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五章 刺摆勾(1 / 1)墨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次日。

做完课前热身的韦瑾找到吴乾道“教练,今天的课时可不可以教我前手直拳”。

“……”吴乾看了看韦瑾,疑惑着这前手直拳不是都教过了么,现在不都已经打的左右直拳么,什么还请求教前手直拳。

“就是昨天那人型犀牛和阿庆实战那一回合,人型犀牛引得阿庆团团转的那左前手直拳”韦瑾道。

“哦”听到韦瑾的解释吴乾恍然道。

“……?人型犀牛么?你倒是把公竣形容的很贴切”吴乾心想道。

“你说的那个是前手刺拳吧!”吴乾道。

“嗯”韦瑾并不知道前手直拳和刺拳的区别,既然教练这么称呼了,这就表明教练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意思。

“你先去走两回合的步法,一会我再给你慢慢剖析刺拳的作用,然后我们在进行练习”吴乾微笑道。

待得韦瑾走完两回合的步法,吴乾就把韦瑾叫到一边说些刺拳的原理和实战中的应用……

‘刺拳’,有的人形容刺拳就是冲锋枪上的刺刀,也有形容成像是捕食的眼镜王蛇。

刺拳类似于前手直拳,但是发力点不同于前手直拳。直拳是用腰发力,脚蹬地,肩部带动大臂带动小臂把拳头打出去。

刺拳的优点是速度快,打得准,缺点是力度不够大,杀伤力小。

通常你的手臂有多长,你的刺拳攻击范围就应该是多远。

刺拳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能让你第一时间打到最远的距离。

如果人为的把这个范围缩小到平勾甚至上勾的距离,无异于自废武功。

刺拳在比赛中是一种类似坦克的攻防兼备的有利武器,既可以佯攻,为自己后续的进攻创造机会。

同时也可以干扰对手的进攻,进行积极性的防守。

由于刺拳其轻而快,故多用于试探,引诱,挑衅,干扰对手进攻节奏,控制距离,起到突然一记的作用,是比较常用的搏击招式……。

说完一些刺拳的实战作用,吴乾才示范了下刺拳的动作,之后还来了两次刺拳的连击。

“你现在可以先试着出刺拳,然后出左手直拳,感受一下发力有哪些不同”吴乾道。

韦瑾听了吴乾的话,站在原地就学着教练的方法出刺拳,然后在做左右直拳,来回和下也没整明白刺拳和直拳的区分。

吴乾耐心的在旁边讲解和示范,但成效不见多大。

这就使得站在一边指导和讲解了两回合吴乾也是颇感无奈。

不得已,吴乾就领着韦瑾走到一个梨球之前。‘

梨球’,因其型像梨,故名梨球。

梨球是拳击练习的补助器械之一。

是培养注意力、反应速度、出拳动作的快速、准确性,以及肩、臂、肘、腕等各关节的灵活性和整个上肢的力量和耐力等,都有很大的作用。

梨球韦瑾知道,之前训练的时候他还在旁边观看别的会员打过梨球。

他也有在别的不注意偷偷的打过,不过那一次梨球反弹回来打到了额头后就没再尝试过了。

跟着教练来到梨球处,韦瑾内心也是不住的想“这不是练的刺拳么,也不知道教练带我来梨球这干嘛,难道教我打梨球”

韦瑾的猜测没错,吴乾轻击了两下梨球才道“你过来站我这位置,比一下的你左右直拳”。

韦瑾还不明白什么,但还是照着教练的安排站到了刚才吴乾的位置,就伸出左手拳比了比。

吴乾看得韦瑾比和梨球的间距,示意韦瑾再往前半个脚掌的距离。

“你现在轻击前面的梨球,出拳时只要肩部带动大臂至小臂把拳头打出去就行,脚不用蹬地”吴乾道。

吴乾说完,韦瑾就是一个直拳朝梨球打了上去。

然而这一拳力道有点大,而且韦瑾也没有及时的收拳,使得梨球“碰”的一声就反弹至拳套,之后就晃了晃停顿下来。

看着韦瑾这一拳,吴乾摇了摇头后才道“说了力气小一点,不用那么大力,这个梨球和你又没仇”。

“你先看我打一遍,你注意我的肩部和大臂至小臂到拳头这一线的运动轨迹”随着吴乾的解说和击打,梨球有着节凑的响起“噔噔,噔噔”的声音。

末了,吴乾抓着梨球对着韦瑾道“你刚才听出节凑声没,打梨球靠得不是蛮力,刺拳也不是蛮力”

