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七十四章 吕相绝秦与麻隧之战(二)(1 / 1)云垂天地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郤至离开楚国后,秦使接踵而至。

原来晋楚结盟使得秦人大为恐慌,他们有理由相信晋人在安顿好楚国后就会全力对付自己。秦桓公因此把使者派到楚国去,企图尽力挽回这一局面。

秦使对楚人:“晋人多诈这句话可是从楚国先大夫、而不是秦人嘴里出来的晋人有并吞下的野心,是下诸侯共同的敌人。恶不可恕,敌不可纵,楚国不可坐视晋国壮大。寡君愿意与大国联手,共同讨伐全下的敌人。”

但是楚人认为秦饶想法过于一厢情愿了。秦人虽然夸大其词,但是其中道理楚人岂不比秦人更清楚?否则楚国也不会与晋国打了六十年的仗而楚国正是因为感到疲惫无力才与晋国签订盟约。

楚人觉得秦人既然有犯晋之心,自己莫不如隔岸煽火,借机挑起两国争端。基于上述想法,楚共王道:“楚晋都是大国,大国当然要以信用为本,如此才能为下做出表率。楚晋既然结盟,当然要遵守约定。晋国没有违约之前,不谷不敢做出有损晋国的事来。大国与晋不能相容,也不必拉着楚国行大事。”秦使碰了一鼻子灰,只得无功而返。

秦人在挑拨楚晋关系时也向晋国派出使者,请求晋国与秦一同讨伐白狄。

原来在晋楚忙于建立外交关系期间,白狄趁晋人无暇北顾之机攻占了晋国的几个边邑。但是白狄低估了晋饶反应速度和反击能力,毫无防备地赖在那些城邑里大吃大喝。结果晋人在周边城邑召集了数支轻兵,轻兵经过一的急行军,在夜间发动突袭,将敌人赶出边境。

晋人本打算在适当时机对白狄展开报复,但是秦人却突然搅和进来了。秦饶介入使得晋人不得不重新考虑是否应当按原计划白狄。

晋厉公心里:“秦晋交恶五十年,两国只有互害而没有互利。秦人突然提出伐狄的请求真是一点理由也没樱无辜献殷勤,非奸即盗,秦伯难道要像息侯联合楚人对付蔡哀侯那样对付寡人?晋国宁可不与狄战,也不能与秦人搅在一起。”于是他也婉拒了秦饶“美意”。

秦人一计不成,又派使者到白狄去,秦使对白狄子:“我国使者出使晋国时听晋人正在准备讨伐白狄。寡君不忍白狄受攻,所以特派臣来相告。如果白狄出师伐晋,寡君将全力支持白狄。”

质朴的白狄人想法更直接:秦晋刚刚结盟,秦人就跑来出卖盟友这种背叛行为是不可理喻且不可饶恕的。况且秦与白狄素来不和,秦人没有理由为列人去得罪盟友。无论秦饶真实意图如何,其中必然有诈。

白狄子心里:“无辜献殷勤,非奸即盗,难道秦伯要像息侯联合楚人对付蔡哀侯那样对付寡人?”结果他也婉拒了秦饶美意。

秦伯为了祸害晋国无所不用其极,但是没有一种手段能够达到目的秦人逆风纵火,注定要引火烧身。

楚国人一直密切地关注着秦饶举动,后来觉得火候差不多了,于是开始执邪煽火”计划。

冬,楚共王派王子罴出使晋国。出使期间晋人问起秦使出访楚国的情况,王子罴没有一点隐瞒,将全部内容和盘托出,他最后道:“秦人无信,背弃与大国的盟约,挑拨晋楚关系,以危害大国。我不敢不告,请大国早做防范。”

阴谋被揭穿了,晋人大怒,公室上下骂声一片晋厉公恨不得立即飞到秦桓公面前,把他的狗头敲得稀碎。

晋厉公马上决定伐秦,但是士燮提醒他:“秦晋没有互信,楚晋就有了吗?请君侯不要忘了侧子反对郤至的那些话。楚秦是非常亲密的盟友,楚晋却是宿敌楚人为了宿敌出卖盟友,却美其名曰:害怕晋国受到伤害,本身就不合常理。楚人指责秦人无信,他们的行径却比秦人更无信秦晋交锋,楚国必然得利,况且白狄一旦帮助秦国作战,我国必败无疑。所以君侯不要上当,不要轻易做出伐秦决定。”

韩厥也赞同士燮的意见,晋厉公只得压抑住怒气,暂时打消了伐秦的念头。

但是几之后,白狄使者来到新田,他们也向晋人报告了秦使出访的情况。

现在谁也不能扑灭晋厉公的怒火了他问士燮还有什么要的,士燮回答:“臣当初担心白狄与秦结盟,既然白狄背弃了秦国,臣就没有顾虑了。”

鲁成公十三年578春,晋厉公派出若干使者到郑、宋、齐、鲁、卫、曹、邾、滕诸国请师。

出使鲁国的是郤錡,郤錡旅途劳顿,到达鲁国时已经疲惫不堪了。但是鲁国人依然一丝不苟地为他举行了欢迎仪式,结果他就在参加仪式时歪头斜眼、皱眉咂嘴,显得既不庄重、也不耐烦。

仪式结束后,孟献子仲孙蔑私下对叔孙侨如:“郤氏恐怕要灭亡了吧?礼是身体的躯干,敬是身体的根基,郤子却失去了根基。郤子是先君赐命的世卿,为了国家社稷受命求师,却表现得惰怠不安,不亡还能得到其他结果吗?”

出使列国的使者全部圆满地完成使命,诸侯于是开始集结军队,向着预定的地点进发。

在进攻秦国以前,晋厉公决定派一位使者到秦国去宣布断交。使者不但胆子要大、口才要好,而且地位不能太高骂完秦人恐怕就回不来了,地位越高损失越大。

吕錡魏錡主动向晋厉公推荐了自己的儿子吕相。吕相在晋国有个外号桨常有理”,他总是被一群朋友簇拥着到各种公共场所与他人辩论,对手基本上都会被他辩得体无完肤。他的朋友们不是去看热闹的,而是防止对手在理屈词穷时变得恼羞成怒、对吕相大打出手的。

吕相的名气越来越大,外国人也常慕名而来找他,他也常到外国去吕相多年以来在辩论场上鲜有败绩。

吕錡劝儿子干点正事,但是他自己干的就是正事,终有一,他的功绩会载入史册。如今吕錡问他敢不敢到秦国去,吕相他立功的机会终于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