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三十三章(1 / 1)千纸鹤会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晨这次的对手、对面江大那位选手操作的车型,可以说跟去年大学生联赛时、江大那位选手操作的车型,几乎是如出一辙

其实这次对抗赛中,对面江大那位选手之所以一上来就选择强攻,起点无疑也是很大的原因。

对方大概也是在担心陈晨,再次将战场拖进水底,才会将战车强行按在堤坝上进行。

而对面江大的车型,虽然有别于传统防御型战车,但说到底也还就是防御型战车。

而这次的对抗赛刚一开局,对方果断地选择强攻,且一开始的是还明显留出巨大的优势,几欲将陈晨这边吊起来打,这无疑证明了对面江大那位选手,再战车操作水平上还是可以的。

不管对方如何的挣扎,都丝毫无法甩脱

不得不说,陈晨这边的车型,一旦能咬穿对方装甲,那真是如跗骨之蛆一样

就像眼下,对面江大那位选手,频频加速、乃至做着些机动动作,却丝毫无法将陈晨这边战车甩脱

也是基于这种原因,陈晨这边的优势才越来越多

毕竟对方试图摆脱眼下这种局面,就注定了要耗费更多的精神力才行。

堤坝上,战车沉闷的轰鸣声,在徘徊响彻,两方战车死死地胶着。

呼啸的风声,临着河岸,呼啸不断。

低沉的战车轰鸣声,在堤坝上徘徊响彻

两方战车,此时死死地纠缠在一起。

要知道压力、穿刺可是两词!

甚至,相比穿刺两个字,压力才是陈晨这边战车的最根本!

映衬着水岸边呼啸的风声,双方战车竟然一度陷入了僵持

临着河岸,呼啸的风声不断,吹起大片的尘杀

响彻着的轰鸣声中,对方行走系统在不停地发力,试图摆拖陈晨这边战车的锁定

沉闷的战车轰鸣声,乃至金属碰撞的刺耳摩擦,一度压过了江面上的风声、水浪声。

低沉的战车轰鸣声,在堤坝上徘徊响彻

两方战车,此时死死地纠缠在一起。

陈晨这边银灰色的战车,就像条捕获到猎物的毒蛇,獠牙彻底刺进了对方体内

甚至,此时他这边的战车锁住的江大那边,真就像个待宰割的羔羊一般

而陈晨这边的战车,却像蟒蛇勒紧了身体,在一点点发力,仿似下一刻就有可能将对方彻底勒死!

说起来,对面江大那位选手之前的选择,确实算是挺正确的

对方利用速度的优势,最快速的抢占先机,先一步与陈晨这边战车完成近身

甚至,对方一度不停爆打陈晨。

这种装甲战车组件,说到底只是实打实的教学级,还是教学级中的标配廉价货

倒不是说便宜没好货,而是……好货不便宜啊00

咳,陈晨其实也想要好的,可没办法啊,他又不是张子豪那样的狗大户。

像他这边战车上装配的动力系统,既然是低配玩意,可想而知又能有多强劲的动力。

既然动力不足,自然无法强推对方战车,更别说将对方顶到死角上!

说实话,陈晨这时候对张子豪那家伙,真是羡慕嫉妒恨!

无他,对方战车能够保证持续作战,在动力系统上,虽说不至于多强劲,但承载力绝对不低

至少,能够承受得住精神力进阶状态下的高爆发。

依靠陈晨这边战车的动力系统,根本就无法做到强推对方战车,不然哪至于这么麻烦。

利用精神力进阶状态,让动力系统超频负载工作就好了!

虽然利用那种方式的话,在根本上却无法改变动力系统渣渣的问题,但起码能临时令战车动力输出大幅提升。

然而利用精神力进阶状态,强行让动力系统进行超频负载确实可以,可到时候能不能干翻对面的战车,还是两说,而且就算干翻了对方,但之后呢!

之后啥?

动力系统强行超频过载了,肯定会爆机的!

一旦动力系统爆机了,陈晨就算赢下这场对抗,也会陷入个很尴尬的境地

那就是无动力系统可用!

没错!就是这么尴尬。

刺耳的金属摩擦声,不停地回荡响彻

堤坝上,双方战车角力在一切

陈晨这边战车虽然是在侧面刺穿的对方车体,在角度上占了先机,可这时候依然无法推动对方车体。

当然,也不是说完全无法推动

两辆战车的行走系统,碾压着路面,将路面碾压出条条裂痕,频频或前或横移

陈晨这边每每往前推动一点,对方战车都会强行将路线带得偏离。

毕竟双方战车在性能上,确实是江大那边战车更好一些

尤以对方的动力系统!

毕竟江大那边战车的新型动力系统,可是能够达到临时突破音障的地步,在动力上肯定是比陈晨这比强很多的。

这也得亏对方战车被陈晨在侧面刺穿了车体,不然全力发动起来,绝对能带着陈晨想前就前、想后就后,那才真就尴尬了00

可眼下这情况,陈晨这边武器系统刺进对方车体内,虽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方行动,但依然无法彻底将对方k击毁。

战车沉闷的轰鸣声,不断响彻。

相比较而言,陈晨这边战车的整体性能,绝对是远远不如对方的

再加上对面江大那边的战车,针对陈晨这边做出过一定的调整改变

对方战车内部结构、以及各系统方面先放一边不谈,单是对面战车前端的固定前铲坡度、以及长度上,无疑就是做出了很大程度的调整。

至于说对方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

肯定是为了堤防陈晨这边战车的压力穿刺!

毕竟陈晨这边战车的武器系统,确实属于在车身上部的顶置武器

说白了,在陈晨这边攻击时,确实利用穿刺组件自上朝下尽心压力穿刺

可作用力的问题,注定了陈晨这边战车前端下方,必然配备近乎贴地的前铲

也只有这样,陈晨这边才能借以将对方战车铲起,好让穿刺组件对江大那边的战车,完成二次穿刺。

说起来,对方应该也是看出了这点,将战车的前铲部分,竟然做出了一定程度的延伸。

而陈晨这边对江大那边战车,如果想进行穿刺攻击,必然需要用他这边战车的前铲,卡进对方战车底盘才可以

也只有这样,他这边才能借以让压力穿刺组件,在下压时完成穿刺攻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