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徐大少的要求,沈秋端起一杯酒,一口喝下。果然是美酒,味美气香,饮过之后真的是唇齿留香,余味无穷。
不由赞了一句:“好酒。”
听罢赞美,徐大少只是幽幽一笑。
于是接下来沈秋,开始把自己最初遇到殷小满一家人的事情娓娓道来……
当然还是老套路,只挑能说的说,不能说的不说。
不过讲的已经非常透彻,基本上把能说的都说给了徐大少。
徐大少听完,冷笑一声道:“我说这世上哪有那么大义凛然的人,会不顾自己安危跑去帮助不相干的人。原来不过是担心自己没钱赚了啊。”
徐大少又是喝下一杯酒后,对二人说道:“你们回去等我消息吧。相识一场,我尽量去处理这件事,但是结果怎么样我也不敢保证。虽然朱老二我不放在眼里,但是张鹤龄我是惹不起的。”
见到徐大少做出这种保证,沈秋殷小满二人也只有感谢地份。他们都清楚这事很棘手,能有这样的转圜余地,已经能让沈秋二人高兴不已了。
当然沈秋也有问题要问:“大少,什么时候想到这里去的?”
“昨天。”
“……”
“手下一个兄弟发现了一点猫腻,然后引起了我的兴趣。
说来也简单,你做的并不隐秘,随便找了些人询问,然后把他们说出来的事情串起来,就是你的行动路径。只要不傻,细一思索结果不就出来了吗?”
“哇,我一直以为我做的很隐蔽,我连衣服都换过。原来都是瞎折腾啊。
最后和大少说一声,无意骗你,我只是不想让人知道这些都和我有关,想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而已。”
听完后,徐大少依旧喝着酒,没有什么反应。沈殷二人只好转身离开。
这一番折腾,再把殷小满送回去,回到家时已经快到半夜了。不过进门发现客厅灯依然亮着,沈秋的心不由又是一阵暖暖的。
其实他对于有人想要参合进来并不排斥,因为玻璃生意足够的大,完全能够养活这么多人。
寻找徐大少出马,只是不想到时候自己太被动,被别人来个狮子大开口。
却没有想到徐大少生气沈秋瞒着他的这些事,导致这场见面最终以不开心的局面结束。
事情未来走向未可知,只好安静等待了。
第二天中午徐大少的一位亲信手下来到了沈秋家里,说是晚上徐大少在醉仙楼宴请朱二爷和张国舅,让沈秋到时候一定要去。
沈秋到达醉仙楼的时候,早已有徐大少的亲信将他带上二楼包厢。
现场的气氛完全不是沈秋想象中的那种场面。既不是港产片里那种剑拔弩张,也不是穷凶极恶的大佬们各自带着一帮人来来斗狠。
包厢外倒是站了几位老大的随从人员,都是一副随从小厮的打扮。根本看不出这是来解决混混问题的饭局。求书寨qiushuzhai
包厢里非常干净,几盏李家窑生产的透明玻璃灯套装,将整个包厢照耀的特别明亮。
沈秋自进入醉仙楼开始,就是一脸微笑。所以当包厢门推开时,沈秋快速扫了一眼包厢内的情况。
包厢内一张大圆桌占去一半的空间,里面五个人正有说有笑。见到门被打开,都齐齐的将目光射向门口。
人的大脑处理信息能力,是不能像电脑那样有个量化的区分。仅仅是这几人投过来的一眼,沈秋就从中读出了不少有用信息。
徐大少脸上完全看不出,对面几人是他死对头的样子,笑的幅度非常大,快赶上周星驰的标准假笑了。
不过正是因为笑的太开心,所以看上去很假很假,所以死对头这话不假。
徐大少左手边是一位三十多岁,衣着华丽的男子。虽然笑容比徐大少真不少,但是眼中那股冷漠神情,压根没有逃过沈秋的这一眼。
结合其余几人的各种特征,沈秋一眼就分辨出这位眼神冷漠的男子,应该就是城东幕后大佬,张鹤龄张国舅。
徐大少右手边的第一个位置是空置出来的,明显是就给沈秋。其右手第二个位置,是一位与徐大少差不多岁数的年轻人。
不过身形上却比徐大少要壮硕不少,面相虽然谈不上浓眉大眼,但是也差不到哪里去。
一看这人气度不凡,是剩下三人中气质最好一位,必然就是成国公家老二朱虎了。
沈秋心道:难怪第一代的朱能可以战功赫赫。子孙荣华富贵几代,选美女繁衍改善基因,都只改进到这个程度。当年朱能是何等魁梧壮硕,也可以想象几分了。
另外两位,虽然衣着华丽,但是并没有那种长期处于富贵人家,娇生惯养出的那种贵气。
当然沈秋更喜欢说那是一种浮华气息,更像是不思进取,醉生梦死、贪图享乐的那种。
这两人反而是眼神伶俐,脸庞上多多少少写上了一股岁月赋予他们的狠气。这种气息是模仿不出来的,如同绝世剑客眼中的那抹杀气,只是一个眼神,就让被看的人胆战心惊。
从与他们眼神接触的那一瞬间,沈秋就明白,这两人才是真正的由底层爬上来的。
他们靠的是实力,不是钱。
见到沈秋进来,徐大少赶忙起身把沈秋迎到他身边的位置。
伸手指着沈秋,对其他几人介绍道:“这位沈公子,今年的新进士,刚刚选授翰林院庶吉士,将来前途不可限量。这就是你们要的正主。”
接着沈秋就看到几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和沈秋打了一个招呼。
而徐大少接着介绍起同桌的其余几人,张国舅与朱虎的身份沈秋都猜到了。
而另外的两位中,个子粗矿的那位是城南四色帮的帮主贾承。另外一位普通身材,但是脸上有一条刀疤,眼色狠厉的那位,就是城南另一大帮聚义堂的堂主平孝。
“平姓?”
沈秋颇为惊讶,这个姓氏说来很少见。沈秋也仅仅是在读到靖难之役时,从中知道建文帝大将中有一位叫做平安的人。
整个靖难之役中,只有平安与盛庸两位将领能够多次挫败燕王的军队。然而最终他们也没能阻挡住北军的马蹄南下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