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4章 南派舞狮(1 / 1)莲花王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唐志想把西欧这种宫廷生活方式带进大唐,他可以伪造一个法兰西王国,这些舞蹈就是法兰西宫廷舞,这也是为了以后表演莎士比亚戏曲做准备。既然潇湘馆准备走戏剧这条路,唐志没道理不把莎士比亚搬上舞台,而丝绸之路里的宫廷舞就是给大家启蒙和试水。丝路花雨是敦煌莫高窟壁画的灵魂所在,1979年,甘肃省歌舞剧院的编导们开始深入敦煌,怀着对艺术的渴求和对敦煌文化的敬仰,长期研究莫高窟遗存下来的2000多尊彩塑和4万多平方米壁画。他们七进敦煌,披荆斩棘,不断从彩塑、壁画中寻找灵感。仔细学习、临摹经典壁画和雕塑中人物的造型舞姿、衣着配饰甚至每一个神态。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探索,舞剧编导们终于发现了敦煌舞特有的形曲线运动规律,开始了把瑰丽多彩的敦煌壁画搬上舞台的历程。同时,主创团队们大胆尝试,把丝绸之路和敦煌的历史发掘出来融合到舞剧中,采用中国古典舞的节奏韵律,将静止的敦煌壁画编织成优雅灵动的舞姿,其中最为着名的有“反弹琵琶舞”和“千手观音”,至此丝路花雨诞生。

2000年雅典奥运会上一幕千手观音吸引了世界70亿人的眼球,观众为之沸腾。丝路花雨中她们只是其中的一个舞蹈元素,丝路花雨中还有“霓裳羽衣舞”、“波斯舞”、“盘上舞”、“反弹琵琶舞”、这些都能在敦煌壁画中找到原型,所以丝路花雨是中国舞蹈的杰出艺术代表。

敦煌舞通过各种千姿百态的舞姿,融入了丝路沿线国家民族舞蹈的特色和文化元素,飘逸奔放的敦煌舞,独创了“两个三道弯”的舞姿,将东方女性的优雅妩媚表现到了极致。音乐和舞蹈珠联璧合、浑然一体,极大地增强了敦煌文化艺术的表现力、穿透力和感染力。

要把丝绸之路改编成集世界舞蹈大成的舞台剧可不容易,所以唐志的任务很重,要把其中的每种舞蹈都要教给演员。不过有现成的剧本,除了宝琴的敦煌舞稍微难度大点,其他都没有问题。

“三道弯”特指在舞蹈动作中的头和胸,腰和臀,胯和腿以逆反向度呈状的形态。在唐志看来,敦煌壁画中的三道弯其实来源于古印度的舞蹈,印度神庙里的人物雕像就是形的,二者的舞蹈造型、服饰特点等都有诸多相似之处。随着佛教的传播,古印度的这一舞蹈形式传遍东南亚和中亚西区。

印度舞古典舞历史悠久,对印度人来说,舞蹈不仅是艺术,更有宗教的含义。古典舞源自对神无比虔诚洁净无私的爱,舞者藉由手势、眼神、表情、身体表现和诠释宗教故事中的万事万物。在古代,古典舞由神奴演绎,是在印度教神庙里表演给神看的舞蹈。

印度舞节奏明快,一段4分钟舞蹈有大约50多个动作。包括了手势、眼神、内心所想、面部表情,这种变化万千的姿势可以代表人的七情六欲,甚至可以代表天地山水等自然景物和昼夜等自然现象。

敦煌舞中的飞天是神佛世界自由往来于天际的天仙。那些手执乐器或手捧花盘、花绳、璎珞或徒手舞蹈的飞天是伎乐飞天。伎乐飞天源于印度的紧那罗与乾闼婆,是“天龙八部”之一,也是佛国世界的乐舞之神。

乾闼婆,名叫嗅香神,是仞利天天主帝释座前的奏乐神,每当帝释要听音乐时,就焚香一枝,住在须弥山南金刚窑里的乾闼婆即闻香前来,受其差遣。

印度史诗罗摩衍那说:“成群的天女在跳舞,乾闼婆在曼声歌唱。”可见乾闼婆是音乐之神。慧琳一切经音义说:“紧那罗音乐天也,有微妙音响,能作歌舞……”可知紧那罗是歌舞之神。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人将执行紧那罗、乾闼婆职能的天人叫飞天,更确切地说是伎乐飞天。

