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公公看人都齐了,展开手上黄色卷轴,念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吏部侍郎解景中查奸除恶,忠心为国,特赏赐金牌一枚。
经皇上考查,吏部侍郎之子解文朝,虽科考未取前三,却乐善好施,尊师重道。现长安县令官位空缺,特授解文朝九品县令官服,紫檀惊堂木,即日任职。
钦此!”
小公公看着呆愣的父子俩,提醒道:“两位大人,接旨吧。”
二人回过神来,立即接了旨。
解景中没有想到,就因为这次的事情,自己便要飞黄腾达了!不仅儿子得了官职,他还有了一个金牌。
金牌是什么?
拿出金牌如皇上亲临!
关键时刻还能保命的东西啊!
不过他也明白,皇上给了他这个金牌可能有一部分沈先生的原因,为了让他能更好保护沈先生。
解文朝现在也同样是很震惊,自己怎么突然得了个官职?
虽然是九品,但也是官啊!和他同期考试取的解元的都没得到官位。
两个父子此时已经呆愣在原地,忘记了正常的流程。
这时候,当家主母的眼力见就体现出来了。
就即使她再怎么兴奋,再怎么为了丈夫和儿子高兴,也忘不了打点的事情。
她上前照顾着小公公,递过去了一个大大的荷包,顺便客套了两句。
那小公公也没将父子二人的失礼放在心上。毕竟,说到底他也就是个传话的公公,可人家是当官的。而且有钱拿不就得了,在乎那么多干什么?
待宫中宣旨的人离开后,解家几位能主事的聚在一起开了个家庭会议。
当然,这次也加上了解文朝,因为他也是家中为数不多的有官职的了呀。
“家主,这皇帝为什么突然奖赏?”家中一长老问道。
解文朝端坐着听家中长辈们讲话。
虽说是家中嫡子,但也是第一次参加这种会,很是紧张。尤其是…他现在还是这次会议的主角之一。
解景中皱着眉头,思考到底要不要说沈先生的事情,这一想就想了很久。
在座的也不敢打扰,他们知道家主这时候肯定在思考大事。
过了差不多半柱香的时间,解景中终于想清楚了其中的利弊,打算把这件事情从头到尾讲一遍。
“各位听我说,事情是这样的…”
解景元把第一次的秘密圣旨到今日分赏赐这段过程,完完整整的说了一遍。然后,又把自己对沈先生的了解,和有关他的所见所闻也交代了一下。
在座的长老都感叹道:真的是谣言不可信啊。
谁能想到长安沈魔王,竟然有如此大才,而且还能忍气吞声隐藏十几年。
又有谁能想到他入了皇上的眼,连这次解家的发达都是与他有关。
“家主,听您这么说的话,咱们解家未来的发展岂不是要靠着这个沈先生?”
解景中扶额,他总觉得进入了一个大坑。
这时另一个长老发话了,他表达出了不同的想法:
“全部绑在沈先生的身上是不可能的,我想皇上只是让我们扶持沈先生,以后我们解家真正的发展还是得靠自己。”
“我也是这么想的。文朝虽然只是个九品官,但却是咱们解家现在最有可能往上冲的。”
“.....”
解景中听着长老们的的各种想法,最后终于定了板。
“沈先生那边我会密切关注,你们如果听到什么风吹草动的也要及时汇报给我。
至于文朝,这新上任的官最难当。你既是父母官,就要公正判案,不许受贿,一切为了百姓。
三长老,就麻烦您跟在小儿身边吧。文朝你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就多问问三长老。”
三长老微笑着点点头。
他并没有意见,反而是很欣喜的。其实这父母官是最有意思的,与百姓打交道,纷乱复杂的案件都会有。
解文朝就不这么感觉了,他现在身上好像有千斤重。
在他脸色不断变化的时候,解家这次的家庭会议也接近了尾声。
解景中早就注意到了他儿子的神色,走到了解文朝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放轻松,你绝对有能力当这个县令。”
解文朝看了看父亲,像是决定了什么,狠狠的点了个头。
三长老也笑眯眯的凑了过来:“来,文朝,快将这官服穿上给我瞧瞧。”
这句话让解文朝的顾虑一下子消散了。
一下午,解家都是一片欢声笑语。
.........
一个御林军单膝跪在公孙玄烨面前禀道:“皇上,陆刚明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