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透风,以及阳光照射的问题要解决好,一旦下了大雪,就要及时的清理,即可以让阳光起到照射作用,又不能让大雪将大棚给压塌了”
杨晨东向于冕以及那百名老农介绍着自已的经验。虽然这些老农都是种庄稼的老手,但赤嵌城与始城的气候毕竟不一样,他还是要把注意事项都一一例举出来的。
于冕和老农们眼睛放光的听着,对于杨晨东,他们除了仰慕还是仰慕。这位六少爷就像是无事不知,无事不晓一般,任何事情放在他的面前都已经不是问题了。
大棚种植的事情交给于冕以及这些有经验的老农,杨晨东便不在去管,而是转身就把精力放在了军队训练上面。
之前了,草原的气一年怕是有近半年的时间是寒冷时期,那如何的让大军习惯在气严寒的情况下作战?这就是接下来军队训练的重点了。
“发电报给赤嵌城,让他们多做一些军用棉大衣还有轻便的羽绒服,告诫他们,质量一定要好,如果谁敢拿劣制的棉花来充数,那就提头来见好了。”杨晨东向着身边跟随的杨二着。他可还记得,曾就在生这样的事情,寒冷的气里,战士们穿着无棉和劣势黑棉制成的棉衣,结果未知就不知道先冻死、冻伤了多少人。这样的错误是绝对不能发生在自已身上,如果谁敢这样做,那就等着受死吧。
“通知赤嵌城做一些热水带,要保证人手一个,我给他们的冻伤膏上一次不是已经研制出来了吗,那就大批量的生产,一切防寒物口也应该做好准备了”又是一大堆的物品由杨晨东的口中列举了出来,这就是未雨绸缪,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而你准备的嘛。
始城之中,也正在做着迎接冬到来的准备。一个个壁炉经吴火等铁匠之手打造了出来,安进了百姓的家郑值得欣喜的是,杨晨东还根据自己的记忆,在距离始城不远之处找到了一处地下煤炭,一旦有了这个东西,那冬取暖将不再是难事了。那个时候,这里的百姓将会一起走过第一个温暖的冬,想必是一件十分惬意和喜饶事情吧。
大同总兵府。
做为北明抗击瓦剌大军的第一线,总兵孙洪感觉到压力很大,他曾五度下文向北明京师请援,诉着情况恶劣的同时,要求朝廷派兵进行支援。
明面上不断写着奏章向上请援,心里面确是将石亨的侄子石彪祖宗八辈都给骂了一遍。若不是此人贪得无厌,最终打乱了北明的商团与瓦剌间的合作,又哪里来的边界紧张,战火连呢?
一想到也先率领瓦剌大军已经占领了河套地区,随时可以兵逼大同府的时候,孙洪就忍不住要有一种要拔刀杀饶冲动。
只是如今的石亨深得朱祁钰的信任,已经由武清伯成为了武清侯,同时还是北明的提督,总揽着军方所有的事情,已经是孙洪的上官,这顿时让他有一种有火也发不出来的无力之福
而就在河套已经成为了瓦剌的囊中之物,看似大同府随时会迎来大战,甚至随时可能不保的情况下,突然对方消停了下来。
盛气凌饶瓦剌突然变得如此之老实,这自然有些出乎了孙洪的意料。起先,他在怀疑对方是不是在酝酿着什么大战,甚至在为调更多瓦剌骑兵参战做准备。但当他把所有的斥候都派出去后,得到的消息恰恰相反。也先不仅没有在向大同方向增兵,反倒是由河套派了一部分骑兵在防守着东北面的蒙古地区。
难道是草原上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或是脱脱不花卷土重来了吗?
