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都想瞒着陈辞和苏暮,但是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还是让陈辞和苏暮知道了。
“小辞啊,你也别在意,太子妃也是不知道这个事,而且小暮心悦你,皇上是不会下旨为你和太子赐婚的,至于太子妃的位置,虽然不可能真的空着,但看太子这个样子怕也是要空上两三年了,这也是大臣们给太子最大的让步了。”容妃拉着陈辞的手说道。
“娘娘放心,臣女自己知道,太子是什么样的人臣女虽然不清楚,但是太子妃的人品臣女还是听说过一些的,想来太子为了不让太子妃伤心是不会让臣女进东宫的。”陈辞淡定一笑,说的话仿佛也是别有所指。
容妃心里一跳,暗道:难道是陈辞知道太子和太子妃当年的事了?可是这又是谁传出去的呢?
皇帝倒是不怎么担心陈辞这边出什么事,只是,苏暮......
要是让苏暮知道了这个事,怕是......
皇帝想到一些事,几不可见的摇了摇头,不再去想这些事,他老了,不想再去管孩子们的事,现在他只想安安稳稳的过完这几年,最好能看到三个孩子都有子嗣留下来。
太子的子嗣他已经不抱希望了。太子的孩子他还是希望能是太子妃生的,只是可惜......
苏润,有没有心上人,别人不知道他自己还不知道吗?苏润是有缺陷的,所以在婚姻大事上他不想强迫苏润娶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他更想让苏润娶自己喜欢的人,不论那个人的身份是什么,哪怕是个农家女,他也认。
皇帝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苏暮还是知道了这件事,苏暮知道这个事的时候表情很是平静,但是皇帝担心苏暮做出出格的事,
皇帝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虽然苏暮看起来什么事也没有,也不怎么在乎这个流言,但是表面上不在乎就真的是不在乎吗?
真的是太天真了,这是不可能的事,苏暮不可能不在意,甚至他有些怀疑这些流言就是太子放出来的,毕竟太子对他是越来越不满了。
做出这样的事也不是不可能。
三年前的那件事他也知道,甚至是知道皇帝都不知道的真相,但是他还是选择什么都不说,而是袖手旁观,当做什么也不知道,也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皇帝告诉其他人的意思,甚至都没有打算告诉太子妃这个当事人。
但是现在嘛,苏暮开始考虑要不要把当年的真相告诉别人了,这个别人可以是皇帝,可以是容妃,也可以是太子妃。
只不过这告诉的方式嘛,还是很有讲究的,就不能是他自己亲自说出来。
但是最终,苏暮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因为他明白,他现在没有这个立场去做这件事,因为陈辞现在还是陈辞,左丞相的千金,而不是他苏暮的未婚妻。
但是他害怕陈辞真的想要去东宫,所以,这些日子苏暮来容妃这里来的格外的勤快。
容妃看着好笑,她还从来没有见过苏暮这个样子。
皇帝看见自己这个平日里甚是傲娇的儿子露出这样的一面,也是难得一乐。
但是也怕把他逼急了,就对苏暮承诺:“你放心,朕是不会给陈丫头和太子赐婚的,何况太子究竟会不会来求这个旨意还是未知数,你也不要太过焦虑了。”
苏暮没有说什么,他对皇帝这个父亲实在是提不起任何亲近的感觉,他也不知道是为什么,也许是因为小时候的阴影太大,太深刻了吧!
所有人都在静静地等着太子妃“殁”的那一刻。
这一天很快就要到了,他们有些迫不及待,但是要按捺住那激动的心情,在那一刻真正到来前,谁也不敢轻举妄动,能做的也只有静静等待。
终于这一天还是到了,皇帝仅存的那一丝丝幻想也破灭了。
东宫挂起了白,太子更是亲自戴孝三天,不是他只想戴三天,而是至允许戴三天,因为他是太子,是一国储君,他的身份不允许他任性妄为。
等太子妃的丧期一过,就是这些世家大臣们往东宫塞女人的时候了。
只是可惜,他们好像低估了太子对太子妃的感情。
太子妃“过世”后的一个月里,太子整日借酒消愁,连朝都不上了,很是颓废。
皇帝对这样的太子很是不瞒,而这个时候苏暮已经开始上朝了。很多本该是太子该做的事都交给苏暮去办了,朝堂上的风向也渐渐地开始变了......
