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4章 式微(1 / 1)九折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春秋中期,准确的,自东周开始,子失其政,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直到春秋末期,礼乐征伐自卿相出,固有的传统礼乐体制崩塌。公族式微,卿相渐大。鲁有三桓,晋有赵韩魏,齐则田氏,各国纷乱你方唱罢我登台,非常热闹。

悼王立。二年,三晋来伐楚,至乘丘而还。四年,楚伐周。郑杀子阳。九年,伐韩,取负黍。十一年,三晋伐楚,败我大梁、榆关。楚厚赂秦,与之平。二十一年,悼王卒。

南望雄楚,也没有摆脱这种趋势。太史公记载“盗杀声王”,不知所谓,堂堂大楚国君,怎么可以轻易为盗所杀呢?这盗,真的是一般的盗贼吗?似乎是楚国历史上的一宗谜案。

楚自平王开始,陷入长时期的内乱,昭王时吴人五战而破郢,后得秦人援助复国,君臣励精图治,于是昭王惠王父子让楚国走向中兴。其时,国际大格局已不再是晋楚争霸,不管晋还是楚都对争霸失去了兴趣,而晋国陷入了卿族瓜分的境地,最终韩魏赵三国分晋,宣告晋国的灭亡,历史也因此进入了战国时期。韩魏赵的强势崛起,给南方的楚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楚国历来采用中原制度,公族执政,庄王以前公族有权力但没有土地,庄王后,逐渐的公族成员享有了封地,这意味着一定有公族势力慢慢发展壮大,遥远的晋国武公,不就是发动了曲沃代翼的公族政治斗争吗?

卿族壮大,王室式微,曾经的晋国之所以驱逐群公子,就是为了避免公族势力之间的互相倾轧,但也避免不了卿族壮大威胁公室的恶果。晋国废除公族制,建立六卿制度,后繁衍有十卿之多,卿大夫之间的暗战,最后韩魏赵智保存,最终韩魏赵瓜分智氏一族,三国分晋,韩魏赵列国诸侯。

齐国之祸也是重用卿族,导致田氏独大没有制衡,姜齐失去了统治力,田氏代齐。

晋国齐国遇到的政治情况,相信楚国也存在,相信也有建议改革,就是避免齐晋的事件发生。楚国声王即位,据太史公记述:简王元年,北伐灭莒。八年,魏文侯、韩武子、赵桓子始列为诸侯。二十四年,简王卒,子声王当立。声王六年,盗杀声王。声王即位时,下格局已经换了颜色,晋国突然就消失了,代替的是强盛的三国韩魏赵。这么严重的政治事件相信声王不会不担忧吧。

假如声王要做一些事情,比如削弱国内的贵族势力,以加强王室,会怎么样呢?那就是反对势力的反弹,改革需要政治强人,需要铁的手腕和冷血,如果空有想法而没有无情的手段,可想而知,要么国君沦为傀儡,要么消失,晋国赵盾执政便是例证。假如声王展开了行动,那么斗争拉开了序幕。结果“盗杀声王”发生了。这是符合逻辑的。

声王后,楚悼王即位,在这个时期,楚国壮士断腕厉行改革,便是吴起变法。吴起变法的打击目标就是楚国内部膨胀的贵族势力。相信楚悼王只是在完成他的老子声王的遗志,变法成功削弱了贵族渐次壮大的势力,加强了公族,楚国也避免了晋国覆辙。

无疑,楚悼王在楚国历史上绝对是一个有价值的存在。在楚世家没有具体记述他的功绩,但是在“吴起列传”中间接地指出,正是楚悼王大胆启用吴起变法,才稳定了国内的政治局势,特别是极大程度的遏制了国内贵族对王室权力的压迫,为楚国后期的壮大奠定基础,可以没有楚悼王的锐意改革,便没有后来楚国的宣威盛世。

悼王在位时间不能算太短,总有十几二十年,谥号曰悼,表明了对这位楚国史上做出重要贡献的国君的惋惜。悼王后,吴起受到攻击,变法被废止,但是变法带来的影响非常巨大。

春秋战国时期谥号曰悼的有两位,一是晋悼公,一是楚悼王,所以为“悼”,都寄托了国人对英明君主早逝的痛惜,对国家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晋悼公少年聪慧,意气洒脱,雅量过人,翩翩潇洒之风格,十四岁主政晋国,选拔贤能之臣,抑制权臣,加强公室族权,治军改革,使得晋国在晋文公之后再一次称霸中原。晋悼公可以是春秋中后期不世出的英才,勤政果敢,具有高妙的政治技巧,对内平衡卿族利益,安定国内,对外主盟华夏,下诸侯景仰纷纷归附。晋悼公以卓越的眼光,引领晋国再次走向全盛,铸造军国霸权,挟子而令诸侯,和戎狄以征四方,将晋国霸业推向一个巅峰。终晋悼公朝,晋国镇齐、慑秦、疲楚,下不能与之争衡。可惜二十九岁卒,是晋国史上的重大损失。

楚悼王唯才是举,重用吴起,是他执政期间最为值得称道的事,吴起生于鲁不为用,后发迹于魏,魏文侯用吴起变法强国,在魏二十六年,“曾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其余也打成平局,同时又“辟土四面,拓地千里”。吴起任西河守将时,一再以寡兵击败庞大的秦军,占据了黄河以西七百里之地,使原来强大的秦国一度岌岌可危,魏国变成战国头强。

魏文侯卒,继位者魏武侯弃用吴起,吴起不得已奔楚,为相,一年间“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成绩赫然。

楚悼王用吴起八年,楚国摆脱困境,重现昨日荣光,南霸的大国气势蒸蒸日上。用吴起,正是悼王的远见,力排众议,唯才是举,

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损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强兵,破驰之言从横者。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

与晋悼公同样,楚悼王也是一位敢于变革的国君,不管是晋国还是楚国,积弊日久,正需要果敢的政治强人来一次壮士断腕般的变法,变者强,晋国如是,楚国亦如是。二人虽有雄心大志,无奈不假年,其人卒其政息,谥号曰悼,不亦宜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