“现在开始你用刺拳按着节凑慢慢的刺这梨球,你击打梨球时梨球碰到后面横板发出一声,反弹回来碰到前面是一声,当你听到两声响起时你在出拳轻刺梨球”。

吴乾说着还前后摆动了下梨球。

听得有些迷糊的韦瑾还是点了点头。

待吴乾离开后,韦瑾一边想着吴乾刚才的话,一边慢慢的使用肩部带动大臂带动小臂至拳头击在梨球上,打了这一击就快速的收回击出的左手。

这次韦瑾并没有急着出拳,而是看着梨球前后摆动击打横板,听着梨球击打横板发出的“蹬,蹬,蹬”声音。

三四声过后梨球摆动的力道就变小了下来,只是前后晃了晃不再碰到梨球上的横板。

看到梨球停下,韦瑾又是使了个刺拳打了过去,这一次他听得“噔,噔”两声就急忙又出了个刺拳,这次韦瑾成功完成了个连击。

完成一次连击的他没有出第三拳,而是回味了一会,就又开始慢慢出拳,收拳,出拳……。

之后韦瑾连续刺击的刺拳也慢慢变得多了起来,每一次节奏的断链,韦瑾都停下想想梨球反弹声音和每次刺拳刺击的时机,还有出拳时的力度问题。

两回合过后,在慢慢掌握了刺拳的发力和击打梨球时机后,韦瑾打梨球的频率就慢慢变得轻快起来。

听着梨球前后反弹传出的“噔噔”声,韦瑾感觉这节奏就像是一曲欢快的音乐,而这音乐还是自己普的曲。

吴乾看着初步掌握刺拳发力的韦瑾,听着梨球“噔噔,噔噔”的声音,心里感觉这学员还没那么笨。

等韦瑾停了回合训练,吴乾就叫韦瑾到沙袋处使用刺拳绕着沙袋轻击沙袋。

在韦瑾绕着沙袋轻击两回合沙袋后,吴乾就把拳套戴上,然后就叫停了韦瑾,示意韦瑾和他到拳台里面进行训练。

上了拳台后韦瑾才知道教练叫他上来干嘛,就是通过对练实践刺拳的应用。

而这次的对练是教练充当移动的沙袋,而韦瑾只需运用刺拳不停刺击,刺探,控制两人的有效距离。

拳台里,两人不停的拉回移动,一个抱架来回的移动着,而一个侧不停的使用刺拳追击或后退,后退控制着有效的攻击距离。

一个课时的时间在两人来回游走的间结束了,而这一课时对韦瑾来说已算是习练拳击以来最有趣的课时了。

课时结束后,韦瑾并没有去做力量训练或是敏捷训练,而是走到速度球的地方继续练习刺拳。

吴乾看着意犹未尽还在训练的韦瑾,想着现在也没有别人约课,或许可以把摆拳和勾拳也一并教授了。

吴乾一直以来都会以课时外的言传身教的方式来回馈自己会员,而拳馆里的会员这也都把这类的教学算成是教练给会员的小福利。

“你一会要赶着回去么?”吴乾走到还在和速度球奋战的韦瑾旁边问道。

听到吴乾的问话,韦瑾就停了下来,不知教练为何有这么一问,但还是道“今天不赶时间,我想多练练”。

“你休息一下,一会带你练点别的”吴乾说完就朝另一边走去,韦瑾看着走开的教练也没想什么,就找了个位置脱下拳套后就坐下休息。

坐下休息的韦瑾看着分散各自练拳的击个会员,想着教练刚才的话,也不知道一会教练会带他练什么。

休息了10来分钟的样子,韦瑾就被吴乾叫到沙袋前,韦瑾也是自觉,站好拳架后就想着用刺拳击打沙袋,可是拳还没击出就被吴乾给叫停了。

“你来我这报名到现在差不多两个月了吧”吴乾问道。

“嗯”韦瑾应道。

