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一万把钛合金横刀到货
营帐当中,李承道为王珪敏锐捕捉到圣旨背后的东西而衷心鼓掌。
“王大人所言不错,皇爷爷既然册封孤为皇太孙,就绝对不会下达这样的圣旨。
这圣旨,就是一封假诏。
但即便是假诏,只要出了皇宫,那就是真的圣旨。”
王珪不解的问道:“既然殿下知道这是李世民的圈套,为何还要前往幽州,留在荥阳安心发展不是更好吗?
以殿下现在的处境,违抗圣旨留在荥阳,要远比奉旨前往幽州要好无数倍。”
王珪皱眉,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李承道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李承道正色道:“留在荥阳,自然能够安稳发展壮大势力。
可若孤抗旨不去幽州,逆贼李世民必定会以此为由,大势宣传。
届时,孤不仅成了抗旨不尊之人,还要落下一个贪生怕死,不敢前往边境御敌的污名。
逆贼正好借此机会,削去孤的储君名分。”
王珪道:“储君名分,个人名誉的确至关重要。
可失去这些,总比殿下前往幽州那龙潭虎穴要好的多。
大丈夫能屈能伸,一时隐忍有何不可?
等到殿下兵强马壮之后,杀回长安,肃清朝纲,那比一切都值得。”
李承道摇了摇头,道:“王大人所言,孤自然知晓。
但是只要孤留在荥阳,李世民可以假借父皇的名义,想出诸多办法来刁难孤。
对此,孤一点办法都没有。
而幽州地处边关,常年与突厥发生战争。
孤若是在幽州,便能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名正言顺的抗旨。”
听到这里,王珪长大了嘴。
他着实没有想到,李承道前往幽州,竟然还有这么一层原因在内。
的确,李世民掌控皇城,可以随时以李渊的名义下达各种圣旨。
这是李世民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李承道完全无法比拟的优势。
可若是到了幽州,还真的能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理由,不遵从李世民下达的假诏。
“但是殿下你有一点想的太简单了。”王珪神色凝重道:“王君廊盘踞幽州多年,且坐拥数万雄兵。
殿下你带着区区七千白袍军前往幽州,拿什么和王君廊斗?”
李承道淡淡的说道:“孤若是连王君廊都斗不过,还怎么去与李世民斗。”
声音虽然平淡,却如同平地起惊雷。
冯立和王珪二人,都仿佛耳畔炸响一道春雷。
王珪再次看向李承道的目光中,充满着浓浓的赞叹。
他再也不想之前那样劝说,而是开始思考到了幽州之后,如何对抗王君廊那条地头蛇。
“殿下有雄心壮志,老臣自然也不甘落后。
此去幽州,必须做好一应充分准备。
兵马之事,便是重中之重。”
李承道笑道:“王大人所言甚是。如今郑氏正在帮孤,在大肆招募士卒。
待招满了一万名士卒,孤才会启程前往幽州。”
在这个时代,手中掌握的军队,才是最重要的。
什么抗旨不尊,什么污名,什么名誉。
在绝对的兵力面前,都不值得一提。
且不说系统发布了一个月之内招募一万士卒的任务,即便没有发布,李承道也要组建自己的多兵种军团。
没有强大的军团,即便占据大义,占据储君名分,也休想从李世民手中抢到皇位。
“孤手中有七千精锐骑兵,若在招募一支万人的步兵军团,手中的力量也就不容小觑。
即便到了幽州,面对坐拥数万大军的王君廊,也不会显得过于式微。”
李承道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底气,便在于那一万把钛合金横刀。
一万把钛合金制作的横刀,战场之基本就是所向无敌的。
试想一下,两军交战。
李承道这边的士兵,一刀就将对方的兵器给砍断。
只要兵力不是过于悬殊,在薛万彻、岳飞等将帅的指挥下。
基本就是势如破竹、砍瓜切菜。
当然,对于李承道的底气所在,王珪暂时还是不知道的。
不过当傍晚时分,一支不明商队,拉了一万把制式钛合金横刀,一股脑全部送给李承道的时候。
原本对于李承道幽州之行感到担忧的王珪,总算是彻底把心给放了下来。
“殿下,这刀,这些刀都是神兵利器啊!”
冯立双手抚摸着一把钛合金横刀的刀身,满脸陶醉的表情。
那表情,比他逛窑子喝花酒还要陶醉。
向来沉稳镇静的岳飞,此时也恋恋不舍的摸着一把钛合金横刀,久久都不肯放下。
只有刚从招募点完成今日招募指标回营的薛万彻,对此感到有些不解。
王珪抚须笑道:“薛将军,这些刀,可都是真正削铁如泥的宝刀,你不妨试试。”
“削铁如泥的宝刀吗?”薛万彻看了看地整整一万把横刀。
心中纳闷,若是削铁如泥的宝刀,又怎么会有一万把之多?
不过他看到冯立和岳飞摸到陶醉表情,又见王珪信誓旦旦之词。
随手拿起一把钛合金横刀,与自己的佩刀在空中对砍。
只听“叮”的一声,他那把每日擦拭无比爱惜的佩刀,竟然直接断为两截!
断口中,平整光滑。
而那把钛合金横刀的刀刃,甚至连卷都没有卷!
这一下子,薛万彻心中仿佛有一座火山爆发。
双眼通红,死死的盯着手中的钛合金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