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见面(1 / 1)白十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人正是叶庭华的娘,湘荷公主。

“二伯母。”

叶子琼和叶子柔行礼道。

“二舅母。”

宋桔也欠欠身,却被湘荷公主亲自扶了起来。

“多礼了孩子,都是自家人。”

我一听这句话,就抬起头来看着湘荷公主。

刚刚宋桔就旁敲侧击打听到了,湘荷公主今日进宫去了,所以才没见到。

所以她今天进宫,是见了皇上?还是她早就知道我是皇上的女儿?

宋桔打算找个时间单独探探口风,没想到用过晚饭不久,湘荷公主就派人过来叫宋桔过去,说是许久没见要送些东西给宋桔。

“二舅母找你干嘛?”

姜徵坐在宋桔屋里,看着宋桔对着镜子检查了一下自己的仪容。

“不知道。”

这话我自然是骗他的,我怎么会不知道。

父皇若是同湘荷公主说了我身份的事情,肯定也会告诉湘荷公主我也知道了自己的身份。

虽然我说到京都再告知父皇,但是父亲还是给他传了信,所以他现在已经知道了我在京都的事情。

此次去谈话,多半是父皇的授意。

毕竟这都是在叶府中,眼线要少得多。

“别待太久。”

姜徵叮嘱了一句。

我点点头,跟着湘荷公主派来叫自己的赵嬷嬷走。

到了门口,赵嬷嬷说。

“表小姐直接进去就行。”

我微微笑着,给嬷嬷塞了点银子。

“表小姐这是做什么?使不得使不得。”

赵嬷嬷赶忙往回送。

湘荷公主上一世宋桔也是见过的,知道这个赵嬷嬷是从宫中时候就跟着公主,很是亲近。

“麻烦嬷嬷走一趟呢。”

赵嬷嬷推拒不成,也就收下了。

我礼貌的笑笑,抬腿进屋去了。

屋内只有湘荷公主在,正坐在桌前望着门口,一见宋桔进来,赶忙站起身。

“孩子。”

湘荷公主上前将我的手握住,反复的摸了几下,又上上下下打量着。

“你···皇兄都跟我说了。”

“让皇姑母担心了。”

我一听,也不绷着了,毕竟湘荷公主是叶家的人,对自己也有用处。便改口叫了皇姑母。

“回来就好。”

“看我,快别站着了,坐,和儿。”

湘荷公主坐下还是扯着我的手。

“你今年十三岁了吧?以前你也来过叶家,我都不知道你是皇嫂的女儿,我要是早知道···”

我只是笑着摇摇头,并不打算发表什么意见,只听着湘荷公主说。

“你长得和皇嫂很像。”

上一世父皇从来没有和我说过自己的娘亲,但是怎么看我长得都不像明化帝,不过亲耳从人口中听说感觉还是很不一样的。

“皇姑母见过我娘亲?”

我试探的问道。

“自然,你生下来我还抱过你呢。”

湘荷公主想着,那时候安名刚刚意外过世,幸好怀了宋桔,才留下梁氏一条命,没想到梁氏刚产下宋桔,就发疯自杀了。

“梁姐姐走后,我本来想把你接到我这里养,可是皇兄说我刚生了庭江,身体不好,后来你就不见了,我怎么问皇兄他都不肯告诉我,原来是放在姜家养大了,你说他要是告诉我多好,我还能多去梅州看看你。”

所以才不告诉你的吧,怕你暴露我的位置,那样就前功尽弃了。

“也许那位有自己的打算。”

“你还没见过你父皇吧?”

湘荷公主问道。

来了,如果我没料错,她找自己来就是为了说接下来这件事情。

我乖巧的摇摇头。

“我听皇兄说他本来打算等你过十四岁生辰的时候再将你接入宫中,现在还暂时没有准备好,所以不能召你进宫。”

“和儿知道。”

我谦逊的回答道。

“不过皇兄很想见你一面。”

果然,我装出吃惊的表情看向湘荷公主。

“别紧张,皇兄会安排妥当的。”

“下个月会举行围猎,准许各家带家眷前往,届时找机会和你见一面。”

围猎吗?人多眼杂,不会是很好的选择的。

“围猎人会很多吧?”

我装作很天真的问道。

湘荷公主点点头。

“暂时也没其他的办法了,召你进宫的话,尚且没有名分,皇兄若要是出来,眼线怕是更多。”

“未必没有名分。”

我张嘴道。

“哦?和儿有好办法?”