印度人将幻现于空中之楼阁、山川即海市蜃楼,称为乾闼婆城。佛经中也常用乾闼婆城来形容诸法的如幻如化。有人说佛教继承了古印度的神话传说,比如天龙八部、六道轮回,真实的情况是古代印度这些神话传说都是真实的,而不是杜撰的,修炼佛法就会经过这些地方,最后超越。中国道教的33天都是根据佛教经典编造的。

刚开始传入莫高窟的飞天有着保留着印度乾达婆的特征:头有圆光、脸型椭圆,直鼻大眼,大嘴大耳、耳饰环孬,头束圆髻,或戴或蔓,或戴印度五珠宝冠,身材粗短,上体,腰缠长裙,肩披大巾,由于晕染技法变色,成为白鼻梁、白眼珠,与西域龟兹等石窟中的飞天,在造型、面容、姿态、色彩、绘画技艺上都十分相似。

也许印度乾达婆形象粗野,肉墩墩的好像飞不起来。所以随着天竺文化和汉族文化的融合,到了唐代,飞天的形象也起了显着的变化:身材修长,昂首挺胸,双腿上扬,双手散花,衣裙巾带随风舒展,由上而下,徐徐飘落,像两只空中飞游的燕子,表现出了潇洒轻盈的飞行之美。

反弹琵琶是敦煌艺术中最优美的舞姿,也是丝绸之路难度最大的舞蹈。舞姿劲健而舒展,迅疾而和谐,反弹琵琶实际上是又奏乐又跳舞,把高超的弹奏技艺绝妙的舞蹈本领优雅迷人地集中在这个舞位的肩上。

反弹琵琶图见于敦煌莫高窟112窟的伎乐图,为该窟西方净土变的一部分。写伎乐天伴随着仙乐翩翩起舞,举足旋身,使出了“反弹琵琶”绝技时的霎那间动势。表现伎乐天神态悠闲雍容、落落大方,手持琵琶、着上身翩翩翻飞,天衣裙裾如游龙惊凤,摇曳生姿,项饰臂钏则在飞动中叮当作响,别饶清韵。突然,她一举足一顿地,一个出胯旋身使出了“反弹琵琶”的绝技于是,整个天国为之惊羡不已,时间也不再流逝。

此时飞天的人物造型丰腴饱满,线描写实明快、流畅飞动,一气呵成,天衣飘飓,有“吴带当风”的韵致。敷彩以石绿、赭黄、铅白为主,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典雅、妩媚,令人赏心悦目。这幅“反弹琵琶”无论是从反映生活的角度,还是从绘画技法的角度,所取得的成就都是引人注目的,是敦煌壁画中的代表杰作。据说还有人从敦煌壁画中悟出一套高深的武功。

反弹琵琶这段舞蹈对于宝琴来说也是很难完成的,唐志不得不从舞蹈最初的基本功开始教,其他孩子也是一样,为了完成丝绸之路的舞蹈全部都开始练习基本功。不过他们的底子都打得不错,唐志只需稍加引导就可以。

为了教宝琴反弹琵琶舞这个最经典的舞蹈形象,唐志不得不亲自示范。还好他的形意十二形拳现在已经登堂入室,把身体练得柔弱无骨,坚硬如钢,做出这些高难度动作也毫不费力。

十二形是形意拳系的传统套路之一,是取十二种动物的动作特点编排而成,既是精妙的攻防技巧,又是练身的良好方法。在十二形中,由戴龙邦传下的有十大形,即龙、虎、猴、马、鸡、燕、鹞、蛇、鹰、熊,后来形意拳鼻祖李洛能又添加了鮀和鹱形,使形意拳的技击之法更趋于全面。

除了敦煌舞,还有波斯舞、拉丁舞、宫廷舞,这些都要教会。不过古丽她们已经学会了,可以作教练。还有服装、舞台布置、音乐设计,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够他忙的了。特别是桑巴,像一个八爪鱼左右划拉,张牙舞爪,让宝琴和小伙伴乐得不行。

