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元日时节的京城异常热闹,从冯府回来之后,徐家这边的亲戚也都来拜访了,张管家跟她说,“少夫人,虽说老爷子不在京城,但是本家的亲戚应该来拜访一下的,眼下却只有一部分人来了。”
“这还只是一部分人?”小和子觉得自己都笑僵了,累瘫了,“没事张管家,可能他们想着父亲回来时再来拜访吧。”
小和子决定休息两天后,再上街看热闹,同时再去找一下念奴和师父。早些的时候,芸梧给她沏了壶茶,想着喝完之后,给阿爹阿娘写一封,再给徐牧写一封。给徐牧写的大部分都送不出去,但小和子愿意把此刻的思念用语言表达出来,想着他回来之后,再给他看也行。她写着的时候,芸梧从外面进来,“姑娘,杜家的那个大小姐来了,正在前厅呢!”
“杜蕴?”
“正是那位姑奶奶,不知道今天来干吗呢,不过看着像黄鼠狼给鸡拜年。”
小和子把信收了起来,站起来向外面走去,“走吧,到外面可不能这么说。”
(二)
“杜小姐今天怎么有空来寒舍呢?”小和子笑着走进前厅。
“我没事就不能来吗?”杜蕴放下茶杯,反问她。
“杜小姐来这里,我自然很高兴,我让张管家准备饭菜去了,父亲他们不在,我一定会好好招待您的。”
“饭菜就下次让徐大哥请我吃的,我今天过来只不过向你来着,想和你聊会天。”
小和子一听杜蕴说她怎么那么难受呢,感觉很是今天太阳的是从西边升起的一样,“杜小姐想同我聊些什么呢?”
“徐大哥应该还有一个月就会回来了。元日那天,我在冯府可看见了梅姐姐,想着跟你打声招呼的,可转眼你就不见了,不过,我那天在那里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呢!”杜蕴说完静静地看着小和子。
“愿闻其详。”
“当时站在我旁边的李夫人看着了梅姐姐说,你与冯贵妃长得很像呢,我又问哪里像?李夫人说你的身上有冯明姝的影子呢!不知道与贵妃娘娘长得相像这方面对于梅姐姐来说是不是个好消息呢?”
“是吗?那自然是我的荣幸了。”小和子心里在琢磨杜蘅到底想跟自己说什么,不过她观察自己说完这句之后,杜蘅的表情有了明显的变化。
“梅姐姐,我有一件事情很好奇,想问姐姐?”
“什么事?”
“姐姐你知道,我们宁朝为什么要跟先波打起来吗?”杜蘅看了一眼小和子,“我敢肯定徐大哥没有告诉你事情的真相。”
小和子心想的确,走得前两天自己最后一个知道的。
“还是我告诉你吧,这先波王以前是世子的时候在我们宁朝做过一年的人质,这期间遇上冯明姝便让圣上请求赐婚的,可当时冯明姝却选择进宫服侍圣上,这赐婚的事情就不了了之了,可这先波王倒是把这件事情记在心里了,今年先波侵占白绪,攻打璥州之前就派人与朝廷提议,如果将冯明姝作为和亲公主嫁到先波,他先波就将白绪划分给宁朝。”
小和子认真地听着,回想起那天在城楼上与冯明姝见面的场景。
“圣上其实一直在犹豫,听我哥说冯相当时联合朝中的多为大臣成为主战派,包括徐大哥,最后圣上只能派兵去璥州,而且点名让徐大哥做前锋大将的。”杜蕴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梅姐姐,知道我为什么要说这个吗?”
“杜小姐请讲。”
“其实,冯明姝之前与徐大哥快要到谈婚论嫁的地步呢,可惜冯明姝最终选择的是金碧辉煌的宫殿,而不是你刚才所说的寒舍。之前那个先波的世子在京城的时候与徐大哥一直在一起的,我听别人说,先波王为了冯明姝与徐大哥割袍断义的。不知道徐大哥那段时间徐大哥是怎么渡过的,如果我是徐大哥的话,一定会很难过吧,从此与相爱的人被一道厚重的围墙,被世俗的尊卑给挡住了。”杜蘅说完之后看着小和子,在等她的回答。
小和子感觉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天不老,情难绝。都是痴情人。”
“梅姐姐,你知道吗?当李夫人说你像冯明姝的时候,我不信,又问了好几个夫人,当他们都认为的时候,我不得不信了,我其实很羡慕你的,能够陪在徐大哥的身边,不管他把你当作谁的,从我懂事以来,我一直想做徐大哥的妻子的,可这个梦想最终破灭了,我也想明白了,同时也释怀了。”她从站起来,“该说的我都说了,我就先走了,你先忙吧,打扰你了。”
(三)
小和子不知道怎样回到别亦院的,坐到门前的台阶上,抱住自己,心里不断问自己,“他是因为我身上有冯明姝的影子才喜欢我的吗?”