只是这一切太子都好像没有察觉。
其实,太子妃是死遁,就在太子妃“殁”的那天夜里,太子妃和贴身伺候的丫鬟离开了东宫,什么东西都没有带,只带了四季换洗的衣物和一些银钱。
本来,太子妃是不打算手下太子的银钱的,只是太子说,这些银钱本来就是太子妃自己的,因为这些事太子妃的嫁妆,只不过有些太子变成了银钱,所以太子妃最终还是收下了。
至于太子妃要去哪里,太子不知道,太子妃也是没有说,也许是因为太子妃因为他们二人再也不会相见了吧!
然而,世事无常,他们的缘分,才从这一刻刚刚开始......
莫苓最后嫁给了一个郡王,不受重视的那种,莫苓的孩子也不是这个郡王的,而是郡王一个手下的,但是郡王还必须保护好莫苓的这个孩子,哪怕不是自己的也必须要好好护着,就连他的爵位以后都要给这个孩子,因为他很清楚,皇帝已经知道了他做的事,所以莫苓才会嫁给他。
甚至皇帝还表示等莫苓的孩子出生了一定要带进宫来,因为皇帝“很喜欢”这个孩子,所以,这位郡王的绿帽是戴的稳稳地,想摘下来是不可能的,因为这完全就是他自己自作自受。
卫国公的新妻子刚过门三个月就有喜讯传出来,卫国公夫人有喜了。
根据太医说的,这一胎是双胎,又是卫国公夫人的头胎,很是凶险,要时刻注意着才行。
至于以前那个夫人,早就被卫国公打发到庵堂去了,就在莫苓出嫁后,而且还是同一天。
卫国公也不是没有嫡子,只是因为前夫人的溺爱,品性很是糟糕,卫国公在得知新夫人怀的是个双胎后就放弃了那两个嫡子。
因为在他们家,只要是双胎,不是龙凤胎就是两个儿子,从来没有两个女儿的情况,所以,当年莫苓出生的时候,卫国公比生了儿子还要高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家的闺女很少,更别提嫡出的了。
只是莫苓终究还是长歪了,卫国公是个拎得清的人,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做什么,什么时候该舍弃什么,不然,他就不会是卫国公了,而是一个平民。
这一次,卫国公就希望新夫人争气一些,最好是个龙凤胎,一下子儿女双全多好。
只是啊,卫国公放弃了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不舒服了,也看不惯这个嫡母了,要知道,他们一直都是嫡子啊,一下子变成了庶出,还多了一个比他们大不了几岁的嫡母,这让他们怎么接受。
他们不接受,又还是愣头青样的少年,难免脑子一热做出出格的事。
这不,因为嫉妒和看不惯新夫人,直接买通丫头想让新夫人一尸三命!
好在这个新夫人是个机灵的,虽然没有中招,但还是受了惊吓,动了胎气,提前发动了。
卫国公站在产房门外,看着一盆盆端出来的血水和新夫人那声嘶力竭的喊叫,眼珠子都红了。
别人有怎么可能理解他对这两个孩子的期待。
卫国公看着跪在院子里的两个儿子,眼珠子血红血红的,即便是这样的眼珠也难掩卫国公的怒气。
卫国公玩的一手好鞭子,更是随时带在身上,这下可好,省了功夫请家法。
对着两个儿子就是一顿抽,下手可真是狠啊,真是鞭鞭见血。
“父亲,儿子错了,放过儿子在这一次吧!”一时间新夫人的痛呼声喝儿子的嚎叫声,还有鞭子的声音交织在卫国公耳畔。
不知道什么时候,卫国公的头发变得花白,要知道,卫国公才三十多岁啊!
“国公爷,夫人难产了,稳婆问是保大还是保小。”
卫国公一下子停住了挥舞着鞭子的手,沙哑着声音说:“告诉夫人,我们都还年轻,这两个孩子没了,等她把身体养好了咱们再生一个。”
“诺。”丫鬟明白了,卫国公这是要保大。
这个丫鬟是新夫人从娘家那边带过来的,对新夫人很是忠心,听到卫国公说要保大,虽然不合时宜,但还是为自家小姐感到开心,因为姑爷还是很在乎小姐的。
新夫人知道卫国公这样说很是感动但还是想要保小,因为这是她怀胎十月的孩子,她不能这么自私,为了自己能活下去,就不要他们。
卫国公在门外听到了新夫人说的这些话,就贴着产房的门说:“阿蜜,你要是想要这两个孩子好好地,你也要好好地,难道你想让两个孩子一出生就没有娘亲吗?”
