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薛仁贵带领大家宣誓:“我是大唐御林军军人,我宣誓:忠于大唐、全心为民……。”军旗上画着一头抬起头的雄狮,红色背景,狮子是黄色,威严不可侵犯。用什么图案唐志也考虑了很久,龙凤都不合适,写一个“御”字也太单调,最后选了雄狮。释迦佛说修佛要像狮子一样勇猛精进,拿破仑说震旦是一头睡着的狮子,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喜欢用狼头旗,狮子也是草原动物,刚好可以克制狼。
接下来是分列式表演,四个连队四个方阵,薛仁贵握着旗帜,唐志作为护旗手握着长剑走在最前面。首先出场的是长枪兵,16人的纵队,穿着棉甲,手上都是1丈多长的白蜡杆枪,当然都装上了枪头,像一个移动的密林,让人望而生畏。
“正步走!”
随着一声令下,前面3人迅速把长枪摆平,直刺前方,后面几排把枪朝着斜上方,像一个巨大的豪猪踩着军乐队的鼓点缓慢向前进,100多人的方阵走出了马其顿方阵的气势。因为有棉甲,所以每个长枪兵没有装备笨重的圆盾,每人腰上挎着一把唐刀。
“这个怎么样?”李治问李积。
“中看不中用,一个侧面冲锋就能把它击垮。这个是列队表演,不能苛求,实战的时候两翼肯定要安排骑兵护卫。”李积解释道。
第二个方阵是弩弓兵方阵,辅助装备也是棉甲、唐刀,只是这个弩弓跟别人不一样,两边装有两个轮子,弓弦也跟其他弩弓不同,后面跟着几辆胡斯战车,上面摆着床弩。
李治和李积看到御林军的弩弓也是头疼,加上几个轮子,这弩弓的射程几乎翻了一倍,据说这个是什么动滑轮原理,加上床弩和石炮,这英格兰的军事技术可是不简单,谁知道英格兰还有其他什么花样。
李治忧心忡忡,问道,“那个怎么样了?”
李积心领神会,“不太理想,爆炸的声音很响,看起来很吓人,其实没有多大用处,一般的铁甲根本不能穿透。他们还试制了一些火箭,准心不够,发出去不知道能打到哪里,除非几百枚上千枚一起发射,覆盖打击,只是这样下来消耗太大,得不偿失,还不如御林军的弩弓。”
李积说到这里不禁有些泄气,本来指望火药能搞出大动静来,只是没想到中看不中用,而且特别费钱,还很危险,弄不弄就爆炸,将作坊已经伤残了不少人。
震旦古代的火药配方很复杂,除了硝、硫、炭三样,里面一般都会掺杂许多其他东西,因为药物不纯,所以威力有限。从宋朝开始,火箭制作的重点都落在“箭”,主要依靠锋利的箭头杀人,很少考虑爆炸,主要是因为火药爆炸的威力很有限。
明朝的武备志上,记载了几十种火箭的名称,可谓五花八门,只是名字挺好听,实际效果要靠情怀。原始的火箭武器到了明代和清代时期,花样翻出,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倭时,创制了飞刀箭、飞枪箭、飞剑箭等三种火箭,统称“三飞箭”。在明军的车炮营中,装备了4700多支火箭,平均每人四支。其他还有“一窝蜂”、“火龙出水”等火箭武器。到了清代,也在京师设火器营,进行操练,后期更设火箭营。装备火笼箭、九笼箭或一窝蜂,与明代火箭大同小异,没有本质的进步。
明朝还有一种火箭叫火弩流星箭,发射铳箭的火铳为铁铸,上面一个大圆筒,内装火药和十支箭,下面一个小圆筒,内穿火绳,并双手持握。发射时,点燃火绳,对准敌军,火绳引燃火药,箭即如流星般射出。
史料记载火弩流星箭射程可达150步200余米,穿透力极强,可在二百米外穿透甲兵。这个说法可不可靠?肯定不可靠,要不然明军肯定会大量装备,不至于装备那种有效射程只有10米的三眼铳。
这些火箭共同的特点就是不能破甲,没有准头,而且造价高昂。因为唐志大力提倡科学技术的运用,现在大唐开始注重新技术的发明,火药被寄予极大的希望,只是天不遂人愿,花费了不少钱,效果却非常有限。
一门技术从发现到实际运用需要投入非常大的资金和精力,也不是一般人愿意干的事情。人们津津乐道科学技术发展给企业带来的巨额财富,但是却忽略了那些被巨额的研发资金拖垮的企业,米国的通讯技术落后也是因为在发现新技术的时候不肯投入,这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且会把老技术淘汰,最终让北欧和华为占了便宜。
李治眉头紧锁,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虽然兴业公司赚了大笔的钱,但是开销也大,今年几乎没有分红,很多股东私底下都有意见,要不然鄯州也不会让兴业公司搞建设兵团,这都是为了给御林军解决后勤问题。将来御林军开拔到安西都护府,还要让建设兵团进驻。泉州、河套、青海、安西,兴业公司的地盘越来也大,将来还要向南海和天竺发展,将来就怕尾大不掉。
李治道:“不让唐九郎参加火药的研制?”
