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小和子觉得管家这件事情,慢慢地上手之后,便没有之前那么累了,处理完婚礼上的一切事宜之后,仿佛更轻松了。小和子也让芸梧悄悄地打听了一下下人们的态度的,根据芸梧所言,目前情况还好,都在她所能控制的范围之内。
还有一件事就是徐牧不值晚班的时候,她每天晚上睡前洗漱的时候都会拖时间,等徐牧睡着再上床,可她发现,这招对徐牧不行,所以每天晚上乘徐牧去书房,就早早洗漱睡觉,等他从书房回来的时候,她早已睡着了。
徐牧其实早已发现端倪了,每次回来看着熟睡的的小和子,有点无奈地摇摇头,每次睡的时候,他只能将小和子拉近自己的怀里,安慰安慰自己,一会想着自己必须要打破这种局面,一会又想着不能逼小和子太紧。
小和子早上起来和徐牧吃完早膳,见他吃完饭之后,还不走,“牧哥哥,时候不早了,你怎么还不去当差啊?这么晚去,这个月你的俸禄没了。”
“今天我休假,怎么你害怕下个月我向你交不了俸禄?”徐牧笑着问小和子。
小和子连忙摇摇头,“怎么会!那牧哥哥今天有什么打算吗?你不去找你的朋友吗?我以前见你和杜蘅走得近,可是这一个月以来,我就没见你和你的朋友出去过,不是在家里就是在当值。”
“当值是自身的责任,在家待着是自愿而为。”徐牧突然很正经地跟小和子说,“昨个,正则说要来,我都忙忘了,现在才想起来。”
“正则?”小和子觉得这个名字自己好像在那听到过,“牧哥哥的同僚吗?”
“嗯,是我的下属,纪将军的养子。”
“纪将军?哦,我想起来了,纪将军是不是有个女儿叫薇亦?”小和子一听徐牧说纪将军,便想起来了,那天在梁国公夫遇见薇亦时,她有提到正则这个名字的。自己在大婚那天短短地见了一面薇亦之后,就再也没见过了,不知道从梁国公府回去之后,薇亦的父母亲又没有责怪她,要教她骑马的这件事,小和子还记得呢。
“那我需要做什么吗?我赶紧让张管家多备一些酒菜吧。既然是你的下属,就应该好好款待,只是他一个人来吗?还有人要来吗?”
徐牧看着小和子变得紧张起来,“只有正则一个人来,你不用紧张,以前正则经常来徐府的,父亲也与纪将军交好的,所以我们与纪家来往还算密切的,父亲也把正则当成他的三儿子呢!”
“哦,事这样的啊。可是,为什么你我大婚后都快要一个月了,他怎么没来过,你的朋友也没来过。”
“我不让他们来的,怕他们打扰到你,要不是正则苦苦央求我,来看父亲,我不会让他来的。”
“打扰?牧哥哥你为了我,不交朋友了吗?那和儿的罪过可就大了,你的朋友眼里怎么看我,要是有人说我是母老虎,把你管着了,那我可不接受哦。”
“你管别人怎么说呢,我还挺希望和儿管着我呢,他们还没成家,这种乐趣,跟他们说了也是不懂的。”
小和子听了,不知道怎么回答了,她自知耍嘴皮子的功夫没有徐牧厉害,每次弄得哑口无言的人总是她,只希望假以时日,自己的战斗力增强。
(二)
小和子看着正则来的时候,居然带着薇亦。这要是以前,她肯定跑上去抱住薇亦,可府里上上下下这么人看着,尤其是徐牧,所以只能是薇亦开心地跑过来,一把就抱住她,“和姐姐。”
“好久不见薇亦,感觉薇亦长漂亮了。”小和子也抱住薇亦,轻轻地拍着薇亦的后背。
正则走上来,向小和子行礼,“大嫂好!”
“你就是正则吧!”
