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0章大战在即(1 / 1)五鼎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七人的三日夸官,可算是赚足了全城百姓的眼光。高头白马,全身披彩,凡大明治下,人人见之躬身避让,哪怕是二品尚书亦然。

因为他们是赵谌钦点,三日之内有此殊荣。也正因为种种各样殊荣,也导致大明出现了另外一种事情。

那就是——捉婿。

有些人看到了潜力股,知道这些新科进士,他日必会被赵谌重用。

七人在三日夸官完了之后,便在蜕凡楼联合摆了一个烧尾宴。

“烧尾”,取其“神龙烧尾,直上青云之欹意”。

该含义出自“鱼跃龙门”的传说。

相传中古时期,每年春季,水中鲤鱼溯水而上,欲游过龙门,然而龙门水急,鱼屡屡被冲击下去。当鲤鱼经多次逆游仍不能过龙门时,将游进改为跳跃,迎惊涛,劈骇浪,一跃上龙门。

此时,鲤鱼必遭雷电袭击,尾巴被烧掉,从而,变为真龙。

可见,“烧尾”之含义颇深。

七人本来打算宴请的只是昔日好友,与同考好友的。

怎知城中世家,还有许些官员,早就等候多时,于是一场烧尾宴,变得空前盛大。

第二日一朝,三人便去了吏部,至正阳门而入,经棋盘街后,在大明门前拐了弯向东,再拐弯向北就是六部衙门的官衙了。吏部官衙北挨宗人府,南挨户部。

吏部门吏见收到七人名刺躬身行礼。名刺又名名帖,是拜访之时必带之物,也算是名片的前身。

门吏带着七人直入文选清吏司,简称文选司。乃吏部四司之一,掌理官吏班秩迁除,平均铨法。吏部事物繁琐,非重要岗位,吏部尚书基本上不会过问。

故而门吏便没有带着几人去拜见顾宗华,而是直入文选司。

七人入了文选司之后,见到文选司郎中曹用,之后急忙见礼:“见过正郎!”正郎即文选司郎中别称。

曹勇见到七人也显得非常高兴,于是笑着说道:“新科进士来了,快请,快请!”

几人寒暄了一番之后,曹勇说道:“君上依然吩咐与我,文科状元、榜眼、探花三人授翰林院庶吉士,借七品袍带,入六部观政,武科状元、榜眼二人授备武郎,借七品袍带,入兵营学习!

墨染、黄钟授从九品工部营缮所所丞。”

赵谌倒是没给几人重要岗位,连三鼎甲都是挂名人员,文科三鼎甲挂在翰林院,无品级然后到六部观政。武科三鼎甲二人,挂在武备学堂,连官称都是赵谌现造的,同样无品级,去兵营熬资历。

只有两个专业人士,赵谌倒是给了官,不过也没有什么大力简拔,先到工部进行历练。

几人自然没话好说,毕竟他们新人而已,而各个衙门,哪个不是跟着赵谌从龙之臣?最不济也是有着归降之功。

而他们不但修为不济,资历又浅,哪里敢置喙赵谌主张。

“谢君上隆恩!”

之后三人登记官牒,履历,还领了官服。

官员官服有朝服、公服、常服等等,而且作用不一,最经常穿的还是公服和常服。

朝服即凡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颁诏、开读、进表、所穿,以梁冠上的梁数区别品位高低。

公服即每日早晚朝奏事及侍班、谢恩、见辞及在外武官每日公座。

常服即官员每日常朝视事之时所穿。

这下七人算是真正授官了,领了朝服之后,众人又转向从尚宝司领取官员牙牌。

这官员牙牌,只有京官才有,朝参时通过宫禁所配。

牙牌上会刻有字号,“文官以文字、武官以武字、教坊官以乐字、入内宫以宫字”。

真可谓侯门似海,大内森严,“无牌不许擅人”,宫廷门卫认牌不认人。

牙牌正面刻有各人官职、名讳,背面则是统一格式,刻写‘朝参官携带此牌,无牌者依律论罪,借者及借于者罪同,出京不用’二十六字。

至此他们才算是真的京官,当然至于这个分量吗,还有待商榷,不过没人小看。

总不可能赵谌废那么大力气搞科举,就是找几个人当玩偶吧。

这七人绕着皇城,办理入职手续,而此时奉天殿却是重量着国事。

“锦衣卫来报,伪朝大将军率八十万兵马,再次讨伐大明,想来不久之后即将抵达疆境,列位臣公有何教寡人?”赵谌身穿青色常服,头戴翼善冠,坐在殿上询问诸人。

赵谌在今天早晨收到陆炳送来的情报,燕国大将军张玢,率领八十万兵马过境。

赵谌将全城的修士集在一起,也不过就四五十万而已,更何况不能这么做,面对八十万大军还是很吃力的。

当然这八十万的质量还是有待商榷的,里面有多少凡身期以下的久不好说了。

而且京营是什么玩意儿众所周知,都是一些老爷兵,少爷兵而已。这些将士自从燕国开国以后,基本就没有上过战场,见过血肉的。

最近一次还是上次,赵彬发动政变,不过参与的人数也就几千人左右而已。

不过话说回来,老爷兵归老爷兵,但是修为终归还是在哪,战术上可以藐视,战略可就不可以了。

有道是骄兵必败!

“启禀君上,臣愿提本部兵马击溃来敌,酒囊饭袋之徒,莫说八十万,就是八百万,也不够我大明儿郎杀之!”

一听有敌来袭,李嗣业当即站出朝班,手持朝笏躬身说道。

说实在的,他还真就没有把对方几十万兵马放在眼里。他可是在历史上率领两三万人,就敢深入敌国七百余里的陌刀神将。

而论人多?人多就可以必胜?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多了去了。

而且他也不认为,燕国大将军张玢之流,真的可以掌控八十万大军,不过是凭借着各人修为强压罢了。

一旦凿开一个口子,敌军自然风崩瓦解,那可时候抓八十万人,可比抓八十万只猪都容易。

“李卿武勇过人,实乃寡人之福,即命李嗣业为先锋大都督,率领本部人马,为大军前锋,寡人亲征伪朝,户部负责调集粮草辎重,兵部尚书、翰林院学士等随驾。

所有公务由内阁大学士与诸臣商议批蓝,司礼监秉笔高力士批红,要务当由通政司呈报……”赵谌知道李嗣业或者戚继光二人之中,有一人必然会跳出来请命,毕竟他们新来,急需功劳来增加威望。

不过赵谌另有考虑,赵谌必须要赢个,漂漂亮亮的仗。一来国朝初创,要给治下之民一点信心,二来也唯恐李嗣业,会出什么差错,他去到前线好提防着点。

“遵旨!”赵谌的将所有的权利,集中在自己手上,自然也就没人反对。

六科给事中和台宪官准备劝谏,不过一想这一战事关重大,赵谌又是在后军,也就没有在谏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