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一十章 压力(1 / 1)千纸鹤会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陈晨这边刚才那一击,没有形成击毁,否则也不会有这么多事。

毕竟之前穿刺的那一击,如果准确地破坏掉对方战车的主要系统,这时候已经k击毁了。

陈晨对此其实也没有办法,他终究不可能知道对方战车布局

像各高校参赛课题小组,一些表面资料还不算什么,但战车一些关键数据,肯定不可能外露的。

沉闷的轰鸣声,在盘横响彻着,两方战车死死地纠缠在一起

连此时双方交战的堤坝路面,这时候都不免出现条条裂痕。

毕竟双方战车的吨位摆在那里,再加又都是采用的履带行走系统,对路面的损毁肯定是难免的

这也得亏堤坝的质量还可以,否则还不知道被损坏成什么样子

当然,主要也是双方战车都只是轻型装甲战车,且是教学级,如果换成军事级、乃至重型战车,那真呵呵哒了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估计不等打完,整个堤坝恐怕得决堤00

毕竟重型装甲战车,说是国之尖端武力,可真不是开玩笑的,静可安邦定国、动可攻城阔地!

当然,算是轻型装甲战车、还是教学级,对路矿的损伤也是难免的

这也是入场的资方更多、够有钱,才能安排这种临时场地

毕竟占用这里作为临时赛场,资方肯定得给地方政府小钱钱啊!

咳,别觉得不好听,实际是这么回事

还是那句话,没有什么问题,是钱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一定是钱还不够多

像这次全国大学生联赛一样,随着资本的入场,简直都快被玩坏了00

当然,说是这么说,这种事情也是难免的

毕竟这年头,什么都免不了商业化进程,前提是只要有着商业潜力,或者说潜在利益!

像全国大学生联赛一样,随着对转播权的解禁,自然开始产生连锁价值

各资本方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会像见了血的鲨鱼,噌噌地往里钻00

当然,虽说作为这场对抗赛的场地,整个堤坝的质量没问题,但在双方战车的频繁碾压下,还是免不了裂痕丛生。

尤以这时候陈晨这边跟对面江大两方的战车,死死地纠缠在一起,双方的履带在堤坝路面,不时碾碎、崩溅起大片砂石

甚至,个别位置直接被压出个断坑之类的,简直是道路破坏机器。

这也得亏这次交战的双方,陈晨这边是功能型战车,对面江大则是防御型战车

如果换成强攻型战车,这时候还指不定把路面打成什么样呢

既然说是强攻型战车,那可真不是开玩笑的,诸如拆些永固型建筑,那真是洒洒水般的事情

哪怕只是教学级,同样不例外

毕竟装甲战车在分类,强攻型战车存在意义,主要是直接、间接地对目标进行打击

这里的间接,说得其实是对非目标车体外的建筑体,进行破坏,借以影响目标战车、或者执行作战目的

说到底,装甲战车在强攻、防御,乃至功能型的分类,本来有着严格的划分

绝不是说是因为战车的武器系统,然后进行的分类,本质还是取决于战车的作战目的适应趋向。

此时随着双方战车的纠缠,堤坝路面不时有砂石溅起。

尤以因为陈晨这边战车的外部武器组件,还戳在对面江大的战车内

对方这时候像疯了一样,明显将动力系统开到了最大,不停地做出些乱七八糟的机动动作,试图跟陈晨这边脱离。

然而并没有卵用。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咬住青山不松口

唔,好像有点怪?这话好像是说的王八吧00

陈晨这场对抗赛的发展,预料之外地陷入了僵局

本来他这边穿刺武器,成功戳进对方车体内时,很多人还以为这场对抗赛很快会结束

毕竟从陈晨之前的几场对抗赛来看,只要完成对目标战车的穿刺,妥妥的瞬间结束对抗进程。

可这次的情况,明显不太好应付

之所以如此,主要还是对面江大的那辆战车,在动力系统方面,陈晨这边强劲太多

毕竟对方都能临时突破音障,进入陆行音速状态,可想动力系统方面肯定是陈晨这边战车优秀得多

像此时陈晨这边战车,虽然将穿刺武器戳进了对方车体内,但却仅限在了这一步

甚至,因为跟对方动力相处于劣势,以至陈晨这边跟吊在对方车体似的,楞是被对方拖来拖去。

其实主要也是因为陈晨这边,没有完成一击必杀

如果之前穿刺的那下,能够准确的破坏掉对方战车的几个主要系统,这时候也不至于这么麻烦。

当然,陈晨毕竟不知道对方车体内部结构布局,想准确的破坏掉对方主要几个系统,实在太难了一些。

战车轰鸣声在沉闷地响彻,双方战车此时如胶似漆地纠缠在一起。

唔,如胶似漆这个词用在这里,肿么感觉怪怪的00

堤坝路边,随着两辆战车的盘横,这时候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毕竟这次的对抗赛场地,是临时安排的,很难承受装甲战车对抗产生的压强、乃至破坏。

眼下双方对抗的地点,之所以停留在了堤坝,住要还是对面江大那位率先完成了抢攻,把双方对抗的地点,卡在了间位置。

然而

对面江大那位操作手的想法,虽然可以说是不错,但眼下的情况,却是有些偏差

哪怕对方一开始的时候,确实一度压着陈晨打

起码,当时的情况,看起来是这么个情况。

偏偏之后双方对抗的走向,却脱离对面江大那位选手、乃至大多数人的预料

相较而言,陈晨这边战车的整体性能,绝对是远远不如对方的

再加对面江大那边的战车,针对陈晨这边做出过一定的调整改变

对方战车内部结构、以及各系统方面先放一边不谈,单是对面战车前端的固定前铲坡度、以及长度,无疑是做出了很大程度的调整。

至于说对方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

肯定是为了堤防陈晨这边战车的压力穿刺!

毕竟陈晨这边战车的武器系统,确实属于在车身部的顶置武器

也只有这样,陈晨这边才能借以将对方战车铲起,好让穿刺组件对江大那边的战车,完成二次穿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