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傻子不傻4/4
艳阳高照万里无云,就连风儿都不知去了何方。
自从李家村浇完最后一次地,一连好几天,都是烈日炎炎的好天气,地里黄灿灿压弯了腰的麦秆上,挂着的是今年秋日的收成。
经过福伯的推算,明日是个适合收获的好日子,李家村的秋收第一战,也将会在明日正式打响。
趁着今天还不算忙,李家村的各家各户,都在忙活着拾掇明天的场地。
不仅要清扫晾晒麦子的麦场,还要把闲置了一个夏天的碾子,重新拾掇一下,以方便麦收之后主家用它来碾麦粉用。
村里忙里忙慌的,并没有影响到李牧,吃完早饭精神抖擞的李牧,这会抱着一本书正在瞎琢磨呢。
书的外皮有些陈旧的泛黄,但内部的纸张却白皙整洁,正常人看到这本书的第一反应,都会觉好似并不是很配套的样子。
其实这本书正是李牧自己编写的一本,外皮是从系统仓库里的古典秘籍上撕下来的,后续也经过李牧的一些修正和伪装,书内的文字也都是简体字,里面的内容,除了部分李牧抄模的秘籍典句外,都是李牧个人对于修行的见解。
李牧“恢复正常”的这几天,除了去了一趟祠堂,其余时间都在自家的宅院里窝着,每天抱着这本书籍也不出门。
李老财这几天正在忙活秋收,原本正常来说,这种秋收的大日子,一般都是一家的男女主人一同忙活的,往年李家村也是这样。
今年与往年就大不相同,李何氏这几天一直为了李牧的终身大事忙活,所以天地里的小事,李何氏就没了想要插手的欲望。
李何氏的这一举动,可打了李老财个措手不及,以前到了春收或者秋收的时候,李何氏可是全权负责全村人的伙食的,今年没了李何氏的帮忙,李老财一个人忙前忙后,可给他累了个够呛。
好在李老财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物,这才堪堪稳住局面。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李牧就被外面的吵杂声吵了起来。
今天是正式秋收的第一天,李家村附近的两千多亩地,也会在今天正式开镰。
地里的农活差不多要忙活一个多星期,还不算收割之后的晾晒,因为整个村子的居民,都是李老财家的佃户,所以秋收的这几天,李家也会给这些佃户做好饭菜,而且还是敞开肚皮的吃!
这机会对于这些佃户来说,一年也就两次,一次春收一次秋收,这可是每年吃狗大户的唯二次的机会。
差不多五点的时候,村里各家的大婆娘小媳妇,都早早起来聚在了李老财家门口。
门口是一个个崭新的,昨天刚砌好的灶台,大姑娘小媳妇们来了也都没闲着,你择菜来我生火,一个个看样子是早就分配好了各自的活计。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着二十多好女的聚一块,叽叽喳喳的吵嚷声,没给李家的屋顶掀翻喽,都已经算人家克制了好伐。
李牧其实也挺纳闷的,李家村的人一个个看着也不算人高马大的,但特么说话的声音那就跟用了扩音器似得!
李牧的小院可是在后院呢,这还能把前院大门口那边,讨论的话题听的一清二楚呢,刚刚结婚的小媳妇们还算好的,这些小媳妇还是有些害羞的,但那些结婚日子长的,家里已经添了娃娃的婆娘们,说话那可就没准喽。
可能也是自家孩子的功劳,这些婆娘聊天,就好像在比谁嗓门大似得,你吼一句我吼一句,给李牧整的是一点脾气都没有。
可别光听人家嗓门大,但着一个个的做饭可都是把好手,还没多大一会儿呢,葱姜蒜调料煸出来的香味,就已经传到了李牧的屋里。
李牧昨晚已经从自己的便宜老爹那里,打探到了这几天的菜谱,早上每人一海碗炖菜,每碗都能保证都一大块肥肉,主食是杂面饼子管饱,末尾还有解暑汤溜缝。
中午也有饭吃,中午还是早上剩下的炖菜饼子,但中午这顿饭是在地头上吃的,炖菜每人一碗,不过这次是可以续菜的,但能不能吃上第二碗,这就要看你能不能抢的到了。
晚上是浓稠的杂粮粥,大饼子就咸菜疙瘩,也是量大管够。
别看三顿饭简单的不行,这对于村里的佃户来说,丰盛程度已经跟过年差不多了好伐,甚至有的家里过年都没这吃的好呢。
六点多太阳已经出来的时候,各家的男主人,都已经整装待发的聚集在了李家大院门口。
空气中弥漫着炖菜的浓香,各家各户的孩子们,一个个手脸都没洗,就围在了自家母亲掌控锅灶前,双眼死死盯着锅灶边沿,就等着母亲一不留神,掉出来快肉呢。
对于这些孩童来说,自家的母亲或者姐姐,在这几天要是掌勺的,那一个个走路都得鼻孔朝天。
说到底崽还是自家的亲,当娘的或者当姐姐的,看到自家儿子或者弟弟,含着黑黢黢的手指头,眼巴巴的瞅着自己掌勺的锅,那肯定都会“不小心”的,抖出来一小块不大的肉来,给自家的崽子提前开开荤,这也是人之常情。
李老财对底下的这些小动作,肯定是心知肚明的,如果李老财明文规定的不能这么做,那掌勺的女子自然也不会这样偷奸耍滑,毕竟能来帮忙的女子可是有别人享受不到的福利的。
这种时候做饭都是能多不能少,如果晚上有多余的饭菜,那也都是让这些掌勺的妇人,自己内部消化掉的。
如果李老财定下规矩,那这些妇人也是能明白,顿顿饱和一顿饱的区别的。
六点半的时候,男人们差不多吃完了早饭,女子们忙着刷锅洗碗,往桶里装解暑汤,男子拿起各自脚边从自家拿出来的农具,结伴往村口的地里走去。
七点多的时候,麦穗上的露水也落了个差不多,由福伯组织从田地的一头开始收割。
“开镰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