“今天你也不赶时间回去,我正好也闲下来,我就带着你练练摆拳和勾拳”吴乾道。

韦瑾听了吴乾的话,心里还是有些小兴奋的。

韦瑾知道,只有学会了摆勾,之后才可以学习组合拳。

然而韦瑾并不知道的是,他每次练的左右直拳其实也是组合拳,组合拳就是个人对拳法的熟练应用,使得单一的出拳动作连贯组合,单一的左右直拳也可形成杀伤力巨大的组合。

只是韦瑾没有进行真正意义的实战应用,吴乾也没早早告诉他什么是组合拳。

所以韦瑾并没把自己一直练的左右直拳和组合拳联系在一起,这两个月过来训练时也只是闷头按教练的要求练习基础的东西。

‘摆拳’因拳走弧线,出拳方位隐蔽、时间短,可以侧面进攻。

也可以通过滑步和身体的配合从侧面攻击对手。

一般击打目标为头部左右腮。摆拳是手臂弯曲,举平,右手摆左边,左手摆右边,打的是敌人的脸的两边,也就是左右腮的地方。

一般的右手摆拳都是格斗式站立,后脚蹬地,猛转腰髋,带动右臂摆出,拳心向下,弧度不可过大,那样会影响速度。

‘摆拳’分大摆和小摆。大摆是以拳心为受力面,握拳方法是在虎口拳的基础上,姆指向上移,指尖顶住食指第二关节。

也可以被食指扣住,这主要是使受力面平整,达到保护姆指的目的!大摆拳以威力大、受力面积广、攻击距离远等深受广大散打练习者的喜爱。

而小摆是以拳面为受力面,小摆拳的攻击距离比较进,速度快、灵活凶猛,是近身击倒对手最好武器。

韦瑾站在沙袋前听着讲解,然后按照着吴乾的意思,右手拳就往沙袋的侧方位置打去。

而站在一边的吴乾侧在旁不停的指出一些错误,偶尔还要示范些出拳动作,要求韦瑾谨记动作要领,出拳的轨迹,所击打的位置。

吴乾站在一旁看着对沙袋练习左右摆拳的韦瑾,虽然这些出拳显得很粗糙,但脚跟的蹬地,转的腰髋并没有出错。

出拳是弧度有点大,而这些就得在以后的练习中慢慢的改正,一个初识摆拳的新人能做到这样也已经很不错了。

两个回合后,吴乾就开始教授韦瑾‘勾拳’。

这次韦瑾被吴乾带到一个水滴形的水沙袋前,吴乾叫着韦瑾站好格斗式,然后叫韦瑾试着使用拳面击打水型沙袋的底部。

韦瑾也没多想,放下护住自己下颌的右拳才由下往上击打水沙袋的底部。

看着韦瑾这样的勾拳击打,吴乾又叫韦瑾再试试勾拳击打水沙袋。

这一次韦瑾放下手后还没往上击打呢,吴乾的拳就停在了韦瑾的下颌处。

吴乾看着韦瑾那愣住的表情只是笑笑,没有批评,只是说了声你的勾拳是错误的,然后才教授韦瑾正确的勾拳出拳的动作要领……

‘勾拳’,是一种弧线由下向上击打的拳法,而且是作为近距离攻击的拳法。

它比起直拳、摆拳等放长远击的拳法在动作结构和击打技术上要复杂得多,打击威力并不亚于后手直拳和摆拳。

勾拳的基本技术一般分作四种,平勾拳、上勾拳、侧勾拳和斜上勾拳。

这四种勾拳的击打、发力方法、步法和重心都基本相同,只是击打方向和目标部位不同而已。

对于现在的韦瑾来说,自然是不可能一下子就想学会勾拳的四种打法,所以只是认真的学习上钩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