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给人的感觉,总是淡淡的,少言寡语,淡而不厌。与元嗣性子极其相合,嘴上无需滔滔不绝言语,胸中已有丘壑。
而今太子已是储君,天下人皆需敬畏万分,白卓然任太子太师,首要任务就是教授帝王之术。千古一帝,无不熟读资治通鉴,初读只觉个中有宏图伟略,有千古大错,有忠臣良将,有文人骚客。
为人臣子,太子对竹林七贤的遭遇惋惜。为君王,太子有了新的见解。
“不拘礼法,清净无为,在竹林饮酒纵歌,岂不快哉。血腥暴力统治,让如此有志之人成为牺牲品。”
“太子所言极是,如孔明殒身,竹林七贤此等悲剧乃是国之损失。”元嗣抒发己见。
“若为本宫所用,定能成就一番伟业。”
……
资治通鉴令师生三人,相见恨晚,接连讨论了二月有余。
从长平之战到垓下之围,从孝文武帝到玄武之变。
“秦王李世民有平定天下之大功,此大功应有大赏,父子君臣,本应互相信任,不该受下人挑唆。可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太子道。
“昭明太子萧统早逝,同样是失了梁武帝的信任,可见君子行于正道,不应有偏离和过失,任孝之子染上嫌疑,不仅自己忧愤而死,还连累子孙后代,是为臣子的失职。”元嗣答,向太子拱手。
太子对元嗣一直很满意,谨慎守礼,深得其心。“元嗣此言有理,但为君也需明辨是非,否则难免陈后主亡国的惨祸。”
白卓然感叹三人之默契,“今日我们要学的,正好从陈后主说起。”
“愿闻其详。”两个学生异口同声。
“陈后主错信施文庆、孔范、司马申等人,致陈朝灭亡,原因为何?”
“如书中所言,将相稍有过失,便削兵夺权,分配给文职官吏,文臣武将,离心离德,终致陈朝覆灭。”太子道。
“此孔范不如魏征直言劝谏,为君主的过失开脱,加以赞美,以此博得信任。更是将直言相谏的大臣排挤出朝!施文庆、沈客卿等更是导致国库亏空,民不聊生。”元嗣道。
“陈后主为太子时,施文庆便在东宫供职,信任是情理之中的,但不应被假象蒙蔽识人慧眼。”白卓然向来知道太子心思深沉,听此言心中不由泛起一丝担忧。
只听元嗣坚定的言辞传来,缓解了一时的紧张,“太子殿下大可放心,若他日元嗣有违皇恩,危害江山社稷,愿以死谢罪。”
“元嗣言重了,本宫与你是伯牙与子期的知音之交,更有多年的同窗之谊,她日三小姐嫁到宫里,便是亲上加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