卫国公没有说别的,就说了这一句,但就是这一句,让新夫人憋着一口气生下了两个孩子,且母子平安。
阿蜜是新夫人的小名,之前新夫人想让卫国公这么叫她,但是卫国公端着架子不肯叫,没想到这次却是叫了,还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新夫人的孩子是龙凤胎,成全了卫国公想要儿女双全的想法。
至于那两个逆子,卫国公已经将他们逐出家门,甚至族谱上也再也没有他们的名字了,也就是说卫国公现在只有这一双刚刚出生的儿女了。
男孩儿叫莫明,女孩儿叫莫珠。
希望儿子长大后明事理明是非,明明白白的活着,不要像那两个儿子一样。
希望女儿长大后不要明珠蒙尘,同时也是掌上明珠的意思。
宝贝女儿是他的掌上明珠。
这次早产,是意外,新夫人又受了惊吓才早产,加上这些事又是自己亲儿子做的,卫国公现在也不敢冒险了。
直接去了岳丈家,把岳母大人请了过来,就是希望岳母大人能够好好照顾还在坐月子的新夫人,府里的其他人,他现在有点不敢相信了。
甚至直接向皇帝请了一个月的假,就是为了呆在府里好好陪着新夫人。
“岳母大人,因为阿蜜是受了惊吓早产又是双胎,所以有些伤了元气,所以后面两三年小婿不打算生孩子了,还希望岳母大人去和阿蜜说,小婿担心阿蜜误会小婿。”堂堂卫国公竟然如此伏小做低,可见对新夫人是动了真感情的。
岳母大人敏锐的注意到卫国公说的是他不打算生孩子了,而不是说不打算让阿蜜生孩子,也就是说,卫国公没有生庶子庶女的打算。
岳母大人明白了这一点很是高兴,毕竟是自己的女儿,身上掉下来的肉,怎么可能不心疼,所以对卫国公的做法很是满意。
渐渐地,卫国公就忘了那两个儿子,而那两个儿子下场也是无比凄惨,没了卫国公府庇护,以前得罪的那些人都找上门,在一个冬夜里,被毒打后,于破庙中冻死......
真的是下场凄凄惨惨戚戚啊!
这些年太子依旧颓废,但好在还是开始变得正常,只是太子再也没有碰过女人了。
苏暮还是在朝堂上表现得中规中矩,只是啊,不知道为什么,左丞相似乎很看不惯苏暮,对苏暮没有好印象,好像苏暮得罪了左丞相,以至于左丞相每次看见苏暮都是黑着一张脸。
而陈辞也是早就回了左丞相府,只不过,偶尔还是会进宫去容妃那里小住几日,这满京城能有如此殊荣的也就只有陈辞一人了。
这么久过去了,苏暮和陈辞还是没有在一起,甚至是容妃都快要不对苏暮抱有希望了。
表面上看着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太子妃之位依旧空着,太子没表示,皇帝不多,他们这些世家大臣再怎么想也是空想。
只好把注意打到苏暮身上,在他们看来,太子也来越失败,皇帝迟早会废太子,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苏润有缺陷,是不可能的了,所以就剩下苏暮了。
俗话说,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等太子下台,苏润占了长,苏暮占了嫡,这要怎么办,但是苏润有缺陷,虽然大家当做不知道,其实谁不清楚啊,所以等太子一下台,下一个太子就是苏暮,这是没有正争议的。
所以世家大臣们开始站队了。
只是情况好像有点不对啊?太子颓废,但是皇帝好像没有废太子的打算,这个时候也是苏暮发展势力的好机会,只是苏暮就像咸鱼一样,只做自己该做的,不争不抢。
这下子世家大臣们傻眼了,这样的情况让他们怎么玩儿?
想让人对苏暮吹吹枕头风,却发现苏暮连个通房都没有,就像把女儿嫁给苏暮做将来的太子妃现在的皇子妃,可惜,苏暮油盐不进,说什么也不肯娶妻纳妾收通房,真的是比太子不近女色还要难搞。
毕竟太子一个月还是有那么一次,不像苏暮,完全就是个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