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理论不够严密,存在许多肤浅和自相矛盾的地方。道教的创教理论来自众多源头,不免存在问题。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真正的道经就这么几本,僧人很容易熟悉和掌握,但是佛经就太多了,你全身心投入进去还不一定能搞清楚。这样就产生一个问题,道家立论,僧人很容易发难佛家立论,道家往往搞不懂是什么意思,更不用说去辩论了。佛教传入中国不久,就显示出了佛教在理论上的强大。晋代和南北朝时,僧人不断谴责道教窃取了佛教的经书,这是事实。而道教就是以这种方式学佛的。
道藏中有些经明显抄自佛经。有的教义都是采用佛教概念以及术语的。唐代的几部道书:道体论、玄珠录、玄真子等,直接用佛教的方法来解说道教的教义。如说,道生一切,那么万物是道非道?道体论解释说:“即是即非,即非即是。”问道与物是同是异?回答是“常同常异。”
历代佛道发生过很多次辩论,一般都是道家败北,除非当权者要打压佛教。而打压佛教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经济,因为寺院经济不纳税,影响了政府财政收入。到了唐朝的时候,因为李渊认了老子做祖宗,所以极力扶持道家。
唐太宗直接下旨,把道教置于佛教之前。僧人智实不服,上表抗争:
“老君垂范,治国治家,所佩服章,初无改易,不立观宇,不领门人,处柱下以全真,隐龙德而养性。今道士等不遵其法,所着冠服并是黄巾之徒,实非老子之裔。行三张之鬼术,弃五千之玄言,反同张陵,谩行章醮,从汉以来,常以鬼道化于浮俗,托老君之后,即是左道之苗,若在僧尼之上,诚恐国家同流,有损国化……”
太宗览表,壮其志为教,遣宰相岑文本论旨遣之。实固执不奉诏。帝震怒,杖实于朝堂,民其服,流之岭表而卒。初,实得罪,有讥其不量进退者。实曰:“吾固知已行之诏不可易,所以争者,欲后世知大唐有僧耳”闻者莫不叹惜。
高宗是信佛的,受了菩萨戒,又建慈恩寺,为文德皇后,追崇冥福。高宗在位时,经常召集僧道辩论,每次辩论的结果都是道士失败,佛教胜利。他们辩论的方法,双方设有论师的座位,由双方代表,代表他的本教,升上论师座,或者道士竖立一题,由佛教出来难他,或者佛教的代表出一题目,由道教的代表出来论难,如此互相论义,而且要答辩得快,答不出来就算输一次。有些谈理的方面颇为精彩,有的互相嘲笑讥讽,近乎谩骂,而且毫无义理,就是要有话说,说得对方答不上话来,有时讥嘲对方可笑的地方,皇帝也抚掌大笑出声。
9月19慈恩寺法会,有机会还是去看一看。
薛仁贵在营地见慧立法师一个人离开,唐志没有出来相送,有点好奇。他在皇宫见过慧立,在和道教辩论的时候慧立是主论师,相当了不起的。
薛仁贵找到唐志,“九郎,刚才慧立法师找你有什么事?”
“哦,9月19慈恩寺开法会,佛道两家辨论,他想邀请我参加。”
“哦?你还懂佛法?”
“略知一二。”
“你那形意门是道家的路数,你怎么又跟佛家扯上关系了?”
“我是兼通百家,学贯中西。”
“去你的吧!不吹牛你会死?”
两人哈哈大笑。这段时间大家在一起相处融洽,薛仁贵也发现唐志这个人性情平和,淡泊名利,不抢不争,而且很能吃苦,由此带动一大帮少爷兵都不敢炸刺,这让他刮目相看。薛仁贵也知道,唐志还有很多事情,御林军只是其中之一,所以不存在跟自己争夺领导权的问题。
薛仁贵问:“再过1个月战阵训练就要结束,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
唐志道:“我想搞一个野战拉练。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咱们练了这么久的兵,到底怎么还要到实战中检阅。今年冬天我想把部队拉出去,从长安到湟河谷地,边行军边训练边演习,安营扎寨、夜间行军、夜袭、抢占高地、辎重运输……所有科目都要按实战来,这样才能发现问题,我们的战士才能尽快成长。”
薛仁贵见唐志搞出这样一个花样来,目瞪口呆,一般军营最多就是会操,这位还要把部队拉出去,就像实战一样,那得花钱多少钱?