“还得请皇姑母帮忙。”

第二天一早,叶家大房叫宋桔和姜徵过去那边用早饭。叶家的早饭是分开吃的,叶豗宿在哪院中自然就在哪院吃。

叶家两房中,叶豗有两个姨娘,主母方雨育有叶子琼,叶子衿两个孩子,剩下的就是生下叶子芙的三姨娘,素爱佛理,整日吃斋念佛不争不抢,生出来的女儿倒是尖酸刻薄,一点也不像素雅的三姨娘。

再有就是膝下有一儿一女的五姨娘了。

五姨娘生的美艳,早些年都很是得叶豗的宠爱,只不过叶豗还是更疼叶子衿和叶子琼。五姨娘也是个有心计的女人,不会轻易表现出嫉妒的面目,但私下恐怕没少跟叶子瑜通气。

叶家二房叶止倒是只有湘荷公主一个正房,两人感情甚笃。

不过叶豗最常住的地方还是方雨处。

姜徵先从院子里出来,来请二位吃饭的下人正候在院里。

“今日家妹身体稍有不恙,我一人去便可。”

姜徵回头看了看宋桔的院子,递给崔琪一张处方。

“你就出门按照这个抓副药回来给小姐。”

崔琪点点头,匆匆忙忙出门去了。

“需不需要请大夫?”

来请两人吃饭的是方雨身边的嬷嬷,处事老道,自然不会不闻不问。

“阿和小时候身体便不好,此次路途遥远有些劳累感了风寒,无大碍,休息休息便好,只是辜负舅伯舅母一片心意了。”

嬷嬷跟着姜徵身后走,听闻连忙道。

“表小姐身体重要。”

姜徵到了方雨院中,叶豗方雨还有叶子琼叶子衿都在,姜徵赶忙行了行礼。

“大舅伯,大舅母,子琼,子衿,早上好。”

“徵儿早上好,和儿呢?”

方雨笑道。

“妹妹身体有些不适,失礼了。”

“身体不适?如何?严不严重?秋嬷嬷,去请太医来···”

方雨听闻,有些担心的问道,又连忙招手唤嬷嬷过来,竟是要找太医来。

“不必劳烦了大舅母,妹妹只是一路劳累感了风寒,我已经派人去抓药了。”

“什么药?是哪位大夫开的方子?”

叶豗也颇为关心的问道。

“是我开的,大舅伯,大舅母,不用费心,真的只是风寒,吃过药就会好些。”

叶豗和方雨见姜徵一脸平稳,才放下心来。

叶子琼看着姜徵,问道。

“表哥还会医术?”

“阿和小时候身子骨弱,我便学了些,不成气候。”

姜徵这话自然是谦虚,姜徵的医术自然不凡,走过五湖四海访过不少名医大家,又见识过不少诊治,再加上平时为师兄弟所诊也不少,实践能力也很强。

一顿饭这才顺顺利利的吃完。

姜徵便赶回了院子,跑到了宋桔房里。

宫内。

湘荷公主身后跟着赵嬷嬷和几位蒙着面纱的女子。

“公主这是?”

今日公主也是来跟太后请安的。

明化帝登基后,先是先帝皇后坐太后之位,没多久不幸过世了,这才加封明化帝和湘荷公主的母妃为太后。

“母后最近有些睡不好,我请这些人来给母后看看。她们都是医女。”

“公主可真有孝心。”

太后身边的太监进去知会一声,就放行了。

太后的寝宫里没什么人,赵嬷嬷落后在队伍后面,领着队伍最后面的人停了下来。

“小姐,这边请。”

那人跟在赵嬷嬷后面,没走多远就进了一个偏殿,赵嬷嬷关上了门,站在外殿门口,只让那女子独自一人进了内殿。

内殿里面的人是当今皇上,明化帝。

那女子走了进去,看见明化帝,便摘下了面纱。

正是今早抱病在床的宋桔。

“小殿下长得真像···”

太监总管刘太监看着宋桔,颇为感慨的说了一半,冲宋桔行了个礼,守在二门外了。

“过来。”

明化帝说,双手有些颤抖,掩在袖子里。

我走上前去,跪在地上行了个大礼。

“让父皇操劳了。”

这是替上一世的宋桔行的礼,虽然我知道,根本无济于事。

“你无事就好。”

明化帝亲自将宋桔扶了起来。

“本来打算围猎的时候再见你,实在是怕你的身份提早被发现。”

“孩儿知道,不过围猎人多眼杂,才会唐突来访。”

明化帝摇摇头。

“一点也不唐突,平阳和我说的时候,我都心惊胆战的,生怕你埋怨我。”

我笑着摇摇头。

“父皇一切都是为我着想,我怎么会?”

如果不是我全然已经经历了一遍,又怎么不会?

“对于你生辰进宫的事,你怎么想?”