“是,大嫂。我给您带了点礼物,还希望您能喜欢。”正则将手里东西交给了小和子。
小和子见不好推辞,只好收下,道谢。
“和儿,你和薇亦先聊,我和正则先去找父亲。”
“好,那你们去吧。”
徐牧和正则走出院子后,他笑着跟正则说,“不错,没有忘带礼物。”
“和大嫂第一次见面自然要带点东西,能在嫂子眼里留下个好印象。”正则很得意的回答徐牧的话。
“所以,你这次打着父亲的由头,来给和儿送礼物的。不过,你这个干儿子,带了什么孝敬父亲啊?”徐牧拍了一下正则的肩旁。
正则想了一下,说道,“嗯,自然是我这个干儿子的一片孝心啊!这可是无价啊,不比您和小敄哥的差。”
小和子等着徐牧和正则走了之后,就带着薇亦到了自己的房间,顺便再让芸梧给薇亦备了一些好吃的糕点和茶水。
“和姐姐,我前几天就听正则哥要来徐府,我就跟过来了,父亲虽然管我管的严,但是我来徐府,他老人家是不会说什么的,他和徐伯伯是好友呢!上次,你在梁国公府的时候,我怎么也没想到和姐姐你居然会嫁给徐大哥。后来,我才知道你俩被太后赐婚了,所以,我知道杜蕴那天为什么那样说了。她原来是嫉妒你能嫁给徐大哥了。”
“对了,那天回去之后,纪夫人和将军有没有责怪你啊,都是我引起的,还让你挨了骂,我这心里有点过意不去。”小和子拉着薇亦的手问道。
“没有啊,我的父母亲都是通明之人,我向他们讲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他们就自然不会怪我,只不过父亲觉得我做事太鲁莽冲动,只是让我抄了几篇诗赋而已,和姐姐你不用担心的。眼下正好,我以后就可以随时来找你了,还有你没有忘要教我骑马的事情吧?”
“没忘,我怎敢忘了呢?”小和子笑着回应,“我想想,算一下日子,初四那天怎么样啊?初十的时候,二弟他们一家要来,我还有准备准备,初四刚刚好,薇亦觉得呢?”
“初四好呀,我回去跟父亲说一声,就说徐大哥带我们出去的,我父亲极喜欢徐大哥的,我那样说她一定会让我出去的。”
“好,我等会跟你徐大哥说一声,让他带我们去,薇亦,你平日里喜欢吃些什么,你告诉我,我让钱妈妈给你做。”
“好呀,不过和姐姐我爱吃的东西可多了,今天正则哥哥也来了,我就跟您说几样我和他同喜欢吃的吧!”
“嗯,这样也好。”
(三)
因为正则下午有事情,他俩吃过午膳后之后便离开了。小和子觉得薇亦他们一走,刚才热闹的一下子变得安静下来,有点不适应,她看了一眼徐牧,他喝了一口茶之后,手里把玩着茶杯。
“牧哥哥,下月初四你当值吗?”
“初四?”徐牧想了一下,“我那天有空,和儿怎么了?”
“就是我答应薇亦要教她骑马的,所以我打算初四的时候带她去,还有我已经好长时间没有看到飒杳了。”
“和儿,你记不记得上次冯明熠和杜蘅要咋俩赛马的那件事情?”徐牧若有所思地说。
“记得啊,就是那天明熠大哥将飒杳送给了我呢,不过我要和你比赛,毫无悬念,那我肯定输。”
“下次不如比一比,说不定和儿谦虚了呢!”
“我说的是实话,自己几斤几两还是清楚的。”小和子笑着说。
“和儿,我既然答应你,和你一起去马场,那你也答许我一件事情好不好?”
“牧哥哥,你说。”小和子感觉徐牧要说不好的事情。
“晚上再说吧!”
