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王国的王都建立在卡库凯奇湖西畔。
几百年前,卡库凯奇湖原本是一条河流,横穿当时还是中央龙之国的王都。
人类王国攻打中央王都时,五名圣贤魔法师用终极核击魔法将半座王都轰飞,卡库凯奇河的河水灌注入核击魔法造成的大坑,就形成了一个湖泊。
人类在剩余的半座王都建立起新的人类王都,并把卡库凯奇河改道为护城河,与卡库凯奇湖作为然的屏障,环绕着中央王都。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王都的面积早已不受护城河禁锢,向着西方扩张了好几倍。原本的护城河卡库凯奇河再次成为王都内的河。
现在,沿着河建立的旧城区城墙依然高高耸立。并加高到之前的两倍。而中央王都的外层又修建了新的城墙。
这样,算上国王的城堡的一层城墙,中央王都被三圈城墙包围,而外城、旧城和国王城堡则构成三个嵌套的偏心圆。
在三个偏心圆的圆心所在的直线上,是中央王都最宽的街道光之大道。据,这条大道横跨整个大陆直通魔王城下,是光之勇者远征魔王城的必经之路。
因为是王都最宽的大道,光之大道穿过的城门,也成为了中央王都最繁忙的城门。
每早上,城门外都排起长队,进入中央王都的平民们都要挨个在门口出示通行证通过,骑士团会检查入城者的通行证,还要抽查商贩的马车。
大道还为贵族们预留了一条快速通道。可以不用检查快速进入王都。
此时,一名贵族正坐在自己寒酸的马车上慢悠悠地在贵族通道上前进。
中央王都有很多这样的没落贵族,他们的爷爷或者父亲挥霍光了家产,到他们这一代除了贵族的名头一无是处,但是在进入王都时都要拿拿架子,体现他们与平民地位的差距。
贵族的马车虽然已经破旧不堪,也只有一匹瘦弱的老马拉着原本双驾的马车,但是贵族依然摆出趾高气扬的态度,手里还拿着一杯红酒。
等到这个马车慢悠悠地来到城门前,原本能长驱直入,但是卫兵却拦住了马车,并示意马车赶紧靠边停下。
贵族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他探出头想向卫兵抱怨时,卫兵示意他赶紧把头缩回去。
正当他还在发愣时,背后一阵马蹄嘚嘚声响起,一个青年女子骑着骏马呼啸着从贵族身边疾奔而过,带起的劲风把贵族的红酒都弄洒了。
贵族正想破口大骂,看到那个青年女子披风上的纹章后,立刻乖乖认怂。
那个纹章中央一把光之剑,两边是格里芬和曼提柯尔。
这是光之禁军的纹章。
光之禁军是直属光之勇者王的军队,是中央王国最强精锐。
这支军队现在驻扎在魔王城边,是中央王国对魔王国的第一道防线,军队的入选标准十分简单成为英杰。
王国骑士团虽然与光之禁军同为王国正规军,但是王国骑士平均等级只有60级,王都的精锐戍卫队也只有100级左右。
跟平均等级220级的光之禁军根本没法比。
这是精锐中的精锐。
相应的,也是贵族中的贵族。
因为是勇者王的心腹,所以别是外城门,光之禁军的骑士甚至可以蛮横地骑马直入勇者王的城堡而不必下马。
马上这名青年女骑士,名叫芬娜沃特考布莱斯,她年仅24岁,原本也只是名贵族,但是16岁就加入骑士团,并被发掘出剑术赋。然后调入光之禁军的预备军团,送往魔王城边戍卫。
芬娜20岁时,就已经成为了英杰,正式成为了光之禁军的一名格里芬骑士。
只是现在,她不得不离开光之禁军。
因为风盾行省的领主皮尔斯作了大死连累了整个家族,领主之位空缺了出来。
而芬娜前不久在防御魔族突袭时立了大功,所以被封为女伯爵,成为了风盾行省的新领主。
由于立下的功劳,芬娜虽然离开了光之禁军,但是可以保留光之禁军的徽章和铠甲,作为她的荣誉证明。
今,她是来王都接受封爵的。
她策马直奔旧城区,来到了一处贵族宅邸前。
这是芬娜的未婚夫艾奇迪亚巴特朗顿的家。
婚约是幼年时定下的,迪亚巴特家虽然也不是什么大贵族,但是比起芬娜娘家沃特家要强不少。
芬娜身材高挑,长得还算美丽,但是右脸上有一道很长的疤痕。因为这个疤痕,原本迪亚巴特家都要与沃特家解除婚约了。
但是传出芬娜会被封女伯爵的消息之后,迪亚巴特家的态度立刻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未婚夫艾奇开始反过来舔芬娜。
为了这次封爵仪式,迪亚巴特家还专门把芬娜的父母从城外接到了旧城区的大宅里。所以芬娜一回到王都,就先来到了未婚夫家。
她一进宅邸,迎面就走来了一脸谄媚的艾奇。
让艾奇吻手的时候,芬娜一脸嫌弃,对于接下来吻脸的请求,她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对于这名纨绔的行径,芬娜略有耳闻,据这个未婚夫年纪轻轻就得了花柳病。
不想跟迪亚巴特家闹僵只是因为迪亚巴特家还有诸多产业,家底还是很厚的,与迪亚巴特家联姻后可以补贴一下自己的娘家。
贵族之间为了联姻,随便结个婚,挂个夫妻之名各玩各的大有人在,芬娜也准备走上这条道路。
现在芬娜是女伯爵,对方却连个男爵名头都没樱她完全有底气这么做。
第二就是封爵的日子,一大早芬娜舍去一直穿着的戎装,改穿迪亚巴特家为她准备的华服。
侍女为她化妆时,想要用厚厚的粉盖住芬娜脸上的疤痕,却被芬娜拒绝了。
“这是为王国立功的勋章,不必抹掉。”
侍女却劝道:“夫人,您要去见优希亚国王,这样能行吗?”
芬娜闻言愣了一下。
起这个年轻时曾经与自己有一面之缘的国王陛下,她脸上难掩一丝红晕。
“好,用粉盖一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