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
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羞入原宪室,荒淫隐蓬蒿。
这首《白马篇》是唐朝诗人李白写的,写的是一个武艺高强、报国杀敌、功成退隐的侠客形象。唐朝少年最崇拜的是什么?游侠!作为侠客,其最基本的精神是对自由的向往,是追求个性的发扬。《白马篇》一诗中五陵豪侠的一生。年少轻狂时,与人斗鸡玩乐,“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后来立志时,尽情的做自己想做之事,“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再后来,从军中而归,依旧豪情不改,轻狂不减,“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唐诗中的“游侠”形象是狂放不羁的,而其精神是乐观强大的。立功边塞,保国卫民,追求自由和独立人格是盛唐诗人所追求的,也是游侠精神的内核,所以说,盛唐气象成就了“游侠”,而“游侠”文化也成了盛唐气象的一个标志。
唐朝的游侠之风弥漫,那些开国元勋们在朝堂上吟诗作赋以文人自居,但仍以做过游侠为傲。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的著名文人姚崇,年强时候竟然是一个“古惑仔”。他自豪地说,三十岁之前他就是个以“呼鹰逐兔”为乐的游侠,根本没有读过书。后来发奋读书,竟然做了宰相。很显然,姚崇自豪的不是自己读了书,而是年少时候叱咤风云的游侠生活。
开国元勋谋士徐茂功则念念不忘自己青春爆棚的游侠生活,他自夸说,“我年十二三为无赖贼,逢人则杀;十四五为难当贼,有所不快者,无不杀之;十七八为好贼,上阵乃杀人;年二十,便为天下大将,用兵以救人死。”言语之间,充满了对游侠精神的向往。
唐朝之后,游侠诗开始没落,而国人的品格也在悄然变化,从春秋战国,到汉魏,再到大唐,游侠的形象是一步一步走来的,而这些朝代,一个比一个强盛。但是到了宋代,国家偃武兴文,意气风发的美少年被半死不活的病态男取代。
其实这也是国势积弱的外在表征,比如东晋时代的玄学盛行,士子把自己打扮漂漂亮亮的,有的如西施般的病态美,有的飘逸出尘,有的如高岭之花不可亵渎,有的如冰山美人一样,行走在街头上,抛弃阳刚之美,转走阴柔路线,成了一种潮流,这就是为后人津津乐道的魏晋风流。
宋朝的士大夫也差不多,科举入仕者的官员大多缺乏实际处理政务的经验,饮酒赋诗成为时尚。后来朱子教人半日静坐,半日读书,无异于半日当和尚,半日当汉儒。天下兀坐书斋人,无一不脆弱,为武士农夫所不齿。
宋、明理学家重文轻武,从而给国家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清初教育家颜元对此深恶痛绝,“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矣。”
此时游侠多成了市井的屠狗之辈。
好了,闲话少说,言归正传。话说隋末时期天下大乱,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称帝建立唐朝,以长安为京师。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为盛唐奠定基础。贞观23年(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年22岁,是为唐高宗,第二年改元永徽。
李治即位后对群臣宣布:“事有不便於百姓者,悉宜陈,不尽者更封奏。”并日引刺史入阁,问以百姓疾苦;太宗训令崇俭,唐高宗即召令:“自京官及外州有献鹰隼及犬马者罪之。”唐高宗君臣们萧规曹随,照唐太宗时法令执行,故永徽年间,边陲安定,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
永徽元年(650)五月,高侃进击车鼻,追至金山(今阿尔泰山),将他俘获,车鼻部众都降唐,举国欢庆。
七月,光禄大夫唐俭的府内没有一丝欢乐的气氛,三天前唐俭的第九个孙儿唐志在西郊马球场打马球的时候,从马上摔下来,至今昏迷不醒。唐志的父亲唐善识心急如焚,请来宫中的太医为唐志治病,唐志的姐姐唐元珍也从夫家赶过来探望弟弟,现在也没有离开。
太医对唐志的病也没有好办法,因为脑袋受伤,什么时候能醒来太医也没有什么好法子,长安城的杏林高手也是一筹莫展,只是说公子这个情况,只有靠自己硬挺过来。
“哎哟!”九公子屋内,突然一声惊叫,却是唐志醒来。那道佛光带着唐志坠入世界海,华严世界生于大世界海,而每个大千世界又有不同的世界海,孕育出无量的世界。佛光进入另一个须弥世界,冲出香水海,一路飞驰,来到南瞻部洲东土震旦国的一座大城。
唐志见此城宛若棋盘一般布局对称、街衢宽阔、坊里齐整、形制划一、渠水纵横、绿荫蔽城、郊环祀坛。这个景象太熟悉了,这是古都长安?佛光带着唐志往黄色琉璃瓦的宫殿飞去。