他忧虑道:“马上冬天就要来了,就这样拉出去将士受得了吗?还有,为什么要去河湟之地?”
“现在棉花已经丰收,纺织厂和服装厂会尽快造一些棉衣、棉裤、棉被出来,还有棉甲,咱们人不多,冬装完全可以解决。我的藏地高原战略你看了?咱们往河湟谷地行军,将来有机会到青海去溜溜,就是先熟悉道路,适应高原缺氧环境,将来我们很有可能跟吐蕃在青海干一架。”
薛仁贵看着青藏高原的地图久久不语,青藏高原是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按照唐九郎的说法这里缺氧,大雪封山,常常有冰雹和雪崩,部队战斗力下降很快,特别要多加小心。
薛仁贵道:“这需要派人先把沿途经过的地理勘探好,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份工作现在就要开始做,我来安排吧。”
“肯定要你安排,”唐志笑道“我什么也不懂,我带的那些菜鸟从来没有打过仗,还要你的兵多指导。另外看能不能请几只友军搞搞偷袭,夜袭,锻炼我们的部队。”
“没问题,只要出钱就行,他们都很乐意。”
“这样吧,我们不出钱,送一些装备给他们就是了。”
“你这个奸商,这个时候还不忘做生意。”
现在海南黎族的种棉纺织能手已经请过来了,开始指导纺织厂的染织工作。黎族的纺织业有很久远的历史,黎布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黎锦是以棉线为主,麻线、丝线和金银线为辅交织而成。黎族创造了扎染与织造相结合的织锦工艺。
黄道婆把黎族的技术传回内地的时间是宋末元初,她根据自己几十年丰富的纺织经验,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精湛的织造技术传授给故乡人民,虽然她回乡几年后就离开了人世,但她的辛勤劳动推动了江浙一带棉纺织业的发展,直到后世这里也是棉纺织最发达地区。
棉花纺织不易,一朵棉花里面就有七八粒种子,把这些棉籽弄特别费劲,去籽搅车也叫轧花机,是一种去除棉籽的机械,二轴相轧,左手将籽棉添入轴间,则棉花被带出车前,棉籽落于车后。
1793年,惠特尼发明类似的轧花机,他们的轧花机主要由两个滚筒组成:一个滚筒上面布满了铁制的尖钉,抓住棉花,将其跟棉籽分开第二个滚筒上布满了短而硬的毛,将第一个滚筒上的棉花刷下来,使其不致堵塞。
除了轧花机,还有纺纱机、织布机,唐志都指导机械厂试制出来了,开始在纺织厂安装调试,下一步就是缫丝机的研制。棉花种植北方比较好,光线足,桑蚕就要放在南方了,广州、泉州设立桑蚕养殖基地和缫丝厂都不错。
近代的缫丝机首先是法国人发明的,他们在安南建立缫丝厂,生产出的蚕丝又好看又便宜,但是缫丝机太贵。后来广东佛山出了一个机械奇才陈启沅,他根据在安南学得的法国缫丝技术,引进一些锅炉设备,再在广东原有的手摇缫丝木机基础上,自行设置了足踩木机,缫丝技术大大改进。原来三四个工人共同负责一辆缫丝车,现在只需要一名工人就可以,这种机器每副每日可以缫丝4050斤,每一位女工可以抵原来十几个工人的工作。后来,缫丝机的动力也蒸汽化。
兴业学校的初中课程学习完,唐志准备开一个机械技术学校,把机械原理拿出来,接下来就完全靠学生们自己创造发明了。现在显微镜,玻璃管也造出来了,将来可以成立一个化学研究所。当然,这一切都纳入兴业公司的绝密单位,政审通不过的都不能进。