小和子心里想,什么事情非得要晚上说,可再仔细一想,她只明白徐牧指的是什么事情,一下子她的俩个耳朵都红了。“张管家告诉我,二弟一家要初十到京城来,牧哥哥你告诉我一些关于二弟和靖瑶的喜好什么的,我也好做准备。”小和子赶紧转移话题。
“他们初十才来,你不用这么早准备,你吩咐张管家就是了。”
“和儿觉得还是早做准备的好,我自己来显得有诚意呢!况且我是第一次见他们,要是做的不好,可就丢脸了,外人会说我这个大嫂的。”
“好好,你怎么想就去怎么做,我都支持你的。”
“我可不要牧哥哥口头上的支持的。”小和子笑着回应他。
“我是发自内心的要支持我的娘子的,和儿不信,要不要把我的心拿出来看看,它是不是真的了!”徐牧一边说,一边将小和子的手放在他心口的位置。
“我拿出了,可是放不进去了,你还是跟我讲讲他们的一些趣事吧。”小和子感觉到自己的心突然跳的很快。
“走,我们边走边说。”徐牧拉着她的手,走出了房门。
“小敄他不喜欢舞刀弄枪,自小聪明,很勤奋,读书,文章和书法都比我出色,宁朝人都说父亲的书法宁朝天下第一,其实小敄的书法比父亲的还要精彩,与那些以前的著名的大书法家相差无几。我记得那次小敄跟我这么说得,‘父亲的书法就排第一,我就牢牢地把第二占住,大哥勉强排个第六吧’,我就问他我为何只能排在第六啊,他回答道,‘这第三第四留给我的儿子和侄子的,第五就留给别人吧。’”
“和儿觉得二弟这个人很幽默啊。”
“嗯,父亲曾说小敄是天生的乐天派。小敄取得功名之后,一直在御史台做官,有一天他跟父亲说他想去京城以外的地方看看,父亲同意他后,他便向圣上请旨,圣上同意他,派他去了徽州当了清徐县的知县。”
“他在御史台的官衔是不是比清徐县的知县的官衔大呢。”小和子问道。
“嗯,小敄他对这个官衔好像并不在意,他当时跟父亲说的是要体验不同生活,不同的地方的风土人情。其实,让我最意外的是,他娶靖瑶一事。”
“靖瑶有什么特别之处吗?让你奇怪的。”小和子侧过身子问他。
“想来靖瑶肯定是一个厉害的姑娘,能把二弟收了。这小敄以前的朋友不是和尚就是道士,我和父亲一度担心他有一天会出家呢?结果,去了徽州半年,就给我写信,他遇见并喜欢上了一个姑娘,我可从他的那封信的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他对那个姑娘的喜欢。我当时给他回信问他,那个姑娘喜不喜欢他,姑娘的家里人可会同意将人家的姑娘嫁给他之类的话题。他看到我写的时候,便写信告诉父亲,说我浇灭了他追人家姑娘的希望,为此父亲还骂了我一顿。”
“嗯,听你这么说,我倒是觉得二弟越来越有意思了。”
“好戏还在后头呢,他突然写信,要我和父亲去徽州,说他已经做好娶那个姑娘的准备,说要让父亲去那个姑娘家提亲。父亲一听高兴的不得了,第二天早上向圣上告了假,下午我们就在去徽州的路上。”
“看来父亲当时也很着急啊!”小和子笑着对徐牧说。
“我和父亲赶了十天的路,到徽州清徐。父亲去了就要拉住小敄去那个姑娘家提亲,可当时小敄死活不去,还装起病来,我仔细一问才知道,有一次,他和那个姑娘在街上碰见了,可那个姑娘并没有理会他,他突然觉得那个姑娘可能并不喜欢他。父亲知道后,我记得满院追着他打,骂他没脑子,他自己没想清楚,还让他老人家白白地跑一趟。”
“看来二弟在那个姑娘面前不自信,能让这么优秀的二弟没来自信的姑娘,我倒是很想见一见啊。”
“父亲在徽州做了几天,他突然告诉二弟,如果二弟不娶到那个姑娘,他就不走,说走的时候跟圣上和他的朋友说了,这次来徽州就是给小敄办亲事的,如果没有完成的话,他的面子就没有了。”
“父亲对二弟下狠招了。”小和子笑着说。
“因为父亲在徽州那几天,打听过那个姑娘家的情况了,各方面都好,所以才那样吓唬小敄的。小敄也被突然严肃起来的父亲吓着了,鼓起他那勇气,借着公事的缘由,去了那个姑娘家,回来之后,小敄十开心地跳进来的,笑着跟我们说,靖瑶原来是在街上人多,怕别人说闲话,才和他没打招呼的,他更急的是居然让父亲第二天就去靖瑶家说亲事。”
“哈哈,看来父亲促成了一段好亲事。二弟遇见靖瑶,看来便是一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