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20章 拖人下水(1 / 1)莲花王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唐志打定主意,即是是这样,也不能让昭武九姓把海外贸易的利润全部独吞!遂道,“具体该怎么运作,咱们还要好好商量,不过这是以后的事,不过首先咱们把第一步的生意做好。咱们先成立一个商会,把今年酒和糖的生意做好。我们先前谈好的两万贯钱你先付给我,从我后面的利润中扣除。”“你是要先填你那个大窟窿吧?”康老板不以为然,“这些都是小钱,咱们要能谈好,你那些房契我可以给你做主,让他们先还给你。你给我交个底,你袖袋里还有什么赚钱的买卖?”

“那就拜托了。”唐志拱拱手,并不搭他的话,“你们给我捂严实了,不要让我暴露,要不然这个买卖就没有你们的份了,咱们大唐的情况你也知道,狼多肉少,咱这些东西,还不够他们塞牙缝的。”

康老板点点头,唐志不想让其他人插手,要不也不会轮到他们,“只是这个商会以后该怎么操作,你先给交个底。”

“我还真不知道,这个还要大家一起商量着来。比如商会的股份有100份,皇上该占多少份,大臣勋贵多少份,你们手上占多少份,还有我拿出技术该占多少,这些都要厘清。

我认为皇上至少要占30份,皇上首先要做的就是答应给我们这个商会一个招牌,大概就叫‘皇家农工贸商有限责任公司’,什么叫有限责任公司呢?比如我们这个公司筹集了100万贯资金,以公司的名义发行债务,对外签订合同,明确责任。如果公司垮台了,由公司偿还债务,如果不够偿还,公司的管理和股东不负责任。”

股份的道理康老板很清楚,因为昭武商人很多也是凑份子凑资金做生意的,“只是这个有限责任人家会答应吗?”

“这就要皇上盖章批准了。借钱的是公司,有事你找公司就行,公司垮了你就自认倒霉。就像你借钱给人,人死了,这笔债自然就没了,难道你去阴间追债?”

康老板点点头,拿出一个小本子记下,这个办法倒是不错。

“农工贸商的意思就是农业,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我们都要涉及,也就是说我们开农场种粮食、甘蔗和其他产品,自产自销,独立经营,对于大唐社会的冲击小,就不会引起其他官员的重视和反对,也不让他们插手。”

“这样可能不容易啊,地方和朝廷的税收怎么办?”

“可以采取包税的办法。”唐志是从改革开放走过来的,对于开发区的这套东西非常熟悉,“比如我们可以在广州搞一个特区,建船厂,开工厂农场,招募工人,让岭南道划一块地给我们,规定一年交多少税。交完了税赚多赚少就是我们的了。我们也不要他们派官员来管理,我们商会自己管理自己。这些都要打着皇上的招牌,要不然还真行不通。还有我们以后要把商品行销到全国各地,要在全国的城市设点开店,有了皇上这块牌子别人就不敢刁难。”

做生意要官商勾结,要不然生意很难做大,这些道理都懂。至于给大臣的份子,也是要把这些人的嘴巴堵上。这其实是挖国家的墙角,好处都到私人口袋了。

“对外贸易这一块,一定要拖皇上下水,这么多钱给别人赚了,真是太愚蠢。你别把眼睛盯着我,大唐有几个人比你们昭武人钱多?一个也没有吧?皇上是有钱,可是那都是流水钱,都是要开销出去的。你们可以给皇上说西方那些皇帝的宫殿是怎么豪华,他们通过转口贸易赚了多少钱,练了多少兵,开疆拓土。打仗都是要花钱的,现在大唐还有这么多的强敌,东北有高句丽、百济,西南有吐蕃,还有星月教在西方兴起,这些地方将来都要用兵,钱从哪里来?对外贸易就能赚一大笔钱,何乐而不为?而且只允许我们公司开海运,对于人员输出都是可控的,不用担心国内的民众流失,税收流失。”

当年荷兰殖民者屠杀东南亚华人的时候,康熙不闻不问,主要是因为他们都是偷渡出去的,而且不给朝廷纳税,不算大清王朝的子民,管他们干什么?

对于唐志的建议,康有义只有点头的份,自己的眼光太狭窄,只盯着眼前这点利益,如果能说服皇上打开海运,这个利润可就太大了。

其实唐志对于唐高宗李治还是很熟悉的,毕竟武则天的电影电视太多了。李治不是一个固执的人,智力也没有问题,算得上是一个明君。再说有钱不赚王八蛋,白花花的银子谁不眼红?就是清朝这样闭关锁国的家伙,还不是有个广州十三行?

