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3章 爱好(1)(1 / 1)瓜子昏睡百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与众不同、或相同的一些爱好,抽烟、喝酒、打牌等等不一而同,普遍还很多,张祥也不例外。

张祥作为一个合格的欧洲大贵族一员,除了不愿意出席一些公开场合贵族宴会,他的个人爱好还是有很多,很能折腾、显摆。

比如看足球、抽雪茄烟、每晚喝点小酒、搞搞创新研发等等,所以张祥一般情况下总是很忙。

白天的时候,让皇储鲁道夫都经常找不到人,四处乱跑,当然这货晚饭时间一般绝对是在家。

皇储鲁道夫认为:

“费迪南这货,之所以轻易不会出去跟人家鬼混,喝酒的时候一般都是选择的在自己家里,是因为胆小怕死。”

费迪南每晚要么陪自己老爹喝酒聊天,要么陪陪亲人、客人,没有人陪自己也会喝个二两高度白酒,美其名曰:

“消除消除疲劳、缓解一下压力”。

比如弗朗茨·费迪南这货,最近就在搞什么钢芯子弹。

子弹头部用钢材覆铜,取代原本的纯铜子弹,延申出去的就多了,例如各种大口径炮弹。

当然,据说这个想法来自于大清帝国高层,大清帝国各界实在是缺铜,就想出了这么一招法子。

并愿意与奥匈帝国高层,分享这个研究成果,为下一步的合作研究打个良好的基础。

炮弹方面的研制也是考人脑筋的事,要知道什么钨芯弹等穿甲弹,早就在立项研究了,也是重炮炮弹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国家、军队在战争中、训练中,子弹、炮弹的消耗量是非常大。

看着单个子弹、单发炮弹的成本费用不高、不那么值钱,但一汇总就是天文数字了。

更别提市场的售价,可是与成本费用不太搭边(高利润行业),是各**费开支的最大消耗项之一。

子弹、炮弹在金属方面,如果全部使用铜做原材料,质量上虽杠杠的,但实在是成本太高了。

尤其是对那些缺少铜资源的国家,甚至会造成原材料供应的严重不足,战争潜力不足。

而为什么各国都选择用铜来生产子弹、炮弹呢?

一是因为铜不容易生锈,易于长期的存放,往往理论上能存放30年之久。

二是因为铜的延展性,在金属里也比较好。

三是铜的机械性能,在金属中是最好的,质量方面更为可靠。

延展性比较好的金属铜,方便于制作子弹弹壳和弹头,而且同时金属铜又具有一定的强度,能够承受住子弹击发时,所需要承受的巨大冲击力,保证足够的攻击力。

子弹击发的时候,子弹头会与弹膛和枪管发生剧烈摩擦,硬金属子弹对枪管的磨损往往很大,几发就报废了。

而且枪管、炮管内有膛线,如果是硬金属,说不定就被卡住了,甚至直接就会炸膛。

而金属铜相对于枪管、炮管而言,质地就要软出许多,可以顺利地发射出去。

而且,在发射完之后,比较容易抽壳,对半自动步枪、速射炮来说,这个更加的重要。

张祥最早时,是把这个点子大致告诉了大清帝国方面,由大清帝国为主进行子弹方面的相关研究、试验。

奥匈帝国则主攻重炮炮弹的弹头部分,也是最先出成果的,要不哪来的什么穿甲弹、半穿甲弹一说。

结果得到了大清帝国方面的高度重视,经过数年努力、终于弄出了子弹头部分不错的覆铜配比(钢芯、铅芯、锡芯的外表覆盖了一层0.1-0.2毫米左右的铜)。

大清帝国相对来讲,更缺乏金属铜资源,这个年代的铜钱还是大清帝国各地的主要货币呢?

