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世长安(1 / 1)某星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紧接着,一顶华丽的大轿,落在了京兆府衙门口。

轿子上下来的女子看起来很是年轻,脸上还带着婴儿肥。

“你又是何人?是你指使她们聚众闹事不成!”

端王妃仰着下巴道:“两家女人的铺子掌柜帮一群女人打官司,我端王妃先来凑过热闹。”

原先气势汹汹的捕快赶忙跪了一片。

端王妃款款的站在阿莱边上,声音有些奶气,气势倒是不输,道:“我也是来仪堂天赐阁的老主顾,也让我见识见识这些案子要怎么判!”

翰林院陈大学士的爱女,果然也不是省油的灯。

京兆府的主事官员一路小跑到门口,见到端王妃先摔了个大马趴,接着做和事佬道:“王妃,您们快里头请,怎么能和这些草民站一块儿呢!失了您的身份呀!”

端王妃歪着头问他:“大人贵姓啊?”

那位官员满脸堆笑道:“下官免贵姓王。”

“哦,王大人。”端王妃笑出了酒窝:“您挺会挑拨离间的啊。”

王大人想自己好歹是二品的大官,端王爷见他也得客气着!他刚要说话,端王妃回头对其他人道:“别听他的,他在挑拨我们分裂,不要我们成为盟友。”

王大人整个人都呆了,这些女人就是来挑事的,压着他们要接案子。

端王妃披了身红色的披风,上拿着暖炉,侧身站着。

这位雍容尔雅的贵族夫人,站在一群平民女子的面前,竟然也如同军队的首领一般,让人不由得臣服于她脚下。

端王妃对地上的女人道:“都起来,跪在地上不凉么?”

阿莱惊呼道:“端王妃”

端王妃傲视地走向衙门口:“王大人,都过了十日,不知道英王妃的案子,您打算怎么判?”

今天的热闹可真好看,百姓接着议论纷纷。

“你看这个该不会是英王妃吧?”

“她还有脸出现在人前呐。”

“别乱说,皇家还没休她。”

端王妃压根不屑王大人回答,转身扫视周围聚集的百姓。她眼神一扫过去,原先骂骂咧咧的立即低下头,谁还敢造次!

端王妃哼笑道:“王大人不把报案的人带进公堂,还愣着干什么?凭我一个人的面子,今天她们连门都进不去?”

王大人还在犹豫。

端王妃走过去,柔柔道:“王大人忘记您的女婿在西路军当差了吗。”

王大人脑瓜一转,茅塞顿开!之前正不知道怎么判英王妃的案子,不过,有了这些,就好办了。

贵族妇女未遂,要是了判死刑又太重,说是未遂谁信?有嘴说不清。

不判死刑,是想让英王判整个京兆府死刑?

但是

贵族妇女未遂,而且有多次犯罪前科,罪加一等!可以直接当众处刑!散播谣言,协助作案的人都可以一同处刑!

顺便,之前碍于多方面子,或者收了钱积攒的陈年旧案,都可以捎带上全砍了!

卖两个王妃人情,还能在年底冲一波政绩,下一个青天大老爷就是他了!

“一群混账东西!”王大人怒骂那群捕快:“京兆府就是为民主持公道!你们还敢拦人报官!快把人带进来!”

王大人道:“诸位姑娘放心,下官必定秉公执法,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犯人!”

端王妃站在门口,一甩披风笑道:“这样用王妃的身份才痛快!”

对高门显贵而言,只需他们平时喝茶赏花的时间花一些看看平民百姓,却可颠覆许多人的命运。

碍着官家的面子,天香酒楼一事没人敢在明面上议论,尤其是自诩清高的读书士人。可众多受害妇女在二位王妃的庇护下集体请愿,却是件大快人心的好事!

他们其更有人,早就恶心仗着势力戕害妇人的流氓无赖,振臂高呼自然一呼百应。

士人相聚的茶楼,权贵相交的宴会,竟然偶尔也有这些事情入了他们的耳朵。背靠英王府大树的人,首富朱家,礼部元家,国舅何家二房,更不用说与南桓公主生意往来的商人,艺人,西一阁

天香酒楼的罪犯及同伙余人一同公开处以斩刑,其余案件,还有曾经立案但量刑太轻的重新判刑,证据确凿罪大恶极的罪犯处以斩刑,还有人收监或者流放,即使是犯罪时间久远,证据不足的,被官府带走审问时,也搞得身败名裂。