大唐现在有个非常好的制度,就是担保,你想进商铺、工厂、参军、科举等等,都要有保人。特别是军队,5人一伍,互相之间都是保人,一人逃跑,全部受罚。兴业银行的员工就更需要保人了,员工出了事,保人要负连带责任,所以品行有一点问题都不行。
现在兴业公司派出商队进入高原,收购皮货和牛角,同时了解当地牧民的生活方式,陆续有情报传回来。现在禄东赞大权在握,正在进行制度改革,而且出兵阿里和后藏地区,准备统一西藏,之后他很快就会把目光转向青海。
现在二季稻和兴业公司的出现,棉花生产和棉纺织业解决了部队冬天御寒的问题,加上风帆战舰的建造,大唐的国力增长很快,再过几年就会发起征服高丽的战争。乘着这几年的空档,唐志急切地想把御林军训练出来,争取参与这两场大战。
这次拉练之后,唐志基本上把新兵训练的科目全部完成了,接下来就是扩充部队。海军陆战队到泉州训练,骑兵团到祁连山训练,步兵团到陇右山地和沙漠戈壁训练,这样御林军就能摸索出各种地形和环境下部队训练的经验。
现在华阴、泉州和安康、成都的玉扣纸已经造出来了,书籍的大规模印刷解决了纸张问题,只是因为现在排版的人太少,印刷厂的效能不能发挥出来。现在只把学校的教材全部印出来了,不过需要的人太多,供不应求。下一步唐志准备办一份报纸兴业周刊,专门刊登时事新闻和各行业信息,唐志有什么想法也能刊登出来,这是唐志的喉舌,要好好经营,只是现在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主编。
薛仁贵和唐志聊了一会儿就离开了,不久程伯智等人探头探脑,看看只有唐志一人便报告进来。一个夏天都在训练,大家都晒得黑乎乎的,不过整个人都挺精神。
不用唐志招呼,他们都自己动手泡茶,还别说,唐志为了推广茶艺,现在御林军的每个战士都会这手。现在这些家伙也是没事找事,问起慧立法师的来意。
“什么?你说文工团将会去慈恩寺演出丝绸之路?”听到这个消息大伙都不淡定了。丝风靡长安,大家早就听说过了,没想到这次在慈恩寺演出,大家心都痒痒的,都想去看。
李思顺道:“政委,你这就不够意思了,你以前跟我们说文工团是为广大的工农商学兵服务的,特别是为兴业公司的员工服务的。怎么着?现在文工团都在为达官贵人服务,现在还为和尚服务,没咱们什么事了,你说这像话吗?”
程伯智帮腔道:“就是!听说宝琴姑娘反弹琵琶,那叫一个美,还有千手观音,据说那天在皇宫演出的时候,圣人还要下场亲自扮演皇上,还赐了一件羽衣霓裳给宝琴,现在没有人不知道宝琴姑娘的。”
听到这个消息,唐志心里咯噔一下,“那是谁扮演皇后娘娘?”
“皇后没有换,还是原来的演员。”
这可不太妙啊。
“政委,是不是请文工团给咱们演一出?你是团长,你说了算。”
唐志没好气道:“你以为文工团这么简单吗?挂着兴业公司的招牌,但是公司一个子儿也不给,要自负盈亏。你们想想看,几百号人啊,几百条服装,都是要花钱的,这些都要先赚回来。
你们都精力旺盛是不是?咱们再加一点训练难度?平时不是教你们唱军营歌曲吗?还有,咱们部队里搞了一个宣传队,还有书法、乐器、乐队,大家可以自己表演嘛,咱们过些日子就进行分列式训练,有的忙的。”
初唐闲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