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唐字为号,琼明为番!
“铛铛!”
集合令再次敲响,军队很快就聚集,站在点将台前面,黑压压的一片,没有发出多余的一丝声音。
“将士们,今日是荣幸的一天,在我身旁,就是我们的主公,青田郡的主人,他今天到来,就是想要看看青田郡的虎狼之师,待会的军演,都给本将拿出十分力气,让主公看看我军风采,下面欢迎主公讲话。”
秦琼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对着下方将士厉声说道。
“参见主公,执手卫君,剑指天涯!”
士兵看向秦琼身边的李唐,感悟到浓厚的龙气,那是藐视天下的霸气,心悦诚服的跪拜道。
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效果,多半是因为这些士兵是从系统里面召唤出来,对李唐有一种亲近,哪怕是从未见过,也能在万千红尘,感应对方,效忠对方。
“青田郡的勇士们,今日我带着使命而来,都说政治是目的,战争是手段,但没有战争,怎会有拨云见天的彩虹,战争是必要的,军队是必须的,你们的强大决定青田郡的强大,现在,用你们的实力,来佐证一只精英军队的崛起。”
李唐满怀激动的说道,仅仅凭借刚才的训练,他就感悟到这只军队的不平凡之处,现在他更加期待军队的极限在那里。
“遵命!”
“步兵出列!”
四个步兵方阵,共计四千人,迈着整齐的步伐,身体四周升起灵气,逐渐弥漫整个方阵,吼着响亮的口号经过:
“执手中剑,守君万里河山!”
声音洪亮让十里之外都可听闻,惊起林间无数飞鸟,山林深处更是发出惊恐的虎啸,从这出场方式,都可以看出,军队的状况。
接下来就是操练剑法,受阵法加持,士兵的实力大增,使用剑法时,可以听见剑峰划破空气的声音,吹起沙地上的灰尘。
“嘿!”
士兵手握剑柄,剑峰朝下,插向下方的沙地,直接淹没剑峰,可见力气之大,非普通人所及!
“哈!”
快速拔出长剑,然后照着地面砍去,没有灵气的加持,凭借手中力气,就划出十几厘米深,长一米左右的深沟,设想一下,剑是砍在人的身上,定能拦腰折断,触之断臂残腿。
“好!”
点将台上的李唐等步兵方阵演练完毕后,大叫一声,语气中充满赞赏。
“弓箭兵出列!”
弓箭兵一共有两个方阵,在响亮的口号声中缓缓登场。
“执手中剑,悍君至死不渝!”
拿起弓箭,手握箭弦,眼睛瞄准方向,双指松开,两千箭失,如脱缰之马,冲向天际,射向一百五十米以外的靶子上。
眼睛尖的李唐清楚看到,靶场共有两百个靶子,每个靶子上,都插满十只箭失,命中中心的红圈,如果把试炼改为战场杀敌,每跟箭失都是死神之刃,带走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但演练还没有结束,两千人中,走出一百人,手握两只箭失,眼睛微眯,瞄准靶子。
“两星拱月!”
心中微惊,能做到这样的境界,已经算是箭法惊人,这不光要勤奋练习,还需要天赋,两者缺一不可。
“咻!”
箭离开弦,带着箭羽,长长射向远方的靶子,命中率达到百分之十。
这就是弓箭兵的演练,虽然只有两场,但给众人的震撼丝毫不比步兵差,甚至还略胜一筹,两军的精彩表演,让李唐更加期待骑兵的演练,是不是又要给他更大的惊喜。
“蹬,蹬!”
弓箭兵刚下场,远处就传来急促的声音,战马奔腾嘶鸣,伴随着肃杀气息,从地平线上跑出,远处看向黑色的海潮,呼啸而过,近处看就是黑色铁骑,奔跑的时候,是四周的气氛都显得压抑。
“执手中剑,听君斩尽杀绝!”
两个方阵的骑兵,手握两件武器,一件事长柄战刀,另外一件就是红樱长枪,在奔跑进校场的时候,把红樱长枪举起,掷向前方,深深插入沙地。
然后从中分开,各走一边,形成一个圆形,拔出长柄战刀,实战刀法。
刀法为主,阵法为辅,刀光相映,人影错落,刀随身形,让点将台上欣赏的将领,体会一场视觉盛宴。
很快,一套刀法表演完毕,步兵带头进入演练场,随后就是弓箭兵,最后是骑兵,分别站在两边,露出宽达三十米的通道,秩序井然。
一阵轮子转动的声音响起,最后的两个方阵也出现,他们就是器械方阵,带着攻城车,冲车,云梯等攻城器具,是军队不可缺少的兵种。
由于场地有限,器械部队并没有表演,站在两军中间,齐声喊到:
“执手中剑,忠你君临天下!”
李唐在点将台上,听的热血沸腾,脸色微微发红,向前走一步说道:“精军,有如此强军,青宵何人能敌,天下大可纵横,理所应当有自己的番号,名字就叫”
秦琼和所有士兵都竖起耳朵,心中十分期待,自己的主公会起何名,来当番号?
“唐军琼明军!”
此言一出,全场沸腾,士兵满心欣喜,是因为他们有了归属,有自己的守护,秦琼心中也十分高兴,因为番号有一个“琼”字,这代表李唐认同他,给以他的无上荣耀。
“琼明军!”
“琼明军!”
“琼明军!”
李唐拔出乾坤剑,举起在头顶,用力的喊到,士兵看到后,也跟着呐喊,在山脉中产生回音,久转不息。
而李唐在视察军营前,就传令张公公派遣血衣卫,去魏东郡查探情报,找出宫玄智派人挖掘断魂河的位置。
接到任务后,张公公满心自责,认为是自己工作存在忽略,回到血衣卫后,把魏东郡的头目大骂一顿后,带着两百血衣卫,奔向魏东郡。
一路顺着淮水,张公公走出青田郡的范围,来到魏东郡的地盘,便让血衣卫两人为一队,对四周展开地毯式搜查。
而他自己就带着十人,向淮水的尽头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