一石激起千层浪,余波竟荡漾到了修订法案上。

在官府的争执,民间舆论的对抗,又一次轰动上京城。

南桓店铺的女掌柜和端王妃,真真正正地做了匡扶正义,为民除害的事情。

如此一来,谣言不攻自破。

原先散步轻信谣言的人沉默了,而更多有良心有判断的人出来发声,指责罪犯,替受害女子鸣不平。

舆论波及之光而深,远远超过一件贵族夫人被非礼的小事。半个月的功夫,百姓听过就忘了,无人再追究此事。

冬都过了大半,庭的红梅味道都淡了,眼看着再要十日就是年关,沉寂到底的萧索,终于也要因为新的春日而被打破了。

而千里之外的北境,正被冰雪冻得严严实实,丝毫没有春日的气息。

四年前,景韬打完格族后转战西部和南部作战,毫州大营留给了崔青接管。没想到他一走,崔青就和格族的聊得火热。

崔青与格族交好的初衷是分裂格族各部族,趁他们四分五裂时一举吞并他们的领地,他也好做开疆扩土,流芳百世的大将。

可谁知风水轮流转。

老皇帝一死,景熙立刻改变国策,别说开疆扩土流芳百世了,他连里那点地都守不住。

毫州这么穷的地方,军队打下几个地主土豪,屯田圈地,然后再租给其他的百姓用。既可以收军粮,又可以收地租,没事再卖一下军火。

日子虽然是苦了些,好歹也算是军阀。但景熙突然抓军队这么紧,日子都过不下去了。

当时裴广轩查崔青私贩军火、屯田圈地的证据,想以此要挟崔青配合他行动。杀了李承平,破坏两国联姻,再鼓动景韬的西路军全线造反!

到时候,景韬就是心里有那么一点点不想反,不反也得反。

后来裴广轩一落败,崔青成天提心吊胆怕查到他头上。于是想着,反正都是死路一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如自己揭竿起义做大王呢!

正好有人给他和鬼火派搭桥,要是能够杀了景熙,上京乱成一锅粥,直接杀过去。

可惜如意算盘打得这么精,也不知道是哪出了差错。从裴广轩到鬼火派,就是一个都成不了。

崔青以报仇雪恨为由,煽动格族人为他卖命,好像他上没沾过格族人的血。

景韬带着格族人在王都造反,救出了格族王阿丘雅,逼得崔青一路灰溜溜向东逃走,景韬从王都一路追击崔青,把他逼到了海岸线附近。

崔青知道海上全是楼家的海军,但是冰雪封冻了岸边的海水,要打也费劲,于是向送信给景韬求饶。

景韬又回到了楼家的海船上,在船舱里直接把信一撕,道:“我不想听这孙子还有什么遗言,就算是灭门之仇,他也是大列的将军!有什么事情是要叛国降敌的!”

流光迟疑道:“可是”

“和他扯什么!没什么可是的!”景韬骂骂咧咧道:“本王一定要收拾了他!”

流光道:“王爷,马上就到腊月了,年夜饭还赶不赶回去。”

景韬一挑眉,该死,竟然忘记这事了。

景韬轻笑着掐掐指道:“都已经怨上了,晚些也一样。”

自从知道景韬离开安顺去打崔青之后就断了联系,王府里的家丁赶到安顺,又从安顺坐船跑到格族的港口,等了十几天才终于等到了景韬从格族王都回来。现在都冬月十八了,一个月前离开上京的人现在才找到他。

家丁还带了一个大包袱来,道:“王妃知道还特意给您捎了冬衣和披风,但小人寻不着王爷,怕是都用不上了。”

景韬看见李承平寄来的衣服,因为崔青不悦的心情一扫而光。

“她还说什么了吗?过得怎么样?”

家丁满眼笑道:“王妃一切都好!日子冷了也不常练剑,就在屋里看看书逗逗狗。哦,王妃还一直打听北列怎么过年,应该信里也问了您年夜饭想吃什么菜。就等着您平安回去呢。”

景韬笑道:“打完最后一仗,都回去过个喜庆年!”

流光除却护卫,更多是照顾景韬日常,在李承平寄来的冬衣里还有一个信封。没让人亲自递上,而是混在衣服里,像是要让景韬自己好找似的。说不出是嗔怪还是乐,流光想起那个冷面冷心的王妃,倒先替景韬有了一股异样的感觉。

夫妻果然还是夫妻,竟然带了一股暧昧。

流光替景韬高兴,等景韬议事出来,忙不迭地递上,贱兮兮地说:“爷,信夹在衣服里了,难怪不好找。”

景韬听了此话,神色变得微妙,承平什么时候有了这种小女儿姿态。他有些得意地接过来,笑骂流光道:“我是有媳妇的人了,以后你可不能乱翻。”

“是不该,属下多!”流光笑道。

李承平写了开通五个城邑后,南桓的大商人已经到了上京,两国在政经军民艺书等方面交流的盛况,安顺的第一批货船也千辛万苦到了南桓。

景韬闭上眼睛,想着万里江山,万家灯火,络绎不绝的商旅,矫健雄壮的马群,朝堂觐见的臣子,花灯下脂粉堆笑的女子。

江山无限,繁华似锦,尽在其墨。

说来景韬喜李承平,清醒沉稳倒是其次,难得的是她何等胸襟气魄,纵使身在一方宅院,总能让人在她身上看到无限广阔的世界。

“英王,我找英王!”

一个急喘气的声音突然出现在船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