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的人来说,都是如此,战争但凡打起来,哪里会有那么多的个人荣辱,不过就是为了自己这个团体的利益,在不断的维护。
士族群体,是自从西汉以后,就已经开始根深蒂固经营起一个朝代的兴亡更替起来了,毕竟在这个略微显得落后的时期,也只有这种方式才能勉强的维持住帝国的荣光。
现在搞得沸沸扬扬的位面之子和穿越之子的梗,其实就是有志之士不满足于现在的情况,而掀起的一场制度与改革的风潮。
不过王莽确实是有些超前了,发掘出来的考古文物,竟然确确实实都有游标卡尺这等不符合时代的东西,至于究竟如何,刘琮不多做考虑。
只是经过这么年的发展,士族的利益逐渐的变得凌驾于朝堂之上,在西汉开国的时期还好,毕竟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军当中成功的例子,列举出来的也只有刘邦和朱元璋,可以说,西汉立国最开始是不存在这些问题的,依照秦始皇的郡县制是最能够将集权制度发扬起来的。
可是刘邦在立国之初也没有料到,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汉朝不管是西汉还是东汉,他们虽然是继承了秦朝的一些东西,不过选拔官员上面也只能是依靠士族的这些人员来弥补,长年累月之下,也就逐渐的造成了这个臃肿的士族体系。
直到王莽闹了一下之后,这些事情才逐渐的被平息了下来,可是王莽毕竟将这个体系摧毁了一段时间,对于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来说,就需要时间来重新组建这个新的制度,纵观整个东汉的时代,一国之君无非手中就靠着两样东西,一个是外戚,一个是宦官,但是到最后这两个力量,都是不如正规的士族群体和察举制度得人心,
毕竟一个靠的是关系和信任,而另外一个是经过层层选拔的。
作为蔡家士族的代表任务,蔡瑁其实很为难,毕竟他的内心或许也不是想要刘琮死无葬身之地,人心都是肉长的,更何况作为一个父亲来说,自然是希望自己的你女儿能够过得更好的,但是作为家族的扛鼎人物来说,蔡瑁所需要肩负的东西又更多了。
任凭谁都可以看得出来,蔡瑁自己这些时间以来,自己的身体都是虚弱了不少,毕竟他是代表蔡家和一众士族的利益代表,就连目光都是暗淡了许多,对于许许多多的士族子弟来说,蔡瑁的这等行为仿佛就是一些不争气的表现,但是这些人真正又有多少能力呢,那也是说不上的,起码士族的素质还是有,毕竟到了现在为止,蔡瑁都要以这个团体的生存为先,没有凭一己好恶行事,蔡瑁已经是做得很不错的了。
对于东汉末年士族这个团体,早就是尾大不掉的情况了,不管是荆州还是江东,士族都是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蔡瑁已经舍弃了很多的东西,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在很多的时候自己的想法不能随自己的意志而行,不过对于很多的人来说,现在的刘琮已经是芶延残喘,面对曹操还能再度兴师北伐的情况也只能做出这般选择了。
可是就在蔡瑁作出选择之后,文聘就给蔡瑁来了这么一场打击,无数的将士被河水一卷,就朝着下游载沉载浮而去,这就是战争,现在已经是没有办法的了。
因为霍峻和文聘的努力,曹操不得不按照荀攸和程昱的计划实行,尤其是文聘,一场屠杀之后,虽然损失了七千的讨虏军的士卒,不过对于很多的人来说,无非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数字而已。
最后的结果是,霍峻整整扛了七天的时间,最后全身而退,而曹操率领大军入主襄阳,樊城没有拔下来,而曹操这边的负责的主要事情也是对于襄阳郡的粮草和战船的督造,一时之间很多事情也暂且也缓了下力气。
对于很多人来,尤其是刘琮这边自然是有些坐不住了,毕竟曹操若是徐徐图之,就很有可能真的将襄阳郡站稳了,刘琮和徐庶也正在当阳布置防务,经过商议之后,也只有当阳适合布置防务,与曹操决一死战,到了目前为止,十余万百姓已经撤退到了南郡,而一切的事情也在井然有序的进行:“军师,我等在江上截获曹操密探,得书信一封。”一名荆州军的甲士以最快的速度将军情送上来,刘琮自己也没有在江陵,江陵,也可以说职能整个南郡放在李严的手上,刘琮放心得很,不过这个时候一万八千的奉天军和五千江夏兵依旧要吗,面临曹操的进攻。
霍峻这边虽然进行了足够的抵抗,不过也只撤回来了一千兵马,对于刘琮来说这已经是很不错的结果了,两万四千的兵马,尽数被调上了当阳防线,这是真正的绝命一波了、
“快呈上来!”徐庶在看了一眼刘琮之后,也是吩咐着说道,刘琮对于他们来是完全放权的,只有真正的战略布置,刘琮才会插手,也是虚心同从谋士们的意见,徐庶说完之后士兵将书信递上,徐庶只是看了一眼,脸色便彻底阴沉了下来,令士兵退下后,便将书信递给了刘琮,刘琮这才接过书信,仔细的阅读了一番曹操的挑战书。
刘琮截获的书信,其实是曹操自己书写的,然后顺着汉水而下,说到底不是给刘琮的,而是给江东孙权写的,只见上面写道:孤承帝命,奉天伐罪,旌旗所向,刘琮败逃,荆襄九郡,唾手可得,德珪信吾,自然有高官厚禄,只有刘琮残部苟延残喘,今统雄兵百万,战将千员,欲与足下会猎,共擒刘琮,永结盟好,盼足下顺天揖手,切勿观望,以免自误。这封书信写得不卑不亢,对于刘琮和一众荆州之人自然是打脸,不过这封信是曹操给孙权的,曹操想要联合孙权攻打刘琮,如果这封信送到了,两军夹击,那刘琮肯定抵挡不了,刘琮小心肝也是惊得一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