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劝说也不是完全没有用处。虽没有完全采用袁宗皋的建议,但是嘉靖也退让了一步,所以才有了此刻的情景。
黄锦带着几名太监,再次前往皇家内库。任务就是挑选几件合适的礼物,再次去见一趟毛澄。
这是嘉靖的最后一次尝试,这一次的结果,将直接决定他明天的处事方式。
黄锦带着人到达毛府的时候,已经很晚了。敲了半天的门,门房才不情愿的把门打开。
一眼望到来人居然是上次来过的黄公公,当即就连声道歉加陪笑。
黄锦可是带着求人的目的来的,就是毛家的狗咬他一口,他都得陪笑说是乖狗,哪里敢为了这点事和人家计较。
当即也陪着笑脸问道:“尚书大人睡了吗?”
门房也是毛家的老仆人了,对于前往毛家来的各色客人都有了各自的应对方法。
虽然来人是宫里的,但是他也有自己的应对方法,于是笑道:“公公,这事小老头我就不知道了,要不您等一下,我进去看看?”
“那就有劳老丈了。”
“好,公公稍等,我这就去看看。”说完门房又把门关上了。
这让后面的几位太监马上来了气,他们可是皇使。这老头子这么胆大,居然敢把他们挡在门外,几人作势就要发飙。结果被黄锦一个恶狠狠的眼神给瞪了回去。
老头自然有老头的想法,他虽然是下人,但多多少少也知道毛澄最近的情况。
在不确定老爷的态度之前,他可不敢轻易就把人放进去。
不放最多是自己挨顿骂,要是放进去给了老爷麻烦,那事就有点大了。
等待最是漫长。
黄锦在毛府门口的台阶上,来回踱步,焦急的等待着门房的回话。
过了一段时间,门才再次从里面打开。毛府管家赶忙出门将黄锦一行人迎了进去。
并且还不断地训斥门房不懂规矩,居然把皇使拦在外面……
——
由于第二天沈秋不用去值班,所以没有打算早起。
结果睡的正香时,林安安跑进来,用从墙外拔来的狗尾巴草,在沈秋的鼻孔处、脖子处不停地挠痒痒。
所以沈秋这觉是没得睡了。
“醒了?外面来人了,说是皇宫里的人,我也不知道真假,就让他先在客厅等着了。”林安安说的很自然。
沈秋本来被弄醒是有点起床气的,但是睁眼一看到林安安笑的那么灿烂,也就什么气也没有了。
但是听完林安安的话,沈秋所有的困意都消失的无影无踪。整个人一下子从床上弹了起来,精神抖擞。
并且一边四处找衣服,一边说道:“我的姑奶奶啊,这么大的事,你怎么就这么不当回事啊。”
说完,沈秋突然发觉到不对,转头看着林安安。
林安安被盯得一脸莫名其妙,略微有点生气,将狗尾巴草朝着沈秋一扔,嘟着嘴道:“怎么了?”
“你就算不确定他是不是宫里的人,那他的衣服你应该认识吧。平头百姓可没人穿这种纹样的衣服。”
一听到这里,林安安就更来气了。
“你以为我那么傻么?他要是穿着那种衣服来,我会不认识?”
哦,沈秋这才明白,原来是没穿太监服来啊。那就没事,沈秋穿衣服的速度都慢了下来。
不过,随即另一个问题又来了。没穿太监服,那来干什么啊?
突然,沈秋脑海里浮现出了一个年轻太监的面孔……
“哎呀,李公公,怎么有空来寒舍啊。”沈秋远远一瞧,确定来人是李芳后,就做出一副热情无比的表情,开始了套近乎。
李芳原本侧对着沈秋,没有注意到门口这边动静,当听到沈秋的声音,赶忙站起身来和沈秋打起了招呼。
于是,两人就热情的像是失散多年的好朋友,热情的连远处的林安安都看不下去了,冲着沈秋做了一个嫌弃的表情之后,就去忙自己的事了。
据李芳自己说,是今天休息,出来外面转转,一时心起就去打听了一下沈秋的住处,跑过来看看。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李芳一大早就穿着太监服,跑到顺天府去装腔作势了一番。才搞到沈秋住处。
然后换下一身太监服,从城北跑到城西,找到沈秋家。还得装成一副顺便来看看的样子。
当然这些实际情况,沈秋并不知道,他虽然好奇这位李公公,怎么知道自己的住处。但是转念一想,这李芳毕竟是御前太监,搞不好是嘉靖叫他过来的。
也就不敢怠慢分毫,热情招待起李芳来。
不过两人聊了一阵子之后,李芳就把话题往正处开始引了。
李芳看了一眼客厅四周,然后前倾身子,向沈秋问道:“沈大人府上说话可方便?”
沈秋一听这话,就知道这是正事要来了。于是也看了看周围,笑道:“府上没几个人,公公放心说就是了。”
当然,这是沈秋确认过才敢这么说。这个时间,老刘出门去当工匠去了,王婶母女出去买菜去了。
家里除了老罗,就只有林安安与溪儿加上自己四人了。老罗在前院,不会跑到这里来,剩下的两个都是自己信任的人,自然是方便说话了。
“那好,我也就有话直说了……”
这时候沈秋才明白李芳的来意,李芳是想和自己结盟。两人互相扶持,在这后宫与朝堂都站稳脚跟,然后发扬壮大。
作为一个看历史的人,沈秋太明白‘内外勾结’的好处有多大了,古往今来的例子更是举都举不完。
先不说前些日子才被打掉的钱宁、江彬这帮人。就连杨廷和都是依靠太监之力,才逆风翻盘,稳住大明。
几十年后的张居正,更是和冯保结盟才将高拱顺利挤走,然后二人合作揽大明皇权长达十年之久。
当然,自古利弊相随。
内外勾结也要看和谁勾结,要是遇到猪队友,整骚操作,或是站队错误。不用其他人动手,自己都被历史洪流淹没了。
所以沈秋,面对李芳的邀请很有一些为难。因为这位李芳并不像明朝其他时候的郑和、王振、刘谨、冯保这种名声十分大的太监。
若是这种,沈秋怕是犹都不犹豫一下就同意了。
然而,偏偏沈秋绞尽脑汁都想不起这位李芳,最后会是什么结局,所以才有些犹豫不决。
其实这是沈秋读《明史》不注意了,这位李芳可是后来在《明史》上留下列传的人物。
后世一部被人叫好连连,而且沈秋小时候还看过的历史剧,《大明1566》中,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的原型就是这位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