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喜宴
驴车出了云楼村,走了很长一段路后来到一个岔路口。
古丹凤回古楼要往南走,送亲的车队要去离着县城不远的刘家屯,方向是往东走,于是云吉释和古丹凤就此依依惜别。
秋高气爽,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驴车吱呀吱呀地下了山,路过一个个村庄,有些村里的孩子看到有拉着新郎官儿和新娘子的车路过,便欢呼雀跃着,跟着车跑一会儿,这时候刘庆贤就会掏出几颗花生、糖果,高兴地撒给孩子们,这一路上也换来许多的欢笑声。
临近晌午时分,送亲的车队到了刘家屯。
刘家屯和县城紧挨着。过去县城有城墙的时候,出了西城墙的门,再往西走出一里地就是刘家屯。现如今西侧的城墙已经彻底拆掉,一条大路从县城出来后便直奔刘家屯,而且这条大路从屯子中间横穿而过。平时大小车辆,牛马驴车来来往往,行人也是熙熙攘攘好不热闹,所以刘家屯的人们去县城更加方便。因为交通方便,离着县城中学又非常近,所以刘家屯老百姓的日子过得相对要好一些,在县城里读书的孩子也多一些,整个村子的人文化水平比其他村子高很多。
云吉让几个人作为云吉梅娘家的代表,刚刚进村就受到刘家热烈的欢迎,他们在刘庆贤家人的陪同下进屋,然后认识刘家的亲朋好友,并受到刘家的盛情接待。
云吉梅对婆婆家的安排非常满意,对刘庆贤这个新郎官儿更是没得说,她心里一直在想,还是大哥有眼光,自己这是嫁对了人家。
云吉梅的婚礼按照村子里的风俗习惯,像从前村里举办过的所有婚礼仪式一样,千篇一律,完全程式化。先拜天地,再拜高堂,然后夫妻对拜。婚礼按部就班地举行,司仪引导着两个新人进行繁琐的结婚仪式。两位新人拜过天地后,新娘被送入洞房。陆陆续续前来贺喜的人们在新郎及刘家人的陪同下便进入了主题喝喜酒!大家开始相互敬酒,斛光交错、举杯畅饮。
刘家屯办喜宴吃的是流水席。
流水席就是办喜事的人家把宴席摆在自家院子里,院门口支上两个大锅,请的是乡里的大师傅来掌勺,煎炒烹炸、炖蒸炝煮,喜宴头两天厨师们就开始忙活上了。
开席当天,客人是吃完一波再来一波。每桌坐八个人或十个人。流水席每桌要上二十四道菜。菜品有八冷十六热,鸡鸭鱼肉、点心水果、坚果羹汤都是必不可少的。主菜是四荤四素,押桌菜四道,其他的菜品四大盘,是三个一组,装在一个盘子里端上来。一道菜吃完,另一道菜接着上,上菜如行云流水,故此得名。
参加流水席的喜宴,如果菜上来的时候,坐席的人一定不能不好意思吃,有些腼腆的人等全部的菜都上完了,可能还没吃上一口两口。不过这时候也别急,坐下来等着,接着吃。还会有新的客人来,还会有新菜接着上。
流水席,一般根据主人家的条件决定档次,条件好一些的家庭办婚事花的钱要多一些,鸡鸭鱼肉也充足。条件不好的家庭办婚宴,有的菜品就要说道、说道了,比如一盘扣肉,从上面看呢,只是铺了薄薄的一层肉片,其实下面呢,装的满满的就都是切好的萝卜了,不过看起来也是一大盘扣肉,肉片下面的萝卜是用来撑面子的。
关于流水席的来历,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传说相传北京城密云城区西部,有一坐云蒙山,古称云梦山。
云蒙山主峰海拔一千四百一十四米,是一座具有山岳风光的北京郊外风景名胜区,素有北方“小黄山”的美称。
云蒙山东侧泰宁山下,有一处寺院。从前叫静觉寺,寺庙是为了纪念五代时的宰相冯道而修建的。后来,清朝在山前建了泰陵。有一次,乾隆皇帝来此谒陵,御口钦题,把静觉寺赐名泰宁寺。
泰宁寺周边风景秀丽,寺院当年修建的十分气派,来此烧香朝拜、许愿还愿的人很多,渐渐地寺院名气大增,善男信女来自全国各地,常年络绎不绝。
每年三月三这一天,泰宁寺都要举办庙会,每次都是盛况空前。庙会当日,山上山下,林荫路上人来人往,喧闹异常。泰宁寺的住持和长老们为了广受佛法、普度众生,显示佛门慈悲的宽广胸怀,于是决定,凡是在庙会这一天前来进香的人,不论男女老幼,庙里均舍给一顿斋饭。
刚刚开始的时候,舍斋活动是在寺院的院子里进行,前来进香的男女老幼聚在一起,人山人海,乱乱哄哄。僧人们忙的也是焦头烂额、没有头绪,而且在那种环境下人多手杂,很不卫生。后来,寺院总结经验,更改了舍斋的做法。
泰宁寺的僧人们在积翠屏下,沿着山形,借着山泉流水之势,修了一条石砌的水平渠,一直修到寺院外的空场上。他们在空场上又垒起一排排的石桌,让前来上香的人们在石桌上吃饭,这样既干净又卫生。
庙里用来做斋饭的厨房建在离饭场一里地外的水平渠上端。斋饭做好后,厨子们盛好一饭一菜,放在木质的条盘内,漂在水渠上,条盘顺着水势缓缓漂流,漂到饭场。吃饭的人们按照先后顺序各自端饭,秩序井然,有条不紊。烧香拜佛的人们随来随吃,并且感到既方便又新奇。寺院的这一做法一下子轰动到了几百里外,老百姓听说后,前来烧香拜佛的人就更多了,寺院里的香火更加兴旺。
人们吃是吃了,可是不了解这是什么席面,纷纷请教寺院的住持。住持很风趣地回答:“借流水上席,就叫流水席吧!”
从此以后,人们就管随到随上桌开饭的宴席称为流水席。民间各地的喜宴也按照这一方式逐渐流传开来,并且加入了各自不同的习俗,逐渐形成了当地特有的风格和习惯。
刘庆贤家门口大锅里,一道道菜依然在做,两个师傅忙活的汗流浃背。村里的亲朋好友还有陆陆续续赶来贺喜的。人们有来有往,吃完席的,脸上都挂着满意的笑容,还没入席的,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聊家常,等着下一轮喜宴的开始。
吉喆喝着喝着酒,突然看到邻座的壮汉刘强,于是想起早晨被刘强戏弄的事儿来。吉喆心想,这下机会来了,看我怎么好好耍耍这孙子。正当他举着酒碗要过去的时候,没想到刘强竟然端着酒碗晃晃荡荡地自己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