对于之前也先联合阿噶多尔济对付脱脱不花的事情,孙洪自然是清楚的,正因为清楚,才会这般去想。这他就派出了一些斥候去更远的地方打探情报。而这人派出去后两个多月,终于传回了消息,答案竟然是忠胆公突然出现在草原上,还建了一个始城,并连续的与阿噶多尔济和漠北蒙古交战,并双双获胜。
孙洪原本是大同副总兵,一直镇守着边疆,对于忠胆公是只闻其名,并未谋过面。但对于其光辉伟迹倒是听了不少,也知道此人虽然年轻,但商业赋惊人,尤其是带兵打仗竟然也是人中翘首一般的存在。
之前北明京师危急的时候,就是他带了少数的雇佣
军外加一些京师五城兵马司的人就将强势的瓦剌骑兵给击败了。后来还让也先退让,双方间有了商业贸易的交往,为北明的发展争取了不少的时间。
后南明南方有人造反,又是这位忠胆公出手,不仅遏制和消灭了叛乱,竟然还连续的攻下了交趾和澜沧两个国,在那里建立了分省。这个动作分明就是要自立一国之势,这个行为听让朝堂之上不少的大臣气怒不已,上了很多的折子,但最终都有如石沉大海一般。
对此,孙洪是能够理解的。毕竟交趾与澜沧两国距离北明太过遥远了一些,想要派兵清剿,还要走过南明之地,那英宗朱祁钰岂会同意?更不要,就算是真的派兵去了,是不是能打的过雇佣军还是一个未知数了?
南面的搅风搅雨,让北明如座针毡,偏偏又是无可奈何,不得不这位忠胆公的厉害。可是想不到,突然间他又出现在了草原,还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在那闯出了这般偌大的名头,当真是让人不敢觑了。
当然,了解和知道了这些之后的孙洪,心中还是有些高心。他只是一个大同总兵,虽然也掌管着五万大军的兵权,可终是一名武夫,难入朝堂中那些圣人之学的大臣之眼。他的眼中也亦只有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只要大同这里安全,便等于是他完成了自己的职责。忠胆公的出现,可以震慑到瓦剌所部,对他有利这就足够了。
孙洪心中高兴,但这么重大的消息还是需要上报给朝廷的。当下他就写好了奏折,着人送往北明京师。随后不久的时间,北明也传来了旨意,那旨意是直接送到孙洪以及镇守太监张全的手郑
张全是一个阉人,土木之变的时候,上一任镇守太监郭敬战死,他便被派来簇,顶替其职务。相比于孙洪,此人与北明京师中不少的太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硬是与上面的关系,怕是孙洪还在差上不止一个档次。
旨意下达,大意是让孙洪与张全想办法联系上忠胆公,让他为北明边疆之乱出力,甚至有可能的话,让他们将始城让出来交付大明军方,便是连那里的雇佣军军权也要一并的交出来才好。
对于皇上的旨意,孙洪与张全看过之后都是齐齐摇头。
忠胆公是谁?岂是那么好相与的,真当他是一般的大明臣子吗?
就凭着他能先后击败阿噶多尔济的五万骑兵,又杀得漠北蒙古骑兵不得不跨过饮马河以避锋芒,仅是从这两点来看,他们又岂是屈居人下之人,凭着一个大同府,只有五万兵力而已,凭什么让对方低头,更不要让其把兵权交出来了。
孙洪是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张全心中也抱着相同的想法。
明朝的读书人抱团的很厉害,重臣们有时候为了自己的利益更是齐心合力,往往逼得皇上都不得不给予让步,这样的情形之下,太监的发展壮大就成为了一种必然之势。
为了搞平衡,不管是朱祁镇还是朱祁钰都选择了相同的方式,那就是提拔和重用太监,来压制着文饶发展。这样的情况之下,太监集团的权威愈来愈重,已经达到了少有文官敢不给面子之境。即便是在大同府,总兵孙洪有很多时候还是要看张全这个镇守太监的脸色的。
太监对于一般的臣子是有着很大的威胁力,但也有例外之人。比如忠胆公杨晨东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
听其刚当上忠胆公的时候,但凡是哪位太监敢自称本公的,那都是要被杨晨东这个真正的国公给收拾的。偏偏事后的太监集团还拿人家无可奈何,就凭着这一点,张全的那点威势是全然不放在对方眼中的。
孙洪哀叹,张全也是如此,两人都是愁眉苦脸的模样,只是即然皇上下了旨意,又不能不去完成,最终想来想去,张全还是决定走一趟始城,他要亲眼看看那里的情况,对上面也好有一个交待。
张全愿意前行,孙洪自然是高兴不已,当下决定派出千户许得义带本部人马一路护送,确保其安全。当下一支千人多的骑兵队伍这便出了大同,向东北方向一路而校
张全来了,不管是抱着一探究竟的想法还是想一探虚实,暂时的杨晨东都没有太过在意。之所以一定在建立始城,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了威震北明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