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七章 田园小镇(1 / 1)文傲wa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时的金陵各大势力交错,环境极为复杂,本来就像一锅烩菜,啥材料都有。

最后出锅的时候,张澜这一勺香油出现,添到锅里的话,不仅提味还提神!

话说,香油确实提味,只不过张澜这个香油与众不同,滋味是大大滴,看看到底是谁那么“识货”,才能欣赏了他这个味道!

锦衣卫和番子的密探遍布全城各地,就连龙羽刚出现在镇子边上,就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毕竟这是一个生人勿近的时代,稍微有点眼生就会引起注意。

好在龙羽大胡子装扮又抱着个孩子,即使注意也没有太多想法,因为张澜让龙羽弃马步行,又穿着粗布衣服,唯一值得多瞅一眼的就是肩膀上那只大黑猫。

张澜对句容貌似有一些印象,不过,这个叫田园的小镇,是真的田园风貌。

小镇四周都是农田和果树,还有在黄昏时刻,扛着锄头、牵着牛的农民,也有急匆匆赶路的行人和小商贩。

可以看得出来,这里的百姓很是勤快,通往官道的路扫得是干干净净,进入镇子的路上,都是用青石板铺设,看得出来……这里的保正是个干实事的!

因为一路上以来,大多数的地方、尤其是城镇一类的道路,可谓是坑坑洼洼,极不易出行,或许是地方衙门穷苦,或者说是父母官不作为。

按照张澜对永乐历史的了解,这个时代可谓是比较平和的时代,永乐帝朱棣还是比较注重民间疾苦,经常带着孙子朱瞻基出巡民间,如果不是财政上的问题,那么父母官的不作为,貌似问题就多了一些。

一进了镇子,就证实了张澜的猜测,这里应该有一个地位非常高的人,因为两家客栈,三家酒楼饭庄,还有绸缎庄、茶庄、货栈,全都写着田氏,就连巡街的民壮,穿着的短打背后都绣着一个“田”字,这个大老爷姓田无疑。

“你们住一晚就走,加上早饭和三匹马的饲料,给一两银子就成,猫就算了。”掌柜的看着龙羽和张澜,又看了看肩膀上的大黑,说道。

“麻烦路引出示一下。”掌柜的看着龙羽的装扮,总觉得他不像穿粗布衣服的人。

“给,接着。”龙羽粗声粗气,掏出了一块腰牌。

“锦衣卫,龙总旗,失敬、失敬!”掌柜的一看腰牌,正面是锦衣卫标识,背面是总旗龙羽,锦衣卫腰牌货真价实。

“上好的房间、上好的酒菜、上好的精料,快,快!”掌柜的态度立马一百十度大转弯。

“大人这次路过此处,是不是有案子要办?”掌柜的老鼠眼一转,欠欠的问道。

“想长命百岁吗?”龙羽反问道。

“想!”掌柜的忙不迭的点头。

“那就别瞎打听,估计会活得久些。”龙羽乜了掌柜的一眼、走进了他,在距离一尺的地方停下,看着他轻轻的说道。

“是,是。”掌柜的冷汗出来了,连忙点头,看着龙羽抱着张澜走上了二楼楼梯,在拐角处,张澜的脑袋露出来,看着掌柜的笑了,露出了一对小虎牙。

掌柜的打了一个机灵,回过神来,打了一个寒颤,对着一旁的伙计挥了挥手,“快去告诉老爷,京城有客路过。”

张澜进房间的一刹那,元宝般的小耳朵动了动,把几句话听得清楚。

“大黑,你跟上那个伙计看看究竟。”张澜看了一眼大黑,思想波动之下大黑秒懂。

“龙羽,四周看看,熟悉环境。”回过头,张澜看着龙羽,轻轻的说道,

“是,大人。”龙羽把张澜放到床榻上,打开了二楼的窗户,看看四下无人,一跃而下。

此时天色已晚,这个点正是用晚餐的时候,客栈一楼都是打尖、住店的客人,二楼是所谓的高档客房,大通铺都在后院。

掌柜的站在门口仰起头,看着二楼第三个房间,他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张澜从床榻下来,虽然思想没有问题,但是弱小婴孩的身体,还是承受不住一个成年人的思维,饶是如此,张澜还是蹒跚到了房间门口,观察着外边的情况。

大黑跟着小伙计,这个小伙计也就十四、五岁的样子,他一路小跑,没有发现后面有人,何况跟踪他的是一只黑猫。

田园镇整体的布局呈“井”字形,在小镇的最中心,那座三进大宅院的门口,一个“田府”的牌子赫然出现,在两个大灯笼的映射下,显得格外清晰。

当然了,下人们是不能走正门的,门口的护院看了看小伙计,认出了他是田氏客栈的人,摆了摆手,让他从旁边的小门进入。

关门的一刹那,大黑跑了进去。

客栈周围,龙羽仔细探查了一番,大概有一刻钟的时间,也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地方,直接回到了二楼房间。

此刻,外边传来轻轻地敲门声,是伙计送饭来了。

张澜点点头,龙羽打开门,小伙计提了一个食盒,四菜一汤、两荤两素,搭配的还算合理,主食是米饭和葱油饼。

对于张澜来说,他之前就喜欢吃饼,米饭一吃就撑、一会儿就饿,相对出生在苏州一带的龙羽,他还是喜欢吃米饭多一些。

张澜和龙羽没有要酒,客栈掌柜的带着一壶酒走了进来,还有那退的一两银子,缘由是锦衣卫大人辛苦了,能来客栈歇脚,是买三生有幸、蓬荜生辉。

张澜在大黑这里,已经看出了这是来自田府那位的授意,看到田万和的态度,就知道他和锦衣卫关系不错,很可能他是锦衣卫的一员也说不定,总之“既来之、则安之”,吃饱喝足以后再说不迟。

不管田万和和锦衣卫关系如何,知道修路还有教化乡邻务农、种树,张澜就高看对方一眼,因为这个时代,这种人可谓是寥寥无几。

这种人不进能够舍财,而且还有很好的眼光,看待事情长久,所以田园镇如此繁华、百姓们安居乐业的话,仅凭这个功劳,就和田万和的努力分不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