李积严肃道:“绝不能让他参加,现在他拿出来的东西已经够吓人了,朝廷手上也要有威慑力量。而且火药这东西到了他手上,谁知道会玩出什么新花样来,如果他包藏祸心,咱们就要睡不着觉了。”
李治点点头,这个问题殿议很多次了,得出的结论都一样。李积也是让唐志远离这个是非,他已经在风头浪尖了。
只是火药的研发迟迟没有进展,让李治有点着急了。这个时候他才明白为什么唐九郎说要让工商业者解除贱籍,要大力提高工匠的待遇,要鼓励有文化的知识精英参与科学发明。一个没有文化,全凭经验的工匠面对一个全新的事物束手无策,相反,那些经过系统科学思维训练的人很快就能上路,能掌握发现新的东西。也许这也是唐九郎大力开办学校的原因,那些道士们就更别指望了,火药只是他们炼丹的副产品。
只是在兴业公司提高工匠待遇还行,推广到全社会,引起的动荡和争议是空前的,李治可不敢冒这个险,就是现在兴业公司的特殊待遇也让朝廷和地方一些官员上疏弹劾,虽然被他挡住了,但是这股反对势力可不能小瞧。士农工商的社会阶层划分是圣人留些来的,不能逾越,如果打破这个规则,引发的必然是社会动乱。
第三队是陌刀队,50个壮汉排成两队,穿着棉甲,手持锋利的陌刀。有人说陌刀队可以和骑兵正面相抗,其实不是这样的。骑兵特别是重骑兵的冲击力是非常大的,陌刀队也挡不住,只有当敌人的骑兵的冲击速度被拒马或者战阵迟滞下来之后,陌刀队才能发挥决定性的作用。陌刀队一般是作为最后攻击力量使用,当敌人的骑兵冲过前面的弩弓队、长枪队之后,想再深入冲垮主阵的时候,陌刀队迎头而上,将敌人的骑兵遏制住,被冲散的士兵再次集结赢得时间。
现在的陌刀因为价格昂贵,不是唐军主要的装备军中,不过唐志这个土豪把钢炼出来了,才使得陌刀能大量装备。唐朝陌刀和唐刀一样,柄有环首,刀身细长双刃,总长约2米至2米5,有点像西方的双手剑。
陌刀在唐军中的推广是在唐玄宗时期,主要为步军所用。太白阴经中记载一个标准的军团共两万人马,除了骑兵,步兵共人,其中含2500名陌刀兵。陌刀兵只占整个部队10的比例,为何比例这么低?能将这么重的刀玩的轻车熟路,那是需要非常强壮的身体和膂力的。
有人把宋朝的掉刀当做唐朝的陌刀,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宋朝因为没有好钢,所以把掉刀打造得像船桨一样,有的还用长柄斧钺,所以唐朝的陌刀也就失传了。
第四方阵出来的是50人的重骑兵,马和人都被冷锻甲包裹,人与马具用铁链拴在一起,这是让宋军闻风丧胆的铁鹞子。
陌刀队和铁鹞子的人数不多,但是也可以看出唐志组建这支部队的雄心,他是为以后的扩军做准备。不过这个钱也是大把撒出去。还好现在空气锤已经搞出来了,冷锻甲的成本也大幅度下降。
第五方阵出来的是床弩、弩炮、投石机,都用马车拉着。床弩特别是多弓床弩是北宋时期冷兵器的巅峰之作,多弓床弩可用多人绞轴,用几张弓的合力发箭,其弹射力远远超过单人使用的擘张、蹶张或腰引弩。
弩炮是古希腊狄俄尼索斯人采用力学研究发明的,利用两束张紧的马鬃、皮绳或动物肌腱产生的扭力作为动力的投射装置,驱动弩臂带动弓弦抛射弹丸、箭矢或长矛等物。