大清帝国需要用到铜的地方太多了,所以大清帝国更加重视这项技术的研究、拓展。

目前大清帝国研究出的新式子弹,弹头内部是钢芯、铅芯、锡芯,外面包一层合理厚度的金属铜。

弹壳、底火等方面,还是沿用的传统老技术,是纯铜工艺制品。

这些子弹在准头上,和全黄铜制作的子弹那是没法比,但这个年代的士兵射击准头,本就非常的不咋地,很多都是纯粹的靠蒙。

弹壳方面之所以不去玩,一是这个年代的技术精准度不达标,薄薄的一层弹壳怎么去覆铜。

二是工艺复杂后,工业品合格率就会下降,成本弄不好会不降反升,更不经济,所以大清帝国方面没有强求,张祥更能理解其难处。

底火就不用去提了,即使到了21世纪,这也是个近乎无解的课题,没有比铜材料更经济、可靠的了。

这样一颗完整的子弹,采用新工艺后能节约10-12%左右的成本,还不到后世华夏研究成果的零头,但也很让人满意了。

一是铜材料节约了一些,二是没影响到子弹大的整体质量、效果,成本方面还能有不小的降低,大家当然都满意了啊。

何况子弹壳,通常情况下会回收再继续使用,采用弹药复装技术后,更换的是弹头和火药部分.

其实成本方面的降低,轻松能达到15-20%以上,所以市场前景是非常的不错。

主要是这项技术在特定情况下,能大幅度增加缺铜国家的战争潜力,相当于获得了更多的内部战略资源。

国家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大幅度的提高,比如海军强国严重的经济、物资封锁。

而且只要质量合格,这也是一项新的高利润业务,可以从全世界专门收购铜质弹壳。

回来复装后再平价、高价卖出去,双方受益的事情当然一般都愿意干了。

张祥现在干的就是组织专家们,全面论证检验这个事情,毕竟有大清帝国提供的现成技术、难度并不高,很快就能知道准确的结果。

而且奥匈帝国方面因为技术、底蕴更强的关系,还可把这项技术扩展到其他相关领域中。

比如:冲锋枪的子弹真的需要那么锋锐、威力巨大吗?

答案是否定的,这类枪支的子弹反而需要的是软弹头,不会造成远距离连锁性伤害。

又比如:张祥原本就和波多尔斯基谈的战车、战舰,用的复合装甲钢技术,其实也是一种包覆理论。

只是在一些材料方面截然不同,更加的繁琐复杂,但要是弄的好了,效果也会非常的好,远超现在的那些纯合金钢板技术。

成本方面具体是提高还是下降,那就得碰运气了,科技树就是这么霸道,有时运气好很快就能搞利索,研发成本等自然低廉。

有时运气不好、或方向偏了,那对不起,会直接把一个效益良好企业轻轻松松直接玩死,要不然资本家们都不想去更新技术成果呢?

………

这项技术成果,也得到了皇帝陛下和皇储鲁道夫的大力关注,他们一直对有利于提升奥匈帝国国力、军力的事情,都很有兴趣。

加上还有着不错的经济效益在那,弄成功了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产业链拓展项目,代表着大量金币的进账。

张祥长期研究的另一项,就是各国的纸币了。

要知道贵重金属货币的利润空间相对太小,投入成本太大,去弄完全没必要。

而纸币就不同了,一旦弄出来,投入适中、利润空间巨大。

至于雕版技术、印刷技术、纸张纹路技术,本就是一个个很有乐趣和具有挑战性的研究内容,并不枯燥、乏味。

至于全世界真正的、好的雕版工匠,反而是大清帝国民间人士的强项。

上次张祥手下,以法国人的名义请的大师级雕版工匠,废掉了2次的版,才终于雕刻成完全可以以假乱真的美元模具。

又经过反复的研究,制造出来近乎同样的纸张,帮美国政府高层印刷了一批美金,悄悄的繁荣了美国的市场经济。

美国的放任自流式银行体系(自由金融),本就极度的不靠谱,中间环节的漏洞比较多,给许多的能人提供了可乘之机。

按奥匈帝国专家的话,那是真的辨认不出真伪,假货比真货还真,质量方面更可靠、数字编码更……

可现在那两块版(正反面)和相关技术成果,被皇帝陛下直接没收了,所以张祥只能研究更多的相关内容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