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斌十月五号出发,在南边大概要待两个月左右,等回来挨边儿元旦节了。
陈奶奶是在他走之前出院的,直接搬到了沙河源那边的新房子。那边一楼,门口是店和小公园,最方便老太太白天没事儿跟人聊个天什么的。
圈出来的小文具店请了两个店员,是附近的一所职业中专的学生,两班倒,从上午八点到中午两点半,下班从一点到晚上七点。
工资不算高,但足够两孩子支付每月的生活费还有点剩余。
这个工作轻松,还包两顿饭,小店员工作很认真仔细,连带着也能陪老太太吃个饭什么的。
医生不许老太太过午不食,但可以少吃肉,多吃点鸡蛋羹和牛奶麦片之类的。
老太太过去后,把中午做饭的活接手了,四个人吃饭,两荤两素一个汤,饭管饱。这待遇别说俩学生舍不得,连他们院子里的人都隔三差五来打听能不能让自家的亲戚过来帮忙。
帮忙是肯定不能来帮忙的,陈妈妈就怕跟院子里的人牵扯上。一旦有了牵扯,做错事骂不能骂,说不能说,但凡一句话不对,小区里就到处传扬你的“恶名”,她是疯了还是傻了,乖巧听话的学生不用,拿钱去养那些白眼狼?
一句话,帮助学生们勤工俭学继续学业,这个理由说出来,首先街道办的就全力支持,甚至还动员其他商铺小公司也跟陈妈妈学习,在不涉及技术性的岗位上,尽量提供学生们勤工俭学的机会。
这个提供岗位不等于聘用未成年。要招聘学生的,必须去街道办登记,要核验资格,聘用的学生人数不能超过用工总数的多少。
陈妈妈那个文具店是挂在她新办的公司下面的。公司包含了三个商铺两个文具店,主动申请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全部手续妥妥当当,让人挑不出一份错来。
而且招聘学生还需要接受学生所在学校学生处的不定时查访。这个查访是双向的,除了了解用人单位有没有暗示支付报酬和用工时长是否超过外,还接受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各种反馈。
来陈妈妈店里打工的两个学生都是快要毕业的,他们平时的课已经不多,两人之间相互协调就能完成工作时间。实在有需要请假的时候,陈妈妈也会同意并且不扣工资。
就凭借这点,陈妈妈的公司在城北社区这一块儿也是出了名的良心企业,甚至街道办还专门给陈妈妈的公司挂了个牌子:勤工俭学基地。
也是这两年管理不规范的缘故,等再过几年,用工更加严格后,这类的勤工俭学会被终止,取而代之的是提前实习合同。约定了报酬和工作时间,并给出具社会实践报告。
回到沙河的新房子后,陈奶奶在一周之内就跟周围的邻居混熟了。几个老太太相邀着送完孩子上学就去各处走走,左右这边的庙子也不少。除了陈奶奶固定会去做义工的老庙外,这边还有几个不怎么出名的小庙。
这里的生活跟在城隍庙老宅子那边略有不同,因为家里面积大家都想着出门去溜达,一来二去也混出了几个老头老太太之间的小圈子。
陈老太所在的圈子就被戏称烧香团,见天儿的就听他们说去哪哪儿烧香了。
进入十月份后,感觉日子平静了很多。
那天在医院里,大姑跟奶奶到底说了些什么,陈妈妈没告诉她,只说以后陈大姑不会上门来闹了。
城隍庙老宅的房子租了出去,每个月五百块,这钱不算少,一年一涨,跟市场价持平。
而老宅之前隔出来作为铺面的那两间价格是不同的,一年三万,一次性付清。
租户是从南边粤省来的老板,专门做小电器批发生意。老宅的三间卧室他们两口子住了主卧,另外两间给小工住,杂物房则做了库房,另外把院子里靠围墙那边用轻质板材隔了一间出来,也是做库房用。
这样算下来,整套一年才三万六,跟他们预计的相比要少了至少四分之一。
陈老太还把用不上的床用也留下来给小工们,加上厨房一整套的家物什,老板他们搬进来收拾一下就可以自己做饭,比其他铺子点餐或者专门请人做饭强得多。
之前的宋老板是因为卖的大件家电,要车来车往的送货。这次租房子的老板卖的小家电,什么风扇啊,电暖气,电饭锅一类的。进货人都是用的三轮车拖走,就不会嫌弃街道太窄不方便开车了。
国庆之后第一周的周四到周六是月考。
在教室的背后,一整面墙的黑板上画着规整的表格,上面一行是学生的名字和目标志愿,下面是每次考试的分数跟名次。
一目了然,怵目惊心!
在黑板报的右侧,挂着一张小黑板,上面写着清晰的大字:距高考还有天。
在这种氛围下,同学们连聊天的都少了,课间全是埋头做题的。以前上个厕所还邀约一起去的情景都成为了历史,除非憋不住,否则都不会浪费上厕所的五分钟。
其他同学已经处在这种氛围下一个月,而陈怡歆是才感受到的,各种不适应,调适了两天才勉强跟上同学们的步伐。
第一次月考的成绩出来后,班上会根据考试成绩分层下发学习任务,完成任务,并在下一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才能得到新的学习任务。
这种方式实行了没几年就被奋起的家长们给废除了。
但是目前还是特别流行的激励措施,像老卢说的那样,“知耻而后勇”才是他们应该有的心态。
陈怡歆都不太明白成绩不好怎么就跟“耻”挂上钩了,但是对于老师来说,你成绩不好还不用功,那就是高三学生之耻。
为了不成为老师口中的“高三之耻”,大家都拼了老命在读书。陈怡歆就发现自己的同桌眼底下的青黑都要凝固了。
不光是他们班如此,文科班也同样气氛沉重。
而且文科班的老师还喜欢说他们脑子不如理科班活络,如果连背书这种机械性的劳动都承受不下来,干脆就别去参加高考了。
听同桌私下说,他们一中高三已经有快十个学生放弃高考了。
“我们还算好的,你知不知道实验校那边,听他们说,从前年开始,但凡一诊成绩没有上专科线的,老师都会动员放弃参考。听说这样就能保证他们学校的升学率远远超过其他学校。”
这事儿陈怡歆还真听说过,也就大学没有扩招之前的几年特别多这样的情况,等到九六九七之后,大学开始加大扩招力度,上大学就不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两千年后期,大学的升学率基本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相反,中考的升学难度远远超过了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