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怀空把碗放到桌子上,道:“师父,我吃完了,咱们上路吧。”
行真和尚点了点头,喊道:“小二,结账。”
小二出来,笑道:“吃好了,两位?一共十文钱。”
行真和尚看看怀空,怀空会意,摸了摸兜道:“坏了,我的五文钱给了那个乞丐老头了。师父,我这里钱不够了,我记得你那里还有些钱吧?”
行真和尚道:“为师这里可没有钱,钱不都是放在你那里吗?为师算定你那里有一百多文钱,怎么会就没有了?你可不要骗我。”
小二听了,脸色有些不好看,唯恐他们赖账,道:“二位师父好好对账,小店本小利薄,一概不赊账。如果二位实在没有,就把这个猴子留下,权当饭钱。”
“吱吱吱……”小猴跳上桌子,冲着那小二龇牙咧嘴,猴拳打来打去,显然对小二很不满。小二没想到这小猴如此有灵性,忙后退几步,生怕被抓到。
怀空一遍从行囊里拿钱,一边嘟囔道:“师父,我算定你那里有二两纹银,还有几十文钱,师父太小气,把钱藏起来,从来都是从我这里拿钱。”
话虽如此说,怀空还是从背囊里拿出了十文钱,放到桌子上。小二收了钱,道:“两个和尚还如此算计,我也真是服了。”
师徒二人不好多说什么,只是收拾东西,又出发了。
天色向晚,夕阳西斜,落日余晖从林间照过来,树影斑驳,十分有趣。
二人还是一路往前走,不多时,终于走到了一处小村子。这村子比那草庙村大不了多少,但看其规制装饰,却比那草庙村富庶一些。
此时,百姓们似乎都做完了农活,往家里走,也有些放牛、放羊的村民,赶着牛羊回返。
行真和尚见了一个稍年轻点的农夫,问道:“施主,贫僧有礼了。”
那农夫见了,笑道:“大师不必多礼,在下只是个普通农夫,万不敢当如此大礼。不知大师从何处而来,要到何处去?”
行真和尚恭恭敬敬道:“在下乃是东方法圆寺的和尚,法名唤作行真,下山游历,渡劫渡难,路经于此。”
那农夫听了,笑道:“老师父原来是远道而来,真是稀客。这个村子唤作月牙湖村,因为建在月牙湖旁边而得名。如今天色已晚,大师不如到我家中居住,明日再出发不迟。”
行真和尚笑道:“施主真是乐善好施,只是贫僧只想问一问路而已。”
“哦?”农夫道,“大师要到哪里去?这附近十里乡的村子,我都知道。”
行真和尚道:“不知施主可知道光华寺怎么走?”
“光华寺?”那农夫皱着眉头道,“今日已经有好几个人问这个问题了,师父已经是第四波了。实不相瞒,光华寺我是闻所未闻,更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行真和尚听了,面露失望之色,道:“既如此,那就不打扰了。”
那农夫道:“大师,那光华寺发生了什么事吗?为什么这一段时间以来,这么多人都在问光华寺的事情?”
行真和尚道:“实不相瞒,贫僧也是看到许多江湖侠士都急着去光华寺,这才问一问的,至于光华寺发生了什么,贫僧也是一无所知。”
那农夫听了,淡淡道:“光华寺?听起来像是个大寺,等得了空,我也去那寺里看一看,拜拜佛。”
行真师徒二人听了,微微一笑,便走开了。
“大师,大师。”那农夫喊道,又追了上来,道:“大师一路奔波,相必十分辛苦,我家就在不远处,还有一间偏房闲着,大师若不嫌弃,不如去我家住下吧,总比露宿好得多。”
行真和尚刚要说些什么,怀空急道:“师父,这是施主如此乐善好施,咱们不如就去吧,也免得伤了施主的好意。”
行真和尚笑道:“那好吧,多谢施主了。”
那农夫似乎十分高兴,笑道:“那两位师父随我来。”说着,一边赶着羊群,一边便引着那师徒二人朝着村子里走去。
在村子的最边上,有四五间草房,一个小院。农夫开了门,进了院,笑道:“爹,娘,有贵客来了!”
“咳咳咳……”那屋子里传出一阵苍老的咳嗽声,道:“咱们家没有什么亲戚,便是你岳父母,也刚走不久,哪里来什么贵客?”
农夫笑道:“不是亲戚,是两个出家的师父,到咱们家借宿来的。”说着,便把羊群往圈里赶。
一阵极短的沉默之后,“吱呀”一声,屋门开了,从里面出来一个白发老人,那老人看起来极瘦,精神也甚为一般,拄着拐杖,趁着暮色便往外看。
而后,他好像看定了似的,喜道:“哎呀,原来真是两位出家的师父,快,快请进,快请进。”
行真和尚见对出家人如此恭敬,心中又惊又喜,一边走,一边道:“阿弥陀佛,叨扰老先生了。”
那老人一边请他们进了屋,一边笑道:“快,快请坐。”而后,朝着门外喊:“小娟,快给师父们沏茶做饭。”
“哎!”一个清脆的女生传来,行真和尚连忙道:“老人家,贫僧与徒弟适才吃过饭了,就不必给我二人准备了。”
那老人笑道:“外面的饭菜没有家里的好吃,大师就客随主便,多少吃一点。只是不知大师修不修口,荤食可吃得?”
行真和尚忙道:“我等只吃素食。”
那老人又朝着门外喊了一声,道:“娟儿,只要素食!”
“哎!知道了!”
三人分宾主坐定,那老人见了僧人,竟不知道为什么如此高兴,道:“大师不知从何处而来,到何处去啊?”
怀空道:“我师父是万佛山法圆寺的僧人,是去往西天灵山圣境拜见真佛的,路过贵宝地,特来借宿一宿。”
那老人听了,“呵呵”一笑,感叹道:“好啊,真是好啊!我老了,若是年轻些,也随你们去了。”
“吱吱吱……”小猴闲着无聊,竟然从肩头跳了下去,跑到院子里去了。
“小猴,别乱跑!”怀空喊了一声,可是喊归喊,那小猴哪里听他的话,竟然一溜烟,跑到羊圈里去,和那些羊玩了起来。
怀空见了,也只好随它。
行真和尚道:“老人家,您这是几个人在这里住啊?”
老人家道:“不多,我老伴儿死了,我只和我女儿儿子住一块,儿子也大了,该成亲了,目下正央媒人说媒,已经有眉目了。女儿也不小了,也该出嫁了,等我儿子成了亲,我女儿的事,也就该办了。咳咳咳……”说完,咳嗽一声,而后又嘿嘿一笑。看得出来老人家对自己的境况很是满意。
行真和尚笑道:“老人家真是有福啊,我看着村子不大,可是村子里的人都很富庶。适才我经过别家小院,看到院子里挂着整只鸡肉。而另一个人家的小孩,一手拿着一个鸡腿,一边啃着,看得出来,村子里的人都很富有。”
老人家笑了,咳嗽两声,道:“大师不知道,我们这里原来也很穷,但只是因为出了一件怪事,这才安乐起来。”
“怪事?”行真和尚与怀空不由得睁大了眼睛,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