目前唐军按其职能分为弓手、弩手、驻队、战锋队、马军、跳荡、奇兵等多种。驻队就是辅兵,打战的时候一般作为守卫辎重使用。在唐代军队中,新兵首先要做辅兵,辅兵不但要做军队中杂物和勤务,还要练习射箭等一些军事技能。服役一年以上的辅兵,才会在其中挑选战兵。而战兵服役一年以后,才会在其中挑选跳荡兵。这些跳档兵不但要练习跑步、列阵和使用长枪,还要练习使用腰刀近身格斗,并穿皮甲或者重甲。
唐朝军队一般作战次序是这样,每当战斗展开时候,敌人在150步时候,弩兵开始射击敌人在60步时候,弓箭手开始射箭敌人攻入20步时候,弓弩手发箭后把弩弓交给驻队保管,手执刀棒与战锋队齐入奋击,己方装步兵与敌方步骑兵短兵相接后,奇兵、马军、跳荡军皆不准轻举妄动。
如果前方步兵的战况不顺利,跳荡、奇兵、马军方可迎前敌出击,步兵则后退整顿后准备再援,如果跳荡、奇兵、马军进攻不利,所有的步军必须配合马军同时作战。敌军退却,马军不得轻易追击,必须确认敌人真正溃败后,才能相继掩杀。
这时候驻队不得辄动。前却打贼,退败收军,举枪卷幡,一依教法。如营不牢固,无险可恃,即军别量抽一、两队充驻队,使坚垒营。如其辎重牢固,不要防守,驻队亦须出战。
检阅继续进行,之后出场的是骑兵连和辎重部队,辎重部队全部装备胡斯战车。胡思战车是捷克人胡斯发明的,当时正处于14世纪,火枪和滑膛炮刚刚发明,胡思战车可以抵御滑膛枪子弹,还可以遏制重装骑兵的进攻。
胡斯战车是四轮大车,战车的侧板、轮子都可以加装上坚固的包铁和可拆卸的复合厚木板。最绝的是,车辆的顶端实际上是一扇可收缩的防御护板,平时收起来可以遮风挡雨,战斗的时候放下,就形成了一面比车身更高的防御护板。
板上钻出了四个三角形的枪眼,射手可以安全的躲在后面用重弩、火铳、弓箭和一种轻型火炮进行射击。每辆车之间的缝隙由步兵的重型盾牌或者带轮子的厚木板堵上,战车朝内的方向的护板上有一个供乘员上下车用的窄门,而且还有一种特制的长木板在战斗时可以安装在战车下方,不让对手从下面爬进来。
战车上除了正常武器外,还要准备一些工兵用具,他们包括:斧子、铁铲、镐、锄头、铲刀等。斧子、铁镐可以砍伐树木,制造木板补充损坏的部件,也可以清除路障,也可以拿来砍人。铁铲和锄头可以在车辆外围挖掘起到防御炮击、保护车轮和车身作用的加厚土垒、沙袋,还可以配合斧子挖掘陷阵坑和拒马尖桩。车轮之间挂着一个木桶用来灭火和饮马。
胡斯战车一拿出来就受到薛仁贵的重视,这种战车平时能运辎重,受到攻击的时候能迅速结成战阵防御,所以他围绕战车专门设计了战阵,每辆战车编制1020人,有2名驾车手、8名弓弩手、10名长枪兵、4名盾牌手。车垒内部卸下战车的驮马和少数骑兵战马都有专人保护,还有专门负责支援受损严重战车的支援班。
一辆战车上不可能容纳这么多人,一般也就是负责远程攻击的弩弓兵在车上射击,再分配几个手持长枪的步兵保护,盾牌手和弩手负责堵住车与车之间的缝隙,剩下的长枪兵在后面充当预备队。每辆车都有车长,纵队长指挥几十名车长,总指挥负责指挥所有的纵队长。
骑兵部队负责机动性和袭扰战术,如果敌人数量太多,就撤回阵内下马充当射手。等敌人进攻受挫,损失惨重后,马车瞬间变换阵型,从战车缝隙中鱼贯而出,对敌人发起冲锋或者配合步兵包抄敌人侧翼,截杀溃退之敌。
初唐闲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