“都听父皇安排,不过有一事,我想请父皇帮忙···”

明化帝听宋桔这么一说,忙坐直身子。

“有什么忙,你尽管说。”

就是要天上的星星,明化帝也非得给宋桔摘一颗不可。

“本来是想让父皇帮小女买下城东一家棋庄,只不过如果父皇亲自出面会惹人怀疑,所以斗胆恳请父皇借给小女一些银钱。”

“这···这点小事还用这么大费周章的说吗,孩子啊···”

明化帝就差双眼流泪了,看着宋桔怎么看怎么心疼。

又觉得姜平阳夫妇没有好好给饭吃,宋桔怎么这么瘦,想想也不太可能,所以想着等过几天一定遣太医去叶府再给宋桔把把脉,看看身体恢复的怎么样了。

“那孩儿就谢父皇了。”

“好···好。”

“皇上,湘荷公主那边差不多了,差人过来请小殿下回去。”

明化帝跟宋桔坐在这里聊了很久,听到那边催,还有点舍不得。

“以后我会再陪父皇聊天的。”

我站起来,冲皇上行了个礼,久久才起身。

“好。”

出了宫回了叶府,宋桔和湘荷公主作别后,又悄悄的回了别院。

姜徵正在宋桔房里,以防别人误闯。

“你可算回来了,这一天可给我憋坏了。”

宋桔看见姜徵活蹦乱跳的,就知道这事没有露馅。

姜徵把人都打发了出去,门关的紧紧地,坐下来看着宋桔慢悠悠的倒了一杯茶,然后闻了闻香气。

“哎呦我的妹妹呀,你可急死我了,你快说说,今日进宫你都聊什么了?”

“没聊什么。”

“没聊什么?”

姜徵站起来,在地上走了两圈。

“那位?”

“他对我还不错。”

我扬扬下巴,从宫里回来的时候还带了一个箱子。

姜徵上前打开来,里面是两层黄金。

“这···”

“有些事情,钱可以办到。”

我托着下巴,看向窗外。

而有些事情,却不能,只得我亲自出面。

第二天用过早饭,我冲叶府借了辆不起眼的小车,带着崔琪和杏儿一起出门。

姜徵被我打发去将棋庄买下,而我则需要去一个地方,那地方,必须我亲自去才行。

棋庄呢,是个很重要的地方。

京中人士爱奕者多,附庸风雅之人更是数不胜数。

棋庄可以看做比青楼妓院高雅了不知道多少倍的情报网。

而棋庄有很多,要想在京中一下子打出名声,还需要一个人,如果有他,那么这个棋庄一定是京都最炙手可热的棋庄。

“表哥,你也出门?”

我没想到在门口碰见了叶子衿。

他还是跟那天的装束一样。

“是,我去东大营校场。”

那便是操练军队了。

叶子衿年少躲长于骑射,以武艺闻名,少年时就随永东侯在南边东征西讨,立下不少军功,再加上他有将帅之才,算是建安新一代佼佼者了。

如今边疆安定,永东侯下放兵权,皇帝拨给了叶子衿一支军队,就在东大营处驻扎。

“我去城东,拜访一位名人。”

京都河洛藏龙卧虎,叶子衿自然不会过问宋桔要去见谁,只不过看见她身后只跟了两个小丫鬟,才问道。

“你自己?表哥呢?”

叶弘已经将马牵了过来,等在两人稍远处。

“哥有事出去了。”

“那,我们顺路,一起走吧。”

我没有拒绝他,只是说了声谢谢表哥,就上车了。

宋桔指尖来回敲着腿面,在思考着。

叶子衿就在马车旁边,配合着马车的速度。

他人应该是很好的,怕我在京都人生地不熟被欺负,亲自护送,也清清小尾巴。

毕竟盯着叶家这块肉的人还是不少的。

永东侯叶将军叶豗尚且未老,却因为人言可畏而交出了兵权,辅国大将军只是个名头而已。

可那也是实实在在拿军功挣来的侯位,一般人动弹不得。

所以叶家小辈的动作就举足轻重了。

行差踏错都有可能为叶家招致祸患。

叶子衿自然明事理,每天都会去校场巡察监看,也会和他们一样训练,下午便回来,也不多留,连饭都不吃。

可是叶子瑜就不同了,公然站在三皇子那边。

我上辈子若是懂得一点权谋,也当明白,他会和皇上立的储君作对,自然也不会是什么纯良之辈。

为此,叶子衿肯定也规劝过他,所以他才会一而再再而三让我进宫求父皇将叶子衿派往边境,永不回京吧。

“表哥,我就到了,麻烦你了。”

我掀开窗帘,心事重重的看了一眼叶子衿,转而又恢复恬静。

“无妨,注意安全。”

“表哥也是,注意安全。”

“走吧。”

两个人在岔路口分开了,宋桔的马车冲街里拐去,这边是靖安街。

“那条街上,都住了些什么人?”

