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秋末(1 / 1)嘚嘚嘚咦嘚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秋末

送走了老罗,李牧合上了手里的书籍,这会的李牧需要考虑一下,自己能搞点什么事。

前世学历不高的李牧,并没有被学历阻拦自己求知的探索欲,初中文化对李牧前世的社会,可以说就连大多求职的门槛都够不到。

不过前世的李牧,还是有点小聪明的,初中刚刚毕业的李牧,背着饲料袋装着自己的家当,就一头扎进了打工的人潮里。

因为年龄小没有身份证,正式招工的可不敢招李牧这种,所以李牧的可选项可不多,只能从一些小店里的学徒工里挑选。

做过一年修车工,李牧对汽车的了解加深了部分。

做过半年的钣金喷漆,李牧对于调漆,也学到了一些。

饭店里端过盘子,墙上贴过广告。

穿西装做过销售,酒吧卖过酒水。

前世的所有记忆,都成了李牧目前的对比。

目前荒芜世界的情况,李牧想到的大多数东西,都不可能实现。

就算实现李牧也没能力守住,还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虽说多活一年是一年,但你不能找死啊,要真想找死刨个坑把自己埋了,岂不更快?

总结下来,李牧发现还是自己的实力不够,不过李牧这里的修行秘法,也就只有前三级的,并没有后续的修行秘法,大多还都是烂大街的货,甚至还有一些不连贯的。

现在的李牧已经修行到,他目前可修行的的顶峰,在没有后续功法出现的情况下,李牧只能把自己的路,往更宽的阔,这样来增加自己的实力。

前世的各国的实力大多与武器强弱对等,在火器肆意妄为的时代,任何古武都压低了声响,打熬身体数十年,抵不过一颗子弹,荒芜大陆虽然有着比前世更完善的修行功法,但子弹不行还可以用导弹核弹呐,一颗解决不了你还可以用十颗不是?

真实的枪械图,李牧前世并没有摸过,但小时候那种打橡胶子弹的玩具枪械,李牧还是非常熟悉的。

再加上目前的阵法师加成,李牧相信,只要自己沉下心思摸索,今后的荒芜世界,必然会被自己改变。

风吹麦穗摇四下望去,一个个弯腰的脊背手里紧握着自家唯一的铁器,在金黄色的麦浪里挥汗如雨,李老财坐卧在树荫处的庭帐下,身边是微微弯曲腰身的管家福伯,着大好的一副地主老爷欺压贫苦百姓的画卷,就在李牧不远处徐徐展开。

起初李牧也有想过改变自家的阶级梯队,但当李牧深入仔细了解之后,他便没了这一想法。

别处如何李牧并不知晓,李家村这里的佃户李牧还是清楚的。

这里的土地从一开始,就是李老财自己的,并不是从这些百姓手里强取豪夺过来的。

李家村的百姓都是李老财在这里扎根之后,陆陆续续填充进来的,当时的李家村附近,已经没了足够他们耕种的土地,这还不算最重要的,最重要是这些人手里,并没有抛去他们吃食外多余的粮种,这才是最重要的!

有粮没地这些后续来的人,还可以跑远点开垦荒地,但有地没粮这可就要了命了。

据说中途这些逃难过来的人中,也有几个跳脱的,和李老财发生过一些冲突,不过这都是许多年前的事了,这里也就不再详细附属。

总之最后的结果就是,留下来的都成了李家的佃户,然后由李家每年给他们分配粮种,并还让给了他们可以耕种的田地,收获后的比例李牧觉得还算公平,粮种等收获后这些人家,需要以比普通粮食增幅的两倍偿还李家,抛出粮种之后耕地的租金,就是租种土地的十分之三。

也就是每亩地李家除了提供粮种之外啥也不管,每年就能获得每亩地内的三成粮食,这个比例对于这些佃户来说可一点都不多。

要知道每季田地里的,锄草耕田的耗费,李家可都没要过。

李牧了解了这些之后,也就没了当初充当剥削阶级的别扭,要知道一开始李牧走出李家宅院的时候,看到那些八九岁还光屁股,满地乱跑的家伙们的时候,李牧还替他们感到悲哀过呢。

日头挂西枝,袅袅炊烟已从李家宅院那飘扬了起来,还没来得及直冲云霄呢,就被一缕缕秋风吹散开来,隔着老远李牧都能闻到一股柴火的味道。

这是一股说不上来,但又让人安心的味道,老黄牛慢悠悠甩着尾巴,驱赶着秋日里已经衰老,但还想要吸食最后一口鲜血然后等死的蚊虫,时不时反上来一口没消化的青草重新咀嚼一遍。

从这里来看,李家村就好比当初的白矮山,甚至比白矮山还要好一些,这里不仅温度适宜,还有足够多可以交流的盆友。

骑上温顺的老黄牛,李牧踏着火红的夕阳,披着红彤彤的火烧云,慢悠悠的开始返程。

村子中央的晾晒场,那些上了岁数的,和一些身体比较娇弱的人儿,正忙活着收拢晒了一下午的麦子,粮食这东西在百姓眼里,有时候比命都要珍贵要娇嫩,逃荒岁月里一个粗粮馍馍,都比一条命要值钱的多,李家村的百姓又大多都经历过逃荒岁月,所以这里的人儿对粮食,有着一种天然的敬畏。

接下来几天,李家村晾晒场上的粮食,逐渐多了起来,最早收获的一批麦子,这会都已经晒干了水分,准备入仓了都,而最新收获的麦子,还需要再晾上几天才行。

秋末的季节,虽然李家村百姓苦苦哀求了数日,但还是迎来了这场不怎么受欢迎的秋雨。

只是这场秋雨下的好没道理,刚刚还晴空万里,燥热的风儿甚是喧嚣呢。

下一刻清凉的微风轻轻吹过,有经验的老农瞬间明白,这恐怕不是一场小雨。

好在地里庄稼已经收割完毕,还在晾晒的,也就只有不到两百多斤,昨晚刚割下来的样子,就算这点粮食最后保不住,也不会对李家村的春种有多少影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