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五章 巨大的误会(1 / 1)孙山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霍根捂着鲜血淋漓的伤口,总算想起来了。

三年零四个月前,正是他病情最严重的时候,在局里将手上未完的事,安排下去。这时双鸭山营地,报上来了,一起刚刚发生的少年失踪案。

当时他视力已经严重受损,心情也跌落谷底。他在连案情也没有听完,一个警队队长公务繁忙,是不可能处理所有案子的。

那时的霍根已经在安排入院检查了,就让手上警员去负责这起案件,自己专心治病去了。再之后,他离开警队,这件事跟他再也没有关联。。

于情于理,霍根都不觉得自己有什么责任。

“这事跟我关系不大吧,我是刑侦大队的大队长,手上管了上百号警员。不是什么案子,都归我负责的,而且当时我脑瘤发作,已经处在失明边缘了。”

霍根耐心地解释完,又说:“对你们孩子的遭遇,我深感同情。可这案子我没有正式接手过。”

“放屁!我们托了很多关系,才把案子转到你那里的。大家都说你是神探,只要你插手,我们孩子就能找到。可你接警之后,拖了两三天才处理,让我们家小明,错过了最佳的救援时间!”

胖妇女仍旧很愤怒。

霍根又仔细回忆了一下,当时事发的经过。

也得亏他记性力强横,一桩三年前偶然发生的小事,也能想起细节。

霍根说道:“这中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这案子是李立告诉我的,说让我给分析一下。我都在办住院手续了,就说你们一组自己开个会先讨论,集中警力一定要找到人。后来,他再也没找过我。至始至终,我连你们孩子叫什么都不知道!”

中年男子皱着眉,半天没有说话。

但是他的妻子,继续说着:“我们托的就是李警官,一直拖到四天之后,警方才展开搜寻,可孩子到……到现在也没有找到。要是……要是早两天,你肯接这案子,情况就不一样了。”

胖妇人提到亡子,眼泪像拧开水龙头一样,往外流着。

霍根皱着眉,怎么会拖到四天之后再救人呢?无论有没有托过关系,这种案子应该第一时间施救的啊。

他决定还是先稳住夫妻二人,继续解道释:“我当时已经在安排住院治疗,你们想想吧,宁康市一年要发生多少案子。警队队长能事无巨细全部过问吗?可能李立觉得有愧所托,含糊其辞造成了你们的误会!”

霍根捂着仍在出血的小腹:“不管怎么说,先给我止住血!不然你俩就成杀人犯了,电视机柜子里有药箱。”

胖妇人询问地望了一眼丈夫,中年男人点点头。

她这才跑到电视柜,那取来了绷带和止血的药。

也得亏是霍根家里,一般人根本不会备这些东西。

霍根的伤口很深,包扎并不能止住血。

他摸了摸仍在出血的小腹:“送我去医院,你们这两个糊涂蛋!”

两人面面相觑,伤的这么重,把他弄医院去。万一人救不过来死了,他俩也得跟着坐牢。而且就算救过来了,蓄意伤害,谋杀未遂,这可是前警队队长,想怎么料理他们这样的平头百姓,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霍根听到他俩不言语,就知道肯定又在想什么了。

赶紧说道:“先救我,我保证给你们把案子查清楚,你家孩子不是一个去双鹅山的吧?别人怎么没事?就他一个人好端端的失踪,里面肯定有隐情的!”

夫妻俩耳语了一阵,最后还是决定先救人。

本来霍根就是因为误会才被他们伤害的,承担应有后果也是理所当然的。

他们解开了鹿耳瓶的绳子,又报了120。鹿耳瓶重新做了止血措施。

在等待救护车来的时候,他们把自身的情况和当时案发的详情告诉了霍根。

中年男人今年五十岁,叫杨茂德,原来是市纺织厂工人,下岗后找了个保安的工作。女的叫潘金凤,四十四岁,是个环卫工人。

两人文化水平不够,都是小学毕业,经人介绍认识的。杨茂德打了二十六年光棍,结婚第一年就生了个大胖小子,自然含嘴里怕化了,捧手里怕摔着了。

小男孩叫杨虎子,聪明伶俐,把两人的优点都继承了。长的眉清目秀,又聪明伶俐。成绩一直是班上前几名的。

出事那年,才二十岁,刚上大学。因五一节放小长假,他跟探险社的几个同学约着去双鹅山,野营几天。

对于儿子极其溺爱的两人,自然同意了。

去玩的头两天,杨虎子还会跟父母打电话报平安,但第三天,他的手机就打不通了。杨茂德夫妻以为手机没电或者坏了,也没在意。

可第二天傍晚,他们就接到了噩耗。

双鹅山所在的景区派出所打来了电话,说杨虎子在溶洞里,三十二米深的地底湖里失踪了。几个同学陆续都回来了,就他一个人在洞里。

景区警力有限,已经呼叫增援了。

警察在电话里含糊其词,似乎事情另有隐情。

杨茂德夫妻想到了儿子第二天打电话时,曾经提到跟其中一名同去的男生打过一架。夫妻俩越想越不对,赶紧托了几层关系,想走走警队的后门。

托的这人正是李立,跟他们是个远方亲戚。李立为了在亲戚面前,露头找到了警队最高领导霍根。

因双鹅山地处偏远,搜救困难。溶洞里地况复杂,能见度低,湖水又深达三十多米。只有专业的救援队和专业的设备才能施救。

一来二去,才在魔都找来了有救援条件的救援队,这一耽误就是要命的四天。

救援人员开始只有十人,最后增加到三十人,二百人。

但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杨虎子仍旧没有找到。三个月后,救援队放弃了费时费力的搜索。自此杨虎子的下落也成了一个谜。

因救援队队员一句无心的话:“如果早几天过来,可能人就找到了。”

这对文化水平不高的夫妻,便迁怒于时任警队队长的霍根。

认为当时,托关系找到他,他要是肯卖面子,肯负责点,第一时间联系救援队,说不定孩子就找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