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到处白雪皑皑,天寒地冻,书瑶坐在窗边绣院墙角的那丛梅花,体型已经长大很多的小乖懒懒地伏在她的脚边,不管上窜下跳的火火在旁边如何逗弄或挑衅,只是半闭着眼睛懒得理会。
柳妈妈坐在另一边的靠椅上做女红,是书文的一件夹棉袍子。
柳妈妈的针线了得,现在书瑶三兄妹姐弟的衣服多出自她手,又好看又舒适。柳妈妈也喜欢看三人穿着她亲手缝制、绣花的衣袍,还喜欢给三人做同一系列的衣物,让人一看就知道他们是兄妹姐弟。
看着书瑶绣绷上已经完成一半的梅花映雪图,柳妈妈很是自豪,她家姑娘实在有学刺绣的天份,小小年纪,才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已经绣得相当有水准。当然,柳妈妈不知道的是,为了不显得太突兀,书瑶尽量都是绣较简单、配色少些的图。
大妞、二妞端了两碗红枣姜茶进来放在小圆桌上:“姑娘,妈妈,喝点姜茶暖暖。”
书瑶放下绣绷走了过来:“一直坐着没有走动,还真冷啊!大哥和文儿那里送了吗?”好歹她这儿还燃了上好的银霜炭取暖,书杰兄弟俩在书房看书练字,却是没有烧炭的。
书杰认为男儿不可太娇养,现在书文的身体也已大好,已经跟着他习武了。所以书杰兄弟的屋子和书房都是不烧炭的,也没有书瑶她们穿得那么多。
“送了,梅姨端进去了。”二妞笑咪咪地回道,用热水浸湿帕子拧干了给书瑶擦手。“我们也都有呢,梅姨煮了一大锅,还让给李婶和阿娟嫂他们家各送了一大碗。”
李婶就住在隔壁,阿娟嫂家在正对门,各自家里煮了什么好东西,都想着送一些分享分享,东西都不是多金贵的东西,难得的是那份热情,这也是市井小户同大户人家的区别。今世的书瑶很喜欢这种“市井、俗套”的温情。
“好甜!”书瑶喝了一口,小脸上一副很享受的表情,“你们也去喝吧,凉了就不好喝了。”
大妞姐妹应了,在这个家里,她们吃喝都与主子一样,还能跟着书瑶学认字,学刺绣,三个小主子又都是没有架子的人,柳妈妈和梅姨也善良可亲,日子过得很是惬意舒心。姑娘还允她们每半个月回一次庄子看望爹娘哥哥。爹娘总是再三叮嘱她们要守本分,要懂得珍惜,好好侍候少爷和姑娘,不要因为主子待她们好就轻了心。
书瑶喝了姜枣茶,刚想站起来走动走动再接着刺绣,二妞急急地进来了:“姑娘,姑太太身边的吴妈妈来了,好像是姑太太不好了。”
书瑶一惊:“姑姑怎么了?吴妈妈人呢?大哥知道了吗?”
二妞急忙回道:“梅姨带吴妈妈去书房见大少爷了,让我过来告诉姑娘。”
书瑶大急:“走,我们快过去看看。”昨日他们兄妹还在商量着这几日雪停了就去鹿城看望姑姑,算算时间姑姑快要生了。难道姑姑今世还是过不了那一劫?可是时间也还没有到啊!
赶到书房门口,就听到吴妈妈的哭声,书瑶急得也快要哭了,千万别出什么事啊!姑姑可是他们兄妹三人在这个世上最亲的亲人了。至于夏府其他人,在书瑶三人心里真正连一般族亲都不如。
“吴妈妈,我姑姑她怎么了?”书瑶冲进了书房,也顾不上那些“小步行走、细语说话”之类的规矩了。
吴妈妈搂过书瑶:“表姑娘,呜呜呜,太太她不好了,想见你们兄妹三个最后一面。”
“不好了?怎么不好了?姑姑她生下宝宝了吗?”书瑶的眼泪哗哗直掉。那边书杰已经在跟柳妈妈和梅姨商量上路赶去鹿城的事。天还在下雪,不过,无论如何,他们都得赶紧赶去鹿城见夏若云一面。
吴妈妈哭得更伤心了:“太太被大少爷撞了一下……早产了,是一个小少爷……小少爷虽然大了点,但还好没有太大,折腾了一阵就生下来了……本来大家都以为没事了,谁想到太太突然大出血,好不容易止住血……呜呜……但郎中说太太流血太多,严重亏损,撑不了十天半个月了……呜呜呜……太太一醒过来……除了要看小少爷……就说要见你们最后一面。”
“大少爷?为什么大少爷会撞到我姑姑?旁边侍候的人都到哪去了?”书瑶怒道,她直觉这里面有问题。
张老爷前面一位太太是难产死的,挣扎着生下一个男孩就咽了气,那位大少爷张旭今年好像也是六七岁,跟夏若云的关系很好。夏若云同甄子柔一样,是个良善的继母,进门起一直对旭哥儿视若己出。
书瑶记得,夏若云跟甄子柔说过,旭哥儿很粘她,很听她的话,笑言让张老爷都嫉妒了。吴妈妈一个月前来看书瑶他们的时候也说过,旭哥儿每日都同太太肚子里的弟弟说话呢。
吴妈妈哽咽道:“太太在小花园散步,大少爷在学堂受了先生表扬,一回来就一路急跑,要说给太太听,结果被自己荷包里撒出来的炒黄豆给滑跌到了,直接撞在太太身上。老爷大怒,把大少爷关进黑屋子,大少爷也吓坏了,一直哭着要看太太和小少爷,说他的荷包没有破洞。”
书瑶直觉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旭哥儿才六七岁,同夏若云又亲厚……
书杰很快做了决定,柳妈妈和二妞跟着他们三兄妹去鹿城,梅姨带着大妞和秀桃留家里。
因为下雪,平日里不到三个时辰的路,紧赶慢赶,还是走了将近六个时辰。
书瑶一行赶到张家的时候,已经过了酉时,天已经黑下来了。
跟着吴妈妈刚进内院,一个小丫鬟就冲了过来,大声哭道:“吴妈妈,你可回来了,太太,太太快不行了,郎中只会摇头说没有办法,还让我们准备后事,现在就靠舅太太给的参吊着。”
书杰一手一个牵着弟妹:“快,快带我们过去见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