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章 辽东初定,为人才而布招贤(1 / 1)一写成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牟县,陈宫已经交接完了中牟县的县务,正准备明日启程北,却刚好碰边让来访。

若是之前,陈宫没有当这县令的经历,没有与吴宵深入交谈过,可能还会对边让客客气气,但如今,陈宫对这些海内闻名之士已经有些看不清了,实际这是陈宫的价值观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变化。

说起边让这个人,那是相当有名,号称天下名士,不过此时汉朝就是这样的情况,世族豪门出身之人,相互吹捧,然后大家都成了名士,凡名士,没有一个是草根出身的。

比如边让,与汝南名士谢甄、孔融、王朗、郭泰、陶丘洪这些人都有交情,当然,这些人也是大汉名士,就连大将军何进也对边让非常仰慕,想征辟他为大将军府官员,又担心他不来,于是诈称征其为军事幕僚,可见其名声有多大,这基本是何进不要脸往贴了。

边让到雒阳后,何进任命其为令史,何进设礼接见边让,边让既能善于占射,又能辞对,当时宾客满堂,无人不被边让的风采所倾倒。

就连蔡邕也深深敬佩边让,认为边让应该得到提拔,于是亲自向何进写信,极力称赞边让的能力,何进深以为然,于是多次提拔边让。

边让被朝廷任命为扬州九江郡太守,而边让并不认为自己能做太守,天下战乱不止,边让弃官返回家乡陈留。

若是之前,陈宫还觉得边让高风亮节,急流勇退,但如今细细一想,边让除了文才出众,还真没为天下办过一件实事,特别是对边让在九江弃官而去,如今在陈宫眼里,已然成了不负责任的表现。

以陈宫对边让的了解,边让肯定是有能力做好这个太守的,但九江境内如今却盗匪猖狂,临江百姓都深受水贼所害,可见边让任九江太守期间,并没有将精力放在治理地方。

陈宫自嘲的一笑,想起之前自己舔着脸巴结这些所谓的名士,是多么可笑,陈宫几乎动动手指头,就知道边让在九江干了什么,无非是连结当地世族豪强,经营自己的名声,至于百姓的生死?在边让的理念里,应该从来都没存在过吧?

边让也确实有些本事,善于辩论,辞赋,所以年轻时便声名在外,是个搞文学的好料子,但也仅限如此罢了,这就是陈宫如今对边让的评价。

陈宫将边让请进了居所,然后说明了自己欲北辽东,助辽东太守吴宵抗击异族的决定,这时陈宫还是将边让当朋友的,毕竟这么多年交情了,谁料边让听了此事却大为惊讶:“公台,这吴重云真如此有本事,竟然值得你如此推崇?还不惜以身犯险跟随?”

听到边让不以为然的语气,陈宫感觉自己和边让已经没有共同语言了,以往无数宴席间的畅谈仿若是在梦中。

“这......确实如此!”陈宫本想将真名士当以大汉子民为,以为百姓谋福利为最高追求,但话到嘴边就说不出来了,因为陈宫已经可以预料到,这话以说出来,必将招致边让的敌视,是的,敌视,在边让这些世族豪门的眼里,百姓都是用来收割的韭菜,割了一茬,还会长出一茬来,和他们说这个?你脑子没病吧?

边让闻言一窒,有些可惜的摇了摇头,知道陈宫不想多说,随便找了些没营养的话,边让就告辞离去了,陈宫知道,日后再也回不到边让他们这个圈子了,或许日后成为敌人也是情理之中。

“陈立,今夜连夜出发!我们去辽东!”陈宫送走了边让,本来打算修整一晚的,此时却没有了丝毫睡意,他的心已经飞到了辽东。

“诺,家主!”陈立下去通知那五十黄巾力士去了。

吴宵自是不知道中牟发生的事,也不知道他内定的主薄将要归位了,此时吴宵正忙的团团转。

太史慈和刘政相当厉害,半月之内率领三千黄巾力士,接连拿下了辽东属国六县和玄菟郡五县,吴宵也有些惊叹于二将的速度,想必二将也发现了黄巾力士可日行百里,稍微修整又可连续作战的情况。

因为公孙氏主力军队已经覆灭,辽东属国和玄菟郡并没有遇到太大的抵抗,少数几个县令是公孙氏的死忠,意图顽抗之下,被二将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剿杀,公孙六万大军覆灭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辽东,吴宵的声望可谓达到了顶点,此时根本没有人敢冒出来和吴宵放对。

吴宵此时可谓痛并快乐着,各县平靖,县官和下面小吏却损失惨重,原本这些官位也大都被公孙氏霸占的,一时间吴宵也找不到这许多人来治理,只好将初步整编完的大军分部进入辽东,辽东属国及玄菟二十二县,每个县分派了两千人,暂时对各县实行军管。

派往各县的二十二位领兵军候,吴宵也亲自召集,耳提面命的交代了一番,敦促他们去往各县后,首以安民为要,保证各县不动荡,考虑到军队自身的暴力属性,吴宵给众军都了一个紧箍,若有欺压百姓的,立刻军法从事,执行军法的就是伦霖率领的一部五百精锐,这五百人轮流巡视各县,一方面督促落实,一方面执行军纪。

这分派出去的四万大军以后也将作为各县驻军,未发生大战就不会轻易聚集,以确保各地安稳。

而吴宵这边也没有等着靠着,在辽阳已经走正轨后,亲自领着两千黄巾力士,开始了逐县整肃,当然,吴宵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亲自在各县选出可以暂代县令和小吏的人选出来。

另外,几份文书随着各县驻军散播了出去,一为《安民令》,二为《招贤令》。

《安民令》主要颁布了在襄平施行的各项政策,同样也在各县镇施行,《招贤令》则面向三教九流,当然,主要还是文人大将,这些人是吴宵目前所急需的,吴宵也不知道《招贤令》会有多大效果,但总归是有些希望不是。

吴宵并没有刻意针对士族豪强,不过他刚执掌辽东,就算有人应募,吴宵也更倾向于寒门人才,当然,士族豪强中若是真有才能的人,吴宵也会酌情选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