1757年,随着乾隆皇帝仅留粤海关一口对外通商上谕的颁布,清朝的对外贸易便锁定在广州十三行。位于珠江边上的中外交易场所,十三行口岸洋船聚集,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欧洲、拉美、南亚、东洋和大洋洲的环球贸易航线,是清政府闭关政策下唯一幸存的海上丝绸之路。

洋船到港数目,直接影响到粤海关的税收,而海关贸易税收,一向是清廷的可观财源。为此,清帝每年都要过问洋船数目,从而了解进出口货物品种及贸易税收情况。从广东大吏历年进呈的奏折、清单中我们可以看到,十三行年上缴税银超过百万,其中有一部分作为皇室的经费开支,通过粤海关输送宫中,而皇室每年开销白银约在60万两左右。

十三行做生意有个很扯淡的规矩,你要买什么商品我们给你安排,你不能随便挑选,我们要的货物我说了算,我不要的你就进不来。西方先进的钟表等一些工业品他不进口,或者进口很少,你就毫无办法,有好东西你也进不去。当时英国大量从中国进口陶瓷、茶叶、丝绸,他们的银子都流向了中国,想要在中国推销他们的产品,我大清帝国什么都不缺,就不要你的东西,西方认为很先进的工业产品俺也看不上。其实不是老百姓看不上,是老佛爷不要。教科书上津津乐道的康乾时期的大清对外贸易顺差,那都是特别扯淡的。

英国当时被逼得没有办法,派出一个隆重的代表团去大清访问,要求大清开放市场,被英明神武的乾隆断然拒绝。于是英国就向中国输入鸦片,想挣点银子,保持他们心目中的贸易平衡,而鸦片的毒害性是尽人皆知的,清帝国禁烟,导致英国找茬,发动战争,然后大清这个庞然大物隆然倒塌。

现在大唐的岭南之地还是一片蛮荒,人口稀少,如果能开发出来朝廷也是乐意的,而且随着人口的增长,可供分配的土地越来越少,均田制都实行不下去了,开发新的土地成为当务之急。而且现在土地兼并也开始了,很对失去土地的农民生活艰苦,如果能招募一批,也能缓和社会矛盾。而且广州的开发不用移民,只要把战俘全部迁到广州就行。现在大唐准备对高句丽和百济用兵,那里的人有的是,全部弄过来就行。

“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大唐指出这个问题,然后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除了岭南道,海外还有广阔的天地,这些地方都可以移民。”说到这里唐志终于把他的最终的目的说出来了。

康有义也明白过来了,微笑道:“这个问题可以不用我们来提,让朝廷内那些御史大夫干这个活。然后一帮大臣附和,我们再拿出这个方案就顺理成章了。”

“这个办法更好,只是不能做得太露骨。”唐志点醒道,“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南海的很多地方的稻子都是一年三熟,大家都有饭吃,大唐人多地少,旱涝频繁,一个灾年过来大家都要饿肚子。如果这个时候从南海把稻米运过来赈灾,社会也就安定了。”

有人说震旦人民是世界上最勤劳的,这话倒是不假,因为人多地少,自然灾害频繁,你要不勤劳你就得饿死,不像那些热带地区,粮食多得吃不完,天气又热,不需要穿很多衣服,吃穿不愁,要这么勤劳干啥?

所以说震旦人的吃苦耐劳都是恶劣的生存环境逼出来的,和震旦人有一拼的就是德意志人,他们生活的地区也是出于温带季风气候。像地中海、巴西、印尼、马来这些地方人都很懒,所以震旦人一去很快就积攒起巨额财富。只是后来震旦人到了美国,什么脏活累活都干,钱少也不在乎,其他人不干了,你这不是乱来吗?于是《排华法案》出台了。

“这是真的吗?如果真有其事,那么我们可以肯定说服皇上开海运。朝廷重农轻商不都是因为怕没有人种地吗?把粮食问题解决了,这个政令也会松懈许多。”康老板问道。

“当然是真的,安南(今越南)有一种水稻叫占城稻,引进到长江来种植,可以一年两熟,你想想,那得多打多少粮食?有粮有人有钱就可以大杀四方,咱们皇上就是千古一帝了!”