她回想起往昔的那些画面,应该只是她像那个人,他才会注意到自己,才会在自己在为和亲公主时,会娶她。
那冯明姝呢?当初在宫里见面的时候,问自己有没有见过徐牧,她是不是知道了自己只是她的一个替代品呢?她应该是故意将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和亲公主的名单上,如果当初自己去和亲,冯相在朝廷里有多了延济的支持,她不仅在宫里多了一份荣誉,地位又会胜人一等,而且又能明白徐牧的心意,当她看到徐如修进宫向太后请求为自己与徐牧赐婚的时候,她应该很高兴吧,原来自己一直在徐牧的心里。
那冯明熠呢?一步步地把自己往徐牧身边带,自己想来应该不怪他的,一开始在别亭就告诉她了,以后会利用她的。
芸梧进到院里看见小和子坐在台阶上,“姑娘,这外面这么冷,赶紧回屋里”。
“好,芸梧你拉我一下吧,我自己站不起来了”。
回到屋里,芸梧往火炉里加了炭火,“姑娘,前几天你还跟我说,您身上冷,今天怎么在院子里坐了那么长时间,我刚才看见想起来当初落梅院冬天你在院子发呆,当时我觉得这位从凉州来的姑娘,竟然不怕冷。”
“我不是在院子发呆,我在看院子里梅。”小和子搓着手,哈了口气。
“我觉得您是越来越怕冷了,赶明我叫大夫给您看看,调理一下身体。”
“嗯”。
芸梧觉得小和子气色不太好,眼睛红了好像哭过了,“姑娘,今天那杜小姐欺负您了吗?你怎么了脸色这么差。”
“没有,脸色差可能是刚才自己在外面冻的。”
“没有就好,对了,姑娘,刚才薇亦小姐差人来问,您要不要给姑爷寄信呢?他们明天会送到璥州去。”芸梧想跟姑娘谈及姑爷她会高兴一点。
“不是,还有一个月就回来了吗?你等会去一趟纪府,告诉薇亦,这次我就不寄了,麻烦她了。”
“好,我等会就去说。”芸梧自己感到有点奇怪,她自己看见了姑娘已经给姑爷写好信了,为何又不寄了。
“好,姑娘我知道了,您先休息,有事情叫我”,芸梧退出去关上门。
小和子等到把手烤暖和了,拿出了给徐牧写的信,一张一张的扔进火炉里,看着它们化为灰烬,
(四)
与先波的战事结束之后,徐牧空闲的时间就多了,营里放假的时候,正则拉着他去璥州城内闲逛。
“徐大哥,我听说父亲说,以前这璥州城里可热闹了,眼下那样的繁华的场景已经不在了。”
“战事过后,总要给这里百姓喘气的机会的,给宁朝,白绪,先波的的商人一个适应期,我想这个适应期应该不会长的,一段时间后璥州会恢复往日的繁华,而且这里的百姓在经历了这场战斗之后,会变得比以前更强大繁盛的,或许璥州会比以前更好的。”
“徐大哥你说的有道理,不过我觉得还要看这璥州的父母官,怎样管理璥州了,如果这刺史大人脑袋一愣,不会管理,这璥州以前的荣华很难回去的,有可能会更萧条的。”
天黑之后,两个人便回了营帐里,回去之后两人正打算吃饭,外面的士兵进来,给正则几封信,“晓利这里面怎么没有徐将的家信呢?”
徐牧闻声到这边来。
“我再三确认过了,这里面没有徐将的家信,不过有从白绪寄来的信。”
“好,我知道了,你下去吧。”徐牧从正则的手里拿回从白绪寄来的信。
“徐大哥,我知道了,大嫂可能是因为你还有二是几天就回去了,就没写,可能正在家里眼巴巴地盼望着你呢!”正则觉得他从徐大哥的眼里看到了一瞬间的失落。
徐牧没有回答正则的话,坐下来拆开那封没有署名的信。
“今天我听有人说牧兄结婚了,所以其实想跟你道喜的,可见牧兄从她那里走出来了,前几天我在火光中匆匆地看了你一眼,你可比以往帅多了。
不过还想告知牧兄一声,我是不会放弃的,你忘了,并不代表我徐晖里忘了。
我能不忘是因为,让她一直提醒我,那天我的一个决定失去了我的挚友。”
徐牧看到徐晖里,就知道是谁了,他将信封扔进了旁边的火炉了,闭上眼想着五年前,与先波的世子将晖里简相处的一年的时光。当父亲把世子介绍给他,与他相处一段时间后,他感觉遇到这辈子的知己,不过后来晖里告诉他非常喜欢明姝,然后进宫向圣上请求赐婚的,一段时间后,明姝进宫就服侍圣上,成了昭仪。一时间失去两个人对自己来说非常重要的人,他变的消沉,徐如修看他如此便将他送去了边关的西域都护府。
对于徐牧来说,三年在边关沙场上残酷的考验,他已经释怀了,尤其是听到明姝是自愿进宫的那一刻心里的愤懑,便跟随风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