“不要啊!”唐志惊恐万分,这唐朝的皇子相爱相杀,没几个善终的,再加上则天武后又杀一批,肯定是个短命的种,我才不去!唐志挣脱佛光,没入皇城脚下一户人家。
唐志惊叫一声,睁眼看去,只见自己躺在床上,映入眼帘的是粉黄色的帐幔,头顶是一袭一袭的流苏。唐志不适的动了动,却发现身下的床榻柔软无比,繁复华美的云罗绸如水色荡漾的铺于身下。不时飘来一阵紫檀香,幽静美好。榻边便是窗,精致的雕工,稀有的木质。窗外一片旖旎之景,假山,小池,碧色荷藕,粉色水莲。不时有小婢穿过,脚步声却极轻,谈话声也极轻。
唐志知道这是一个富贵人家,正在猜想自己是在哪里,脑袋里微微一疼,突然有了一段新的记忆:自己身处大唐国,现在是永徽元年,当今皇上是唐高宗李治。爷爷是唐俭,父亲唐善识,母亲豫章公主去世有八年了,自己的名字也叫唐志,今年15岁,还有一个亲姐姐唐元珍,其他堂兄堂妹若干。
我这是借尸还魂了?唐志没想到自己也中了大奖,成了穿越大众的一员,而且还是来到盛世大唐。唐志不由松了一口气,不过这样也好,总比在枉死城呆着强。唐志双手合十,念叨:“澄观师父大德,恩同再造,我一定多赚钱给你修一座寺院供养你。”
祷告完毕,唐志寻查记忆。爷爷唐俭?唐志苦笑一声,还不错,算得上官三代。唐俭在历史上算是比较不出众的人,但是因为和军神李靖有过一次交接,所以大家记住了他。
贞观四年(630年)正月,李靖和李勣攻打东突厥,颉利可汗一败再败,损失惨重,遂退守铁山,收集残兵败将,只剩下几万人马。颉利可汗派执失思力来唐朝,假装谢罪,请求归降。唐太宗诏令鸿胪卿唐俭、将军安修仁等持节前往抚慰,诱使他们归附。颉利表示同意,因而兵备弛懈。
李靖知道这个消息,对张公谨说:“使者到了颉利可汗那里,突厥必定会放松戒备。我们就乘此良机,选拔精骑一万,携带二十天的军粮,带兵从白道袭击突厥。”张公谨说:“陛下已经下诏准许颉利可汗归降,朝廷派去的使者也在那里,恐怕不宜去讨伐进击。”李靖说:“这正是用兵的良机,时机不可错过,这就是韩信之所以消灭齐国的道理。像唐俭等使者即使因此遭到不测,又有什么可惜的呢。”遂率大军大破东突厥。
后来有人说李靖这是把唐俭作为死间,置唐俭的安危于不顾,所以两家的后人关系一直不冷不热。
唐俭的虽然位列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但是他所作的贡献非常有限,主要是因人成事。唐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劝李渊起兵,“您长相有日角龙廷,姓氏又合乎图谶,久系天下人望。如果外招豪杰,北连戎狄,右收燕、赵,渡河南下,占据秦、雍之地,这就是与商汤、周武一样的大业了。”
在隋朝末年,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图谶预言:“李氏当为天子。”这个预言的雏形是从汉朝开始的。汉朝有很多类似的图谶,都是唯恐天下不乱的道士们编造出来的。王莽、刘秀都是借助谶纬之学登上皇位,所以谶纬之学在东汉非常盛行。
方士们在东晋南北朝时期制作了大量图谶,最为引人关注的是东晋以来流传于世的“老君当治,李弘应出。”东晋之后很多人造反都是打着李弘的名义。后来大概是这个谶言太露骨,太明显,一时间可能兑现不了,而且没有谁敢给孩子起一个反贼李弘的名字,所以这个谶言被改为“李氏当为天子。”
到了隋朝的时候,天下将乱,于是李姓当王之谶随之不断涌现。到了这个时候,你如果不姓李,你根本就没有争霸天下的资格,毕竟造反是高风险的买卖,一下不好就是毁宗灭族的下场,所以有没有天命非常重要。
当时很多姓李的家伙蠢蠢欲动,比较有名的有李轨、李密、李渊等人。唐俭和李渊亲近,当然劝李渊造反,因此有了从龙之功。后来机缘巧合之下又救了李渊一命,唐俭拜礼部尚书、天策府长史、遂州都督,封莒国公。
唐俭居官不留心事务,常与宾客纵酒为乐。曾因犯小法贬授光禄大夫。今年刚辞官回家养老。唐俭有七个儿子,唐善识是老五,娶豫章公主,为驸马都尉。豫章公主死后,他娶陈氏为妻。
唐志的母亲豫章公主为唐太宗李世民之女,为下嫔所生。生豫章公主时难产而死,她是由长孙皇后抚养长大的,长孙皇后待她如同亲生之女。因为被长孙皇后收养,太宗对豫章公主的感情也十分不同。豫章公主夭亡之后,太宗非常悲伤,长期穿着素服,以至群臣惊恐,纷纷上书劝谏,要求皇帝节哀顺变。
豫章公主有一女一儿,长女唐元珍,今年26岁,嫁给了高士廉的孙子高巍,生有一个女孩恬儿,今年刚满5岁。因为母亲死的早,元珍承担起教诲弟弟的责任,对唐志格外关心。
有这样一份出身还是不错的,不至于像个穷屌丝先要来个屌丝逆袭;也不是人家的女婿首先要考虑喧宾夺主,咸鱼翻身;更不是处在乱世,要为生存拼杀,逐鹿中原,开疆拓土。前世的唐志可以说是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之下中苦苦求活,没有一丝安心的时候。今天来到大唐,终于可以作一个悠闲的废材公子,没事赚两个小钱花花,这正是他的梦想。至于建功立业,还是留给那些野心勃勃的家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