唐高宗李治封禅泰山,也是个好大喜功的主,不可能无动于衷。一年两熟啊,相当于南方多了一倍的战争潜力。唐朝打了这么多的对外战争一直没有伤及根本,只要是因为大唐时期气候温暖,粮食丰收。

占城稻是出产于中南半岛的高产、早熟、耐旱的稻种,北宋时引入中国,并迅速在江南地区推广。占城稻以其原产地,位于今越南中南部的占城为名。占城稻又称早禾或占禾,属于早籼稻,原产越南中南部,北宋初年首先传入中国福建地区。根据中国古书记载,占城稻有很多特点。一是“耐旱”。二是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三是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

因为占城本地人很懒,耕作粗放,无灌溉设施,稻米任其自然生长。这和广西地区的情况差不多,直到南宋,岭外的水旱稻种植方式就是如此,《岭外代答·惰农》条云:“其耕也仅取破块不复深易,乃就田点种,更不移秧。既种之后,旱不求水,涝不疏决,既无粪壤,又不耔耘,一任于天。”占城稻耐旱、耐涝的特性可能就是在这种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粗放的耕作方式中逼出来的。

话说到这里,康有义已经是信心满满,就凭这一点,绝对可以说服皇上,而且不用通过御史大夫,这是泼天大功啊!看来唐志是真不愿意出头,要不然哪有自己的份?这也说明他是真的神游须弥界四大部洲,看样子他肚子里还有不少货,这可要巴结紧了,这是我的贵人啊。

主意打定,康有义格外慷慨:“贤侄,这件事情我会和其他人商量好,争取尽快搞定。你要的2万贯钱和抵押的房契,明天我让人给你过送来,你把心放宽就是了。如果你需要钱周转,我这里十万八万还是有的,你尽管开口!”

“让康叔费心了!”唐志拱拱手,也不客气。

两人把交货地点和交货方式都谈妥。唐志让宝琴进来撤掉酒菜,换上茶水。宝琴在一旁煮茶,唐朝的煮茶方式是在煮茶时,添加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依靠这些佐料和刺激性调味品的气味,来掩盖茶叶自身的苦涩。但是究其本质,依然不过是加了调味料的菜汤罢了。这种饮茶方式,和后世客家的擂茶颇为相似。

看到茶水,唐志便想到茶叶,便向康叔问起安康、武夷山庄园的事情。

这时候的康叔也没有藏着掖着:“我们身为商人不能购置田庄,不过你可以啊,一般人也不愿意出售。现在有一个方法,就是换置田地。有人想在长安购置庄园,你可以把长安的庄园盘下来,再和其他地方的人交换。现在有很多人在做这个生意。”

这个办法都是不错,就是需要的资金太大,自己没有这么大实力。不过眼前有一个大亨,还是自己的叔叔,不用白不用。

“康叔,茶叶是大宗商品,这个生意要做好了,利润可不比丝绸差,要不咱们合伙一起来做?”

康叔斜睨着唐志,不屑道:“跟我合伙?是为你自己打算吧?你操这么多心干嘛,到时候派人去收购不就行了?”

“事情没那么简单,原料基地不解决,到时候货物供应不上来就要亏大本的,一年下来这个违约金就要我的老命。如果庄子是自己的,我就可以安排生产,货也不会断了。”

康老板点点头,确实是这个道理,主要靠自己生产,不够的可以采购一部分,这样才不会有风险。只是需要的资金太大,而且求田置地不是自己的本行。

“我给你注意一下,你要钱不够我可以给你放贷,生意还是你自己做。”康老板最终没有越过这道红线。他又问起前面的话题,如何把财力转变为军事实力?

“这个嘛,就要看你们怎么想了。”唐志斟词酌句,“如果你们想作一个富家翁,那就早点迁回大唐来,赚了这么多钱,加上这个商会,也够你们挥霍几代了。如果想保留祖宗的基业,那就要付出大代价,而且还不一定能成功,风险很大。”

“你有什么高见可以破这个局?如果你的办法管用,我昭武九国都是你的后盾!”康有义气质一变,斩钉截铁。

“首先你们要知道自己的处境,”唐志心里也没谱,刚开始只是跟他套近乎,让他能尽快认同自己,所以才抛出这个话题,“你们国小人少,面对对星月教这个庞然大物的时候,首先要团结,要结成一个国家,把你们的力量全部整合起来,这样才有百分一的可能。”

“这个道理谁都懂,可是谁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权利。”康有义嗟叹道,“问题是让谁来做这个皇帝?他掌握了生杀大权,滥用权利怎么办?而且我们现在等于大唐的附庸,天可汗也不会答应。所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以前也不是没有人提出过,最终都发现行不通。”

康有义有点沮丧,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谁都懂,第一步就难住了,后面就根本谈不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