最后英娘回到大唐,当然要有大唐的特殊歌舞,除了羽衣霓裳舞之外,唐志还增加了狮子舞,也就是舞狮。现在唐朝宫廷的舞狮表演还很简单,完全没有后世那么多纷繁复杂的动作,造型也很呆板。唐志已经让人制作了几头狮子,共三种颜色。

传统南狮狮头有“刘备”、“关羽”、“张飞”之分。三种狮头,不单颜色、装饰不同,舞法亦跟据三个古人的性格而异。各自代表的颜色为刘备黄色关羽红色张飞黑色。

红色为关公狮,代表忠义、胜利,因关羽在华人心目中又为武财神,故关公狮又代表财富黄色为刘备狮,代表泽被苍生、仁义及皇家贵气黑色为张飞狮,代表霸气、勇猛,所以一般张飞狮只有在比赛或者踢馆挑战时才用,一般喜庆之事还是红黄为常见者。

舞狮最常见的表演的节目当然就是广东黄飞鸿狮王争霸,所以唐志准备在英娘回到大唐来个狮子斗。

这次上元节,唐志想让舞狮登场,在珠宝店、得月楼门前表演。唐志的珠宝店叫“麒麟轩”,现在正要将八音盒上市,弄一套南派舞狮正好可以吸引眼球。不过这些小家伙功夫不到家,很多高难度的动作比如高桩、梯子采青还不会,现在最多攀援板凳山。

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直观的感受,他准备和康武表演一段,“康武,你跟我一起舞一套狮子动作给他们看。”

身边有个苦力,不用白不用。上次康武跟着自己在屋梁上腾跃,这家伙的功夫不错,基本上能够跟上自己的节奏。形意门里有踩梅花桩,这也是基本功之一,康武也在梅花桩上练习过,这些日子跟着唐志,看得多了自然知道舞狮的动作要领。

康武马上苦了脸,这东家还真不客气。这几天跟着唐志,才知道这位的产业不少,赚钱的本事不比义父差。只是没想到他还有一个青楼,这些半大小子的基础打得还是不错,有几颗不错的苗子。

康武也看过唐志给孩子们的示范舞狮,这个舞狮和别处不同,表情非常丰富,有时仿佛酣睡中醒来,睡眼惺忪地伸懒腰,挠痒痒,左顾右盼,慢步出山有时会突然停下脚步,撅起屁股观察半天,试探绕行。舞狮一样会表达惊喜与怀疑,露出兴奋与探究,会发威长啸,也会施礼撒娇。狮子的喜怒哀乐,敏捷与矫健,憨态可掬与威风凛凛,都在精心考量演绎之后,博得人会心一笑,意犹未尽。

唐志作狮头,康武作狮尾。舞狮尾的人特别辛苦,护着前边人的腰部,基本上都是弯着腰,有时要把人举起,让人坐在自己头上有时让人踩在大腿上蹿上板凳山。

唐志先踩着鼓点做了几个简单动作,嬉戏玩闹、追逐捕食、奔跑跳跃,无一不是栩栩如生,康武都能跟上,渐渐两人之间配合越来越默契。

接着,狮子跳上梅花桩,在梅花桩上摇头晃脑,腾挪闪展,把一头雄狮的威猛、英姿和憨态,展现得淋漓尽致。台下的小伙伴看得目瞪口呆,他们都舞过狮子,知道其中的难度,特别是站在梅花桩上,一边做着各种动作,还要一边看着脚下的木桩,除非对梅花桩特别熟悉,不用看就能踩准。

前面的需要灵活和轻巧,后面的需要超强的臂力和扎实的基本功,唐志挥动狮子做出扑、跳、剪、探、扫、滚、咬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全靠康武用他的双臂巨大的臂力,把唐志举起和放下。

接着是爬云梯,从高台的两边往上爬,边爬还要边做悬空、倒立、翻滚、亲昵、嬉戏等高难动作。鼓和钹这时敲得越发密集,马上就要进入高潮。狮子来到高台上,一会跃起,一会扑下,一会倒挂,特别是倒挂金钩这个动作,唐志的双腿夹住康武的腰间,狮子头向下探头,伸到台面下。终于唐志一跃而上,把旗子上挂着的绣球叼下来,最后是三声鼓响,狮子从高台上滚下来,这有个讲究,叫狮子滚绣球。

初唐闲公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