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大山崛起第181章 就地务工,产业升级(1 / 1)无必勿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在想来,村从山上搬到山下建成这样现代化的小区,就像一场梦一样,当高旗回头看看那些记录工程进度的照片和视频的时候,发现这是一个奇迹,在整个改革开放建设乃至脱贫攻坚战斗的过程中,这或许算个不起眼的小奇迹,但在高旗和村、镇里的人看来,这简直就是开天辟地的奇迹。

认为这是奇迹的不止是高旗和镇里的人,认为这是奇迹的还有投资商和工程项目方,他们干过不少城市的大工程,高楼、城市小区、城市市政工程,他们都干过,新村小区和这个比起来,简直是一个迷你工程,八个月的工期也不是什么持久战,毕竟这是大家都急着入住的房子,所以在工程进度安排上很紧凑。

但即便工期如此紧凑,工程还是提前一个月十五天,这是工程项目部和投资商完全没有意料到的,实际上在一开始开垦和打地基的时候,工程进度还稍微有些延后。

但自从地基打好之后,工程进度就一直在加速,工程监理和上级领导一度认为这种加速不正常,所以还派了人过来检查,发现工程质量一切正常,各方面都是高标准,这才放心。

当小区的楼房逐一封顶之后,工程的施工速度又进一步加速了,这时候,有不少乡亲选择晚上加班加点工作,这是工程速度加速的主要原因。当看着自己房子一天天像模像样的时候,大家几乎是奋战无休了,这时候大家茶余饭后的讨论都是自己的房子,那一时期,高旗跟着乡亲们一起了解了不少建房和装修上的事情。

新村小区道路已经完成了硬化,绿化工程也已经结束,从高旗站着的这个角度看过去,会有一种独特的感觉,大山和城市小区的结合,有一种和谐的美感。

在夕阳下,热浪依旧,明天早些时候,镇里工程指挥部的活动用房将会拆除,这是最后一批拆除的活动房,所有村的人现在都已经住进了新家,由于是统一简单装修,所以大家都在小区设施没有完全做好之前住进了自己的新家,之前买的空调,也一并跟着搬了进去。

工程项目部也将会在下个星期拆除,这意味着小区将会进入竣工状态,相应的配套设施也将会跟着进来了,现在小区的物业部门已经正式成立,员工是来自镇里的居民,物业部门创造了三十五人的就业岗位,也算是一个好事。

夕阳之下,有人走向食堂,有人选择在家做饭,村里食堂是村里的集体经营项目,生意很好,这个食堂又吸收了一部分的就业这个食堂是玉应投资搞的,在工程项目之外,现在的玉应已经具备了开店的能力。

先给别人干,攒够了资本之后就自己干,这是玉应告诉高旗的简单道理,现在她算是实现了自己的想法。

高旗没有做过完整的统计,他粗略的估计现在新小区的各个项目已经创造了七十多个就业岗位。

现在高旗只要有空,他都会去小区的食堂吃饭,每次吃饭看着眼前这个小区,都会有不同的感触。

这时候已经有不少的乡亲开始买家具入户,这段时间以来,每个月固定的工资收入让大家的钱包鼓了,大很喜欢这种不看天吃饭的日子,如此说来,把乡亲变成企业员工是一个很好的路子,当然,这有一个前提。

高旗自己称之为“就地务工,产业升级”,在新开工建设这段时间,他思考,如果全部贫困乡镇居民都到城市务工,实际上脱贫问题,将会跟着解决,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城市无法无休止容纳外来人口,更为重要的是背井离乡的生活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

高旗认为,现在村正在做的这些算是一个小小的尝试。

高旗经过这段时间的思考之后认为,如果在乡村就能形成产业,让乡亲就地就能有就业,有稳定的收入,这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致富路子,当养殖、种植项目遇到障碍的时候,这种称谓企业员工的模式,或许风险和难度要比自己经营农业项目要好。

当积累到一定一定程度之后慢慢实现产业升级,之前打造直播网红圣地算是成功的,即便现在这个产业已经慢慢的在消退,但镇里的很多设施都因为建设直播网红圣地而得到了发展,而且很多镇里的居民已经因此而致富,现在镇里出了玉应这样的网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小高,来食堂吃饭啦?”村委会谭书记说着,坐在了朴京身边。

“谭书记,这么巧,最近不在家做饭啦?”

“食堂好吃,便宜,懒得自己做了,小高不吃单位食堂,来咱们小区吃饭啦?”

“我也觉得好吃,所以喜欢来换换口味。”

这时候运着刻有新村的景观石的卡车正好路过食堂,也许是因为这块县政府捐的石头比较重的缘故,运这块石头的卡车像是驼重物的骡子一样上气不接下气。

谭书记指着那块景观石说:“现在新村马上马上要竣工了,有没有发现新村建成之后我们就是在镇的村了,有没有发现村名和镇名重名了。”

“我听徐镇长说了,说是大家从前都是村的人。”

“没错,事情是这么来的,从前大家都住在山上,山上凉快,山下炎热,胆子大的人发现在山上虽然舒坦,不过种不了什么赚钱的东西,就有胆子大的人下山种热带水果,发了小财,慢慢的就有大量的人搬下山了,后来人越来越多,聚集地就被规划为镇。”

高旗恍然大悟的说:“原来是这么来的啊,这可真是一段奋斗的故事。”

谭书记摇头笑了笑,说道:“后来嘛,当然是因为这里交通不便、落后的因素成了贫困镇,贫困村,但大家都在记得这段故事,现在大家算是都下山了,这就像当年下海一样。”

谭书记说着,深情的看着夕阳之下的洒满晚霞之光的小区,在他眼里似乎不是晚霞,而是代表希望的朝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