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周郑
岂止夏姬被记史者痛加挞伐,历史上背黑锅的女子还有不少。夏姬是被骂的最惨的一个,其实也是最可怜的一个,论身份,论地位,她都不能与那些君王身边的女子相比,但她的声誉却几乎是那些女子中最恶的,如果要评四大恶女的话,恐怕夏姬要排在第一位。
夏姬要背这个历史责任么?恐怕要重新去思考这个问题。如何认识夏姬,就要看一看她所在时期的历史状况。
巫臣与夏姬加速了春秋时期的灭亡,开启了新的历史时代,这么看,她被骂的最狠似乎比较合乎儒家的态度。
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左传
这是左传中的记载,很奇怪太史公的史记没有着笔。按理周郑交质这件事,表露出周王与郑庄公之间的矛盾在加大。郑庄公自从克段于鄢后,估计在国际上名早远扬。
从周室的角度看这件事,周王那里肯定非常不满,激烈的反对批评,因为这违反了周室建立下的政治道德基础,杀弟囚母,不符合礼制,加之郑国从桓公开始在周都政治资源很深,几乎控制着周室的政权,而且郑桓公有勤王之功,郑国的势力在周都很大。
即便没有郑庄公克段于鄢这次政治事件,周王那里也已经准备削弱郑国在周都的势力,何况郑国发生这次大事件后,周王可以名正言顺的打压郑庄公,正是前面引用左传中的话:王贰于虢,郑伯怨王。周王有意扶持虢公在周的势力以制衡郑国,郑庄公自然明晓这些,于是怨王。
周郑交质在东周列国志当中尤为详细,可来看下郑庄公与周王的对话,郑庄公听周王要分政给虢公后,连夜去见周王,东周列国的描述主要是通过对话展开,过程中郑庄公潜藏的霸气与周王的懦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曰:“臣荷圣恩,父子相继秉政。臣实不才,有忝职位,愿拜还卿士之爵,退就藩封,以守臣节。”郑庄公,我们郑国子孙三代执政周都,现在我觉得心力不足,愿意辞职,老老实实的经营郑国,周都这里的事实在是有心无力。这话软中带刺,给周王两个胆子也不敢行,为什么呢?后续会进行分析。
平王曰:“卿久不莅任,朕心悬悬。今见卿来,如鱼得水,卿何故出此言耶?”周平王必须得强颜欢笑,你看你得,好久不见非常想念。
庄公又奏曰:“臣国中有逆弟之变,旷职日久。今国事粗完,星夜趋朝。闻道路相传,谓吾王有委政虢公之意。臣才万分不及虢公,安敢尸位,以获罪于王乎?”郑庄公直,家里事忙,大概您也听过吧,又听到大王您想请虢公来帮忙,我考虑了下,虢公比我强多了,不敢尸位素餐。周平王那么软了,郑庄公可是装聋装瞎,步步紧逼,老子特么很生气,就要辞职,我看你拿什么来安慰我。
平王见庄公及虢公之事,心惭面赤,勉强言曰:“朕别卿许久,亦知卿国中有事,欲使虢公权管数日,以候卿来。虢公再三辞让,朕已听其还国矣。卿又何疑焉?”周平王脸上挂不住啊,估计心里在骂,你特么的装傻卖呆,我好歹也是周王,见好就收就完了,还真是一点面子也不给。哎,想我周下竟然到这等地步?
庄公又奏曰:“夫政者,王之政也,非臣一家之政也。用人之柄,王自操之。虢公才堪佐理,臣理当避位。不然,群臣必以臣为贪于权势,昧于进退。惟王察之!”郑庄公偷眼看周王窘迫的样子,心里乐开了花,但是她仍旧不放弃,继续要求辞职,我倒要看看周王你有多少牌打。
平王曰:“卿父子有大功于国,故相继付以大政,四十余年,君臣相得。今卿有疑朕之心,朕何以自明!卿如必不见信,朕当命太子狐,为质于郑,何如?”周王被逼的没法子,既然你不信,那我把儿子让你带回去做人质。周王没有别的解释了,彻底认输,赌咒发誓的希望郑庄公谅解,没有要剥夺庄公权力的想法,你看多难堪!
庄公再拜辞曰:“从政罢政,乃臣下之职,焉有子委质于臣之礼?恐下以臣为要君,臣当万死!”平王曰:“不然。卿治国有方,朕欲使太子观风于郑,因以释目下之疑。卿若固辞,是罪朕也。”庄公再三不敢受旨。
周王低三下四的态度大概郑庄公还不算过瘾,再三再四的告罪,您千万别这样,哪有王向臣子委质的道理,再您这么做不是让下诸侯笑话我吗?这是要造反啊。周王实在是没脸到极点了,退无可退,拿儿子去郑国当人质都不接受,心里那个恨啊,估计要扑过去咬郑庄公几口都不解恨。庄公在等什么呢?
群臣奏曰:“依臣等公议,王不委质,无以释郑伯之疑若独委质,又使郑伯乖臣子之义。莫若君臣交质两释猜忌,方可全上下之恩。”没错,郑庄公要看群臣的态度,周王固然谦卑自己很有面子,但是贸然接受周王的条件,自己能出得去周都吗?但是他的担心是多余的,群臣建议周郑交质!
后世有人“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既然你们互不信任,就算有质龋保又有什么用呢?这个法有点擦这个事的边了,不疼不痒。周郑交质的政治意义极其重大,至少明了周王的地位已经连稍微强大点的诸侯都不如了,可以从此之后,大家都明白,“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时代开始了。如冯梦龙所言:交质分明同市贾,王纲从此遂陵夷!诚然!
周郑交质时,双方分别是周平王、郑庄公。周平王的即位很波折,历史的看,平王东迁象征着西周的结束,历史进入东周,也就是东周列国,或者春秋战国,我们现在看称为“春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