玉佩,进午门,行过九龙桥,至丹墀,山呼朝拜毕,俯伏。
我爹显然对地方的民风土俗没有任何兴趣,只听我爹干巴巴曰:“卿等与朕宣猷赞化,抚绥黎庶,镇摄荒服,威远宁迩,多有勤劳,皆卿等之功耳。朕心喜悦。”
我爹的大舅子东伯侯眼看是非常熟悉自己妹夫的尿性,立刻奏曰:“臣等荷蒙圣恩,官居总镇。臣等自叨职掌,日夜兢兢,常恐不克负荷,有辜圣心;纵有犬马微劳,不过臣子分内事,尚不足报涓涯于万一耳,又何劳圣心垂念!臣等不胜感激!”
这一问一答流利至极,毫无台本痕迹,要不是我没有小公主的记忆,我根本不会知道这段对话一字不差地重复了八次被东伯侯的妹妹姜皇后都忍不住吐槽给了自己早熟的小女儿听
纣王竭力表现出龙颜大喜,急急忙忙命首相商容、亚相比干于显庆殿治宴相待,仿佛生怕下一秒商容就要站出来再次向他强调”采问民风土俗,淳庞浇竞,国治邦安“。
你别说,商容还真干过。
不过这次商大人倒是很给面子,放任流程就这么直接到了四臣叩头谢恩,离丹墀前至显庆殿,相序筵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