“少统领是问靖安街?那里有伯昌侯,傅尚书,还有施国手。”

“施国手···”

叶子衿略微思考了一下,便快马加鞭出了城,今日稍微耽搁了一下。

这边宋桔的马车停在了一处府邸前。

这处府邸不是特别华贵,甚至也不精妙,门口只有一个书生模样的门童坐着,端着一本书看。

“小姐,这里是?”

琴儿扶着宋桔下来,一边往门口看过去。

“施先生的府邸。”

施先生?

纵使远在梅州,这位先生的大名崔琪和琴儿都略有耳闻。

建安如今的棋坛国手,施正暄。

因为小姐最爱拜读的棋经就是出自施先生之手。

“我们来这干什么?”

琴儿和崔琪面面相觑,嘀嘀咕咕道。

“琴儿,你留在这里守着马车,小琪,你和我进去。”

“是。”

琴儿虽然有些好奇,但是对于小姐的命令,当然不会违背。

宋桔走到门口,那个门童站起来,打量了一眼宋桔。肯定又是哪家的小姐想要施先生指点一二才来拜访。

“不好意思,我们先生近日闭关,不留看客···”

宋桔伸手,崔琪便将小姐一早吩咐带着的棋谱放到宋桔手上。

“劳烦阁下走一趟,替我将这个转交给施先生。”

门童接过来,随便看了两眼,便往施正暄的书房里走去,那里施正暄正在埋头整理一些歌诀,那是施先生最近头疼的问题。

他打算写一本书,事实上已经刊行了,但是书的内容有些晦涩,问了几位常来往的棋手之后,都说是本精妙的棋谱,但是歌诀深奥,精深难解,对于一般人来说有些晦涩难懂。

这是施正暄所苦恼的事情。

他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爱棋的人和更多棋手苗子更进一步发展,可是如今只有部分人能看懂,那不是他的初衷。

所以他现在就是想把歌诀改的简明扼要一些,图示演变也得更加明化才行,那是一件很大的工程。

虽然可以找人帮忙,但是棋艺一般的人还领会不了,所以没法帮他,而能够读懂的人又都很忙。

施正暄很头疼。

门童自然知道自家师父最近在忙什么,肯定不敢触他眉头,便只把宋桔的棋谱放在了书桌上,没有打扰在里间走来走去的施正暄

“小姐,施先生会见你吗?”

我微微笑,不置可否。

门童进去了很久都没出来,不一会终于从里面出来了一个人,崔琪打眼一看,却不是刚才那个接了宋桔棋谱的门童。

“请问刚刚我家小姐的棋谱代为传达了吗?”

那个门童愣头愣脑的看了一眼崔琪和宋桔。

“不知道,刚刚是师兄当值,我不清楚。”

崔琪回来,问宋桔。

“怎么办,小姐,那个人好像没有把棋谱给施先生。”

那个棋谱,崔琪和琴儿都见过,宋桔在梅州的时候就开始着手配图作注,近几天才完成。

“无妨,施先生如今应该正忙,我们等着就是了。”

宋桔不再说话,靠着软垫,闭目养神。

快到午饭时候了,施正暄的大徒弟端了饭进来。

“师父,用饭了。”

施正暄叹了口气,走出来坐在桌前,拿起筷子,却没吃两口。

“徒儿啊,你说,我再去请房兄帮帮忙怎么样?”

“师父,房先生最近正在忙围猎的事情,也许···”

“也是,也是。”

施正暄点点头,目光随意的瞟到了自己的书桌,上面多出了一本自己的书。

“这是什么?”

施正暄站起来,走过去拿起来,翻了两眼,表情立马变了。

“师父?”

“这是谁放在这的?快去给我问问。”

施正暄眼睛错也不错的盯着棋谱,眼里迸发出了光。

“是。”

大徒弟出门,今天上午当值的是五师弟,大徒弟问了两句才明白,回去禀了师父。

“是门外有个小姐让五师弟转交给你的,师弟怕打扰你就放在了书桌上···师父。”

施正暄一句听了半句,人已经往外走了。

五师弟等在门口,不知道怎么回事,跟着大师兄和师父一起往外走。

“怎么了,大师兄?”

“不知道。”

大徒弟也一头浑水,只跟着施正暄往外走。

一直走到大门口,看见门外停了一辆马车,车夫坐在车前打盹,两个丫鬟在